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07年我国禽肉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量预计为7.13公斤,比上年增长14.5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鸡肉购买量预计为5.448公斤,比上年增长17.24%。主要原因在于2007年我国猪肉价格持续偏高,导致居民禽肉替代消费意愿增强,禽肉消费量明显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区域消费结构有差异,南方消费比重大。2007年,广东、广西、海南、云南、江苏和上海的鸡肉消费量占肉禽消费总量的比重超过20%,均处于我国南方地区,消费比重较低的省份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部和西部地区。
从全年价格变动情况看,2007年我国西装鸡和活鸡价格保持在高价位运行,不仅比上年大幅增长,而且均创历史新高。
从总体情况看,肉鸡价格大幅度上涨。2007年我国西装鸡平均价格为12.92元/公斤,比上年上涨25.87%。其中,有2个省市的涨幅超过40%。活鸡价格涨幅大于西装鸡,平均价格为13.15元/公斤,比上年上涨28.48%。其中,5个省市的涨幅超过38%。
从各个月情况看,价格连续上涨后呈现跌势。从4月起西装鸡和活鸡价格开始一路走高;8月份,价格创历史新高,西装鸡达到14.14元/公斤,同比上涨34.67%,活鸡价格达到14.51元/公斤,同比上涨39.25%;9-11月底,价格回落;12月份价格略有回升。
西装鸡产区价格涨幅大于销区。2007年,主产区西装鸡平均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6.37%,依次为:江苏上涨29.94%、河北上涨27.72%、四川上涨27.34%、山东上涨19.84%。主销区西装鸡平均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5.96%,依次为:上海上涨44.59%、福建上涨22.40%、天津上涨22.07%、北京上涨12.05%。
活鸡销区价格涨幅大于产区。2007年主产区活鸡平均价格为12.39元/公斤,同比上涨27.08%;主销区活鸡平均价格为12.33元/公斤,同比上涨31.43%。
农业部分析,禽肉产品价格变动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受替代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2007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拉动相关替代产品价格的上涨。禽肉与猪肉的替代效应最强,替代弹性最大,受猪肉价格上涨的影响也最大,这是禽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二是受饲料价格上涨的影响。由于各种饲料原料价格持续走高,2007年我国肉鸡配合饲料价格比上年上涨了11.07%。在肉鸡饲养中,精饲料成本约占肉鸡成本的70%,饲料成本价格上涨也是导致禽肉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
另外,2007年1-11月,家禽产品进口额为8.76亿美元,同比增加1.08倍;其中,禽肉及杂碎占家禽产品进口总额的98.01%,种禽占1.84%,加工家禽占0.15%。
我国家禽产品出口额为9.62亿美元,同比增长12.78%。其中加工家禽占家禽产品出口总额的72.82%,禽肉及杂碎占23.92%,活家禽(种禽除外)占3.26%。我国家禽产品出口大于进口,保持贸易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