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康山乡,天空飘起了毛毛细雨,雨很细很小,天空有种灰蒙蒙的阴冷。但即使是这样的小雨,在今年的鄱阳湖地区也是很难得的了。
康山乡是鄱阳湖边的一个小镇,居民平日以打鱼为生,30多公里的康山大堤沿线,停满了大大小小的渔船。在锣鼓山口岸,一个小型的港口,集中着数十条渔船。几个月前还热闹非凡的港口,此时变得异常冷清。
袁如山,一个33岁的渔民,将两手套在袖口里,在数十条渔船之间来回穿行,希望能找到几个渔民聊会儿天。但是,在这个无鱼可打的季节,渔民们大多已经回家了。
“没有鱼了,还在这里干什么哦!”袁如山点燃一支香烟,深深吸了一口。在他面前是水深还不如平常小河的鄱阳湖,已没有可以下网的地方。
这些渔民,唯一盼望的就是来年丰水期快点来临。“今年是干得太厉害了。”袁如山叹了口气说,“希望来年是个丰收年。”
绝望的渔民
鄱阳湖大旱,受影响最大的是渔民。
袁如山有点担心即将到来的春节:向别人借的钱该还了,一家几口人还得吃饭。但忙活整年才2000多元的收入,怎么也不足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按照往年的情况,一年打鱼的收入怎么也会在7000元以上。而今年,因为干旱,鱼少,收入猛降。
“来年还不知道从哪里弄钱来开工呢!”袁妻在一旁说。
也就在2007年,袁如山多次经历了一网下去一无所获的困境。“这在几年前是不可能出现的,幸运的时候,一网能够捞上千斤鱼呢。”
打鱼的旺季是7月~9月,“2007年我们很多渔民在8月就收网了。”袁如山说,收网的原因是因为打鱼的收入不足以支付一天的开支。而现在,越发没鱼可捕了,很多渔民都选择了回家休息。
在锣鼓山港口有一个由大船改造而成的小商店。王师傅是商店的老板,他的小店的收入,直接反映出渔民收入的状况。
王师傅的商店已在此开张数年,主要卖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他的顾客都是鄱阳湖上的渔民。“几年了,就数2007年的收入最少”。他说,前几年收入高的时候,渔民都抽5元以上的香烟,而现在,更多的渔民只能抽3元一包的了,小店的收入也急剧下降。“再这样下去,我的商店可能也开不长了。”
过去的2007年是渔民们公认的最大的灾年,就连此前被认为收入最稳定的承包户,也连续传出亏损的消息。
随着鄱阳湖的鱼越来越少,鄱阳湖的渔民也越来越少。
鼎盛时期,康山乡在鄱阳湖打鱼的渔船有800多条,而现在只剩下300条左右。
干旱无疑是影响渔民收入的最主要原因。袁如山说,3月份是鱼类繁殖的最好时期。从长江进入鄱阳湖的鱼类会在草洲上产卵。而2007年3月,鄱阳湖的水位一直很低,很多鱼类无法完成产卵繁殖,直接导致了鄱阳湖鱼量的减少。
2007年,江西省以渔业为主的鄱阳、余干两县的渔业收入不足往年的1/5,很多渔民甚至无法捞回本钱。鄱阳湖周边100多个自然村,5万多渔民的收入锐减。
减少的候鸟
“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这是早些年鄱阳湖候鸟的真实写照。
康山乡大湖口,是鄱阳湖最好的观鸟地之一。
当渔民已捕不到鱼时,很多以小鱼为生的候鸟,也逐渐抛弃了鄱阳湖这块它们曾经青睐的越冬地。
“现在的候鸟比往年少多了。”大湖口50多岁的老居民王永海说。他指着大堤边上的芦苇地说,候鸟多的时候,大堤边上都是成群的鸟。而远方的湖汊里,更是在数量众多的野鸭的覆盖下成了黑色。“那时候,鸟太多了,晚上的叫声让人都不能睡觉。”
王永海说,当年没有对候鸟实施保护时,一个晚上可以抓上百只鸟。
因为鱼越来越少,在康山当地甚至出现了“人鸟争食”的现象。渔民从湖堤上挖条沟,直接引水到低水位的河里,将湖里的水排干,以这种方式“涸泽而渔”。当渔民为生计疯狂捕捞时,岸边的候鸟更是无食可觅。在鄱阳湖湖边可以看到,大量湖边湿地已完全干涸,甚至干裂变硬。这些干涸的湖面和湿地根本无法为候鸟提供足够的食物。
大堤边上的水泥护坡上,晒满了只有几厘米的小鱼。“原来我们是不要这些小鱼的,现在大鱼没有了,小鱼也被打起来了。”袁如山说。这些小鱼原本应该是候鸟的食物。
没有了丰盛的食物,前来越冬的候鸟自然减少。江西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有71万只候鸟在鄱阳湖越冬,2006年,当鄱阳湖水面面积只剩几百平方公里时,候鸟锐减至40多万只。“2007年的候鸟数量就更少了。”余干县候鸟保护区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几近干涸的鄱阳湖
“洪水一片,枯水一线。”这是江西当地水利系统对鄱阳湖的描述。
康山乡水文站站长徐永兵站在康山大堤上,用手指着已退出几百米的河滩说,丰水的时候,这里是一片汪洋,“水最大时差点就漫过了湖堤”。
因为枯水,水位标尺已一根根露出水面。如今的鄱阳湖,已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壮阔,倒像一条几近干涸的河。湖边退出的河滩已龟裂,就像渔民们丢弃的一张张鱼网。湖中随处可见露出水面的滩涂,滩涂上大大小小的水洼,形成湿地。水浅的地方,甚至徒步就能走到湖的对岸去。康山水文站刚刚测量的鄱阳湖该站水位为12.19米。每天的监测情况显示,近一段时间,鄱阳湖的水位每天以1厘米的速度下降。
“按照目前的状况,过不了多久,就可能下降到历年同期12.05米的最低水位。”徐永兵说。降水少,是鄱阳湖大旱的主要原因。康山水文站的资料显示,以往每年该区的年降雨量都可达到1500毫米以上,而2007年的降雨量尚不足1000毫米。徐永兵说:“如果不是7月长江对鄱阳湖的一次倒灌,现在鄱阳湖的水位恐怕早已降到11.97米的历史最低水位了。”
鄱阳湖是季节性湖泊,丰水年份水域面积最大可达4000平方公里以上,冬季枯水期,水面面积也大多保持在数百平方公里。
而最新的数据却显示,目前,鄱阳湖的水面面积已减少到区区50平方公里。这个被称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目前的水面面积已不足两个东湖大。
江西在大旱中煎熬
鄱阳湖遭遇了50年来最大的旱情,江西正经受着干旱的煎熬。
江西省水利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湖口县7个乡镇22个行政村4.6万人因鄱阳湖水位下降出现用水困难。而2007年的大旱,除沿湖工农业供水严重受影响外,周边600多万名城镇居民生活也大为不便,旱情对包括南昌、九江的1000多万人的生活造成影响。而对航运、渔业的影响更为明显。
“现在从南昌到鄱阳坐船走赣江支流得绕弯,要多走上百公里路。丰水季节,有不少航道可以走1000吨的航船,但目前只能走200吨的渔船。”当地一位居民这样介绍。
干旱存在周期性?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鄱阳湖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影教授认为,长江中上游来水偏少,也是导致鄱阳湖大旱的另外一个重大因素。
鄱阳湖是一个过水型湖泊,一旦长江水位降低,与湖面形成落差之后,湖内的水就直接流到长江里去了。比如,2006年七八月份,长江上游部分地区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旱情,长江中上游来水明显偏少,当年8月~12月,五河入湖水量为211.5亿立方米,比多年同期均值少22%。
“鄱阳湖的干旱存在周期性”,刘影表示,已经有专家得出了一致的观察结论:鄱阳湖干旱以10年为一个周期。
当地媒体的报道专门进行了比较分析:“上世纪60至70年代,鄱阳湖水量偏少,70至80年代,水量比较多,80至90年代,水量中等,90年代至2000年,鄱阳湖水量较多,1992年、1995年、1998年、1999年四年出现严重的洪水灾害,但是自从2000年之后,鄱阳湖连续几年出现旱情,进入了干旱期。”
枯水问题是慢性病
江西省山江湖区域发展中心、江西省科学院研究员谭晦如说,2003年以后的几年,鄱阳湖包括长江流域降水量开始偏少,流域性的枯水问题开始出现。
2003年江西大旱,湖口县鄱阳湖水域的水位才有7米多。2004年、2005年的8月份,鄱阳湖流入长江的水非常少。2006年10月份,鄱阳湖就到了历史最低水位。
现在,鄱阳湖的枯水期被“拉长”了。以前,一般是每年12月份鄱阳湖才进入枯水期,到第二年3月份结束。正常情况下,鄱阳湖在每年10月份水位才开始下降,次年4月份开始上升。但最近三四年,鄱阳湖在10月份就到了以前12月份才能达到的低水位情况。这一情况与长江水位变化情况类似。
最近几年,江西省山江湖委办公室提出课题,研究鄱阳湖枯水问题,或者说是生态缺水问题对湖区生产生活供水、对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对水生植物、鱼类资源、鸟类栖息,以及渔业生产、农业生产、血吸虫病防控等的影响和对策。
谭晦如的比喻十分形象:洪水是疾病,枯水是慢性病。慢性病往往得不到重视,但是一旦造成生态缺水后果就不堪设想,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候鸟保护者的忧虑
“我的职责之一就是让这些候鸟安全越冬!”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刘观华觉得压力很大:“鄱阳湖水位降低对鸟类有很大影响!”
鄱阳湖干旱导致候鸟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很多候鸟逐渐离开鄱阳湖核心地带。即使是继续栖息在鄱阳湖内的候鸟,也因为水域面积的急剧减少而不得不挤在大湖池等两个湖泊内。
“目前,两个湖内集中了数万只候鸟,候鸟过于集中,一旦禽流感疫情发生,大批候鸟将面临灭顶之灾!”刘观华担心地说。
另外,干旱使候鸟的食物来源急剧减少,直接威胁这些候鸟的生存。
不同的鸟类吃不同食物,有的吃草根,有的吃鱼虾,比如:白鹤的食物为枯草块茎,但由于目前水位不够,对枯草的生长有很大影响。干旱对植物带来影响,进而逐渐扩散到这些前去栖息的候鸟身上。
旱情
降雨量半世纪来最低:2002年,年平均降水2011毫米,降雨偏多20%;
2003年,年平均降水1350毫米,降雨偏少20%;
2004年,年平均降水1436毫米,降雨偏少15%;
2005年,年平均降水1732毫米,正常;
2006年,年平均降水1678毫米,正常。
以上是江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许爱华提供的数据。
截至2007年12月16日,江西省年平均降水1251毫米,偏少24%。尤其是9月15日以来,江西全省平均降雨量为42毫米,创近50年以来历史最低。江西境内50个县的降雨量之少,也创历史最低。
而鄱阳湖流域降雨偏少,又导致了五河(赣江、修河、抚河、饶河、信江)入湖水量相应减少。
追问
旱情对气候有无影响?
谭晦如认为,鄱阳湖和长江流域的枯水状况,与全球的气候变化有关。从现象上来看,长江流域降雨出现异常,区域降雨不均匀,长江以北雨水较多。具体体现就是这几年淮河经常发洪水,黄河流域的降雨量也不错。但长江流域降水量减少,而且在区域上非常集中。长江的枯水情况给长江下游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导致鄱阳湖附近居民“靠水没水喝”。
鄱阳湖干旱,对未来江西乃至更大范围内的气候有无影响?
“肯定有!但具体在多大的程度上影响到气候,尚没有研究。枯水期湖区植被也会受到破坏,从而直接影响渔业,这个问题目前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谭晦如等数名专家均如此表示。
前景
若干年后,鄱阳湖将自然消失?
江西省山江湖区域发展中心、江西省科学院研究员谭晦如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论断:若干年后,鄱阳湖将自然消失。
他解释说,鄱阳湖的植被分成湿地植被和水生植被。按照湖区的演替规律,湿地会逐渐下沉,湖泊面积会逐渐变大,水生植被会越来越占优势。但同时,由于上游泥沙会逐渐堆积,湿地沉降的速度如果慢于泥沙淤积的速度,湖泊面积就会相应减少,最终,很多年之后,鄱阳湖也将自然消失(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
尽管目前鄱阳湖还在沉降,但沉降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泥沙淤积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