产业优势
我国环境和气候等条件适宜罗非鱼的生长。去年,我国养殖罗非鱼的总量约100万吨,是全世界之冠。其中,特别是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山东和云南六省养殖罗非鱼的产量合计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
我国养殖罗非鱼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罗非鱼养殖成本约为0.8美元/千克,比发达国家如美国2美元/千克低得多,是世界上罗非鱼主要养殖国家中成本较低国家之一。
我国的人力资源充裕且劳动力成本也较低。资料显示,我国劳动力成本是几个罗非鱼主要生产国中较低的。如中国大陆加工罗非鱼约0.7美元/千克,泰国0.85美元/千克,印尼0.8美元/千克,美国2.0美元/千克,加拿大2.1美元/千克。
我国罗非鱼养殖总量约占全世界的55%。产品出口量占全世界的半壁江山。目前,我国是美国罗非鱼产品市场的主要出口国,约占市场总额的80%。2004年出口美国6万吨;2005年8万吨;2006年10.5万吨。
产业隐忧
罗非鱼的养殖水平有待提高,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还不完善。主要是个别地方为了降低养殖成本,沿用过去那种塘头养猪、养鸭的所谓“立体”模式,造成水体污染和罗非鱼兽药残留等情况;有相当的养殖户采用家庭承包式养殖,所用的饲料来源不确定,造成罗非鱼质量不稳定;种类混杂、养殖规模小,品质控制较差,仅仅停留在量多质低的内销型产业;部分养殖户没有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规范,对罗非鱼病害和质量的控制研究有待加强;相关法规有待健全等。
罗非鱼产业化程度不高。目前,国内养殖罗非鱼、加工罗非鱼和销售罗非鱼产品的企业,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上述三环节是彼此分离的,且规模较小,没有真正形成从“饲料育苗→养殖→加工→销售”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没有很好的实施“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缺乏深加工产品和品牌产品。我国目前罗非鱼产品出口以条冻罗非鱼和冻罗非鱼片为主,加工技术含量低,低附加值,废弃物综合利用程度不高。一些企业根本就没有品牌意识,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参加国际竞争。
保鲜技术有待提高。由于受制于贸易方订单等影响,部分罗非鱼产品在冷库里储藏了较长时间,导致部分罗非鱼片变黄,品质下降,没有保持鲜罗非鱼肉的鲜美感,从而导致出口产品退回或市场竞争力下降等情况。
出口罗非鱼产品竞争压力大。目前,我国占有罗非鱼出口市场份额呈不断增多的势头,如美国的市场份额,但不能轻视印尼、泰国、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家的竞争能力,因为这些国家养殖罗非鱼不受季节因素的影响,且国际贸易存在不确定因素。
反倾销诉讼仍然存在。由于我国罗非鱼产品出口占领世界半壁江山,而且国内出口罗非鱼加工企业为了争取国外市场的份额和订单,出现竞相压价导致低价销售情况,这样容易被国外采取反倾销的措施,造成极大损失。
发展建议
实行“公司+基地+标准化”管理模式。加快罗非鱼产业的质量认证制度,如HACCP、ISO9000系列、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等质量认证制度。特别要将HACCP质量管理模式列入到罗非鱼的养殖过程中,从源头抓起,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严把种苗引入关,饲料生产加工和采购关,药物购买、存放和使用关,以及避免水质受污染等,实行标准化养殖管理;同时公司的生产完全按HACCP体系文件要求组织进行,使产品的质量达到输入国的要求。
探讨成立罗非鱼产品出口行业协会,规范行业行为。通过行业收集、整理、分析国际主要水产品市场的贸易信息,建立出口产品风险预警机制,对市场供应量增长较快、价格走低给予关注和发出“警报”通告。制定最低出口保护价,以形成行业自律。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养和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让企业明白产品质量问题所引发的不只是一个企业的损失,而可能招致输入国对该地区甚至全国同类产品的封杀,甚至影响中国产品质量声誉。
大力发展罗非鱼产业化经营,创名优品牌。大力推行罗非鱼从养殖、饲料生产、产品生产加工、产品研发到国际贸易产业化,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以化解反倾销诉讼风险。同时,鼓励企业跳出传统生产加工和贸易模式,组织人力研制、开发深加工的罗非鱼产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行名牌产品战略,以名优产品占领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