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水产品质量安全做为渔业工作的中心环节来抓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市场决定出路。水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更关系到现代渔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如果没有水产品质量安全作保障,产业规模越大,风险也越大,即使个别产品质量出现问题,也有可能对全局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发展现代渔业,必须突出质量、效益这个中心,牢牢抓住质量安全这条渔业工作的生命线。
近年来,山东省虽然在水产品质量安全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效果也比较明显,但质量安全隐患并未根本消除。为此,山东坚持“两个安全”一起抓,在抓好安全生产的同时,把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当做今后一个时期渔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将2007年确定为全省“渔业质量年”,并扎实开展了各项工作。一年来,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分级负责,层层建立了质量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实施了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和质量追溯等制度,定期通报质量状况。《山东省水产增养殖管理办法》已列为省政府重点立法项目,将为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法律保障。各地加大宣传引导和技术培训力度,组织编写并向渔民发放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手册》、《优质水产品健康养殖技术操作规范》等“明白纸”百万余份,举办40多期水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健康养殖技术和药物使用培训班,培训技术骨干和操作人员3385人次。目前,全省渔业系统上下干部职工和渔民群众的质量意识显著增强,健康养殖理念不仅为广大渔民所接受,而且正在成为渔民的自觉行动。
从源头管理入手,以健康养殖和标准化生产夯实现代渔业的发展基础
无论从渔业自身要求,还是从市场需求看,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路子符合现代渔业发展的方向。如果没有基础规模,就不会形成主导产业,就不会有成熟的市场,就不会带来好的效益。从源头入手,夯实渔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发展规模化健康养殖,实行标准化生产,从而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则是当前渔业工作的着力点。近年来,山东积极引导健康养殖和标准化生产,收到了良好成效。
通过大力发展主导品种,培植了一批优势主导产业。以海参、鲍鱼、对虾、扇贝、梭子蟹等10大主导品种和10大特色品种为重点,在全省开展了30个健康养殖示范县建设,全面实施了标准化生产,推行了“五项制度、两项登记”。目前全省健康养殖示范区总体养殖规模已达35万亩,辐射带动全省生态养殖面积达300多万亩。优势水产品养殖占养殖总面积的比重已达70%以上,海淡水养殖优势主导品种产量增幅都在14%以上。其中,海参养殖产量达6万吨,产值突破100亿元,分别增长13%和35%,成为目前山东养殖业最大的支柱产业。
通过实施标准化养殖池塘改造工程,渔业基础设施得到提升。今年省财政投入1000万元,各地财政配套,扶持标准化池塘改造建设。目前,沿海、沿黄、沿库、沿湖等地区成方连片标准化养殖池塘开发势头强劲,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大大提高。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省各级用于标准化生态渔塘整理资金达1亿元,整理改造标准化渔塘20万亩,带动养殖区渔民人均增收300多元。
通过推行苗种生产许可制度,严格生产源头监管。山东将水产苗种质量监管作为水产健康养殖的第一道闸门,全面推行苗种生产许可制度,要求对不办理苗种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得参加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不能参与国家级、省级原良种场评定,并严禁产品出售。目前,全省国家级、省级原良种场和重点苗种场监管率达到100%。
完善支撑体系,切实增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保障能力
按照国家要求,全省制定了苗种繁育、养殖规程、药残监测、病害测报、活鱼运输等108项地方渔业标准,并在10个科技入户示范县、37处渔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率先实施。初步建立了以省、市、县3级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立了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制度和水产品质量例行检测制度,设立了375个病害测报点。今年,根据农业部渔业局水产品药残监控计划和省政府的部署,对全省水产苗种和产品近2000个样品进行检测,共检测项目1万多项。从检测结果来看,限用药物休药期执行情况良好,禁用药物药残合格率明显提高。
全省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实施了生产全过程特别是养殖投入品的监管,并建立了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投入品安全使用、包装与标识、水产品准出和市场准入、质量追溯等制度。对生产比较规范、质量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的生产(养殖)基地和生产加工企业,实施了养殖GAP认证、加工领域HACCP认证和无公害水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水产品认证,不断扩大“三品”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全省无公害水产品产地已达399个、无公害水产品566个、有机水产品24个,健康养殖示范区、渔业标准化基地及无公害水产品产地面积达410多万亩。同时积极打造山东渔业品牌,培植省级名牌13个,省级以上水产名牌产品已达38个。
提高组织化程度,以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今年以来,山东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龙头企业、养殖大户领办,养殖户联办等方式发展渔业合作社近40家,并以此为桥梁,对渔民开展政策法规、生产技术、渔业标准的培训。合作社在养殖生产环节实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标准生产、统一物资采购、统一品牌销售、统一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实行自我管理与服务,对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新品种推广、增强市场竞争实力和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作用日益突出。今年山东大菱鲆生产较去年低谷时提高了一倍,养殖渔民专业合作社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大专项执法力度,以实施集中整治行动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今年是山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力度最大的一年。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先后开展了养殖业专项执法检查、为期4个月的大规模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渔药、渔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渔业生产资料打假专项行动,对全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督导。全省共出动渔业执法人员近5000人次,对全省90%以上的水产育苗场、养殖场、标准化渔业示范基地和水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五项制度、两项登记”大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生产、销售单位和个体进行了严肃处理。期间先后召开了4次全省渔业系统质量专题会议,及时调度和解决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潍坊市召开的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现场会上,山东省被抽中的水产养殖基地全部顺利通过检查,水产品质量得到上级充分肯定。
此外,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农业部要求,山东还组织完成了美国FDA官员对全省贝类养殖水域划型、渔业水质监控体系建设和水域周边环境状况的考察。考察结束后,FDA官员做出了山东贝类产品可以继续对美出口的结论,避免了美国对山东贝类产品封关,也避免了数千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从总体上看,今年山东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认识上、工作上和效果上都有了一些新起色。但是必须看到,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还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可谓任重道远,必须常抓不懈。
下一步,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以确保水产品安全供给、确保渔民持续增收、促进现代渔业发展和渔区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认真研究和解决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始终扭住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不放松,积极构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水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的现代渔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