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猪及猪肉 » 正文

江苏:多策并举,鼓励农民多多养猪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1-29  
     2007年以来,节节攀升的猪肉价格,与农民养猪积极性不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注意到了这种情况的九三学社江苏省委的省政协委员们,在准备提交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的联名提案中,为扩大养猪规模支招。

    委员们近期对苏北地区20多个乡镇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每茬养几十头至几百头的农户虽在增加,但每茬养1000头猪以上的养猪大户在减少,而原先的散养户已基本不养猪。呈现明显的“两头减少,中间扩大”的趋势。调查还发现,近年来农村中散养生猪减少30%-50%,有的地区减少80%;尽管规模养猪有所增加,但总养猪量同比下降30%以上,有的地区减少50%以上。

    分析农民养猪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委员们认为主要是三大因素的制约。一是养猪无利可图。目前的苗猪价高达20-24元/公斤,玉米市场价1.90元/公斤,豆粕3.90元/公斤。在不计人工的情况下,农民养1头猪除去成本支出,在通常年景里(今年的行情属几十年不遇的特殊情况),纯利只有100元左右;每年养3-5头猪的农户也仅盈利五六百元,不及外出打工1个月。

    其次是养猪业多次周而复始的潮起潮落,使许多经不起一次次低潮的冲击的规模养殖户,纷纷下马或转项。

    三是疫病反复发生。近年来以生猪高热症为主的猪病,使许多地区养猪业遭到损失。

    在提案中,委员们认为,尽管去年实施了对每头能繁母猪补助50元的扶持政策,但就总体来看,扶持政策收效甚微,国家和各级政府要拿出更为有效的扶持政策和措施。

    首先是降低养猪成本,动用调控手段,尽快平抑玉米、豆粕等原料上涨的势头,调整当前不正常的猪粮比例。其次是发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做好宣传发动,尤其是通过普及科学养猪知识和防治猪高热病的科学知识,使农民解除畏惧心理。三是要帮助猪农解决上规模和引种补栏方面的困难,使更多养猪户跨进规模养殖的门坎。

    针对江苏省目前仍有三分之二的市县兽医体制改革没有开展,基层兽医队伍涣散,生猪等动物防疫工作滞后状况,委员们还建议,加快兽医体制改革的步伐。切实保护农民养猪积极性。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