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虾料业:狼来了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12-26  
     2007年,对虾产业发展遭遇历史性低谷。

    6月28日,美国FDA一纸“禁令”出,接踵而至的3个月收虾高峰期,各加工企业“库满为患”,国内虾价应声大跌,并最终令“一斤猪,两斤虾’减为现实。 面对如此市场,各虾料生产企业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压力,想尽办法,只为把市场上的欠款额降至

    最低。兼顾收虾成饲料厂回收资金的最好出路,自有加工厂的尽能力收,没加工厂的找加工厂合作收,没实力找加工厂合作的,联系虾中去收。尽管如此,今年的资金回收率仍比去年同期低约10个百分点。

    原材料在经历过前两年鱼粉价格起落风波后,其他原料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价格狂飙虾料.企业大叫利润越来越低时,也不忘通过扩张以形成规模效应达到降低单位成本的目的;同时,对虾加工出D企业有了实力也要来虾料业分一杯羹。业内估计,这一两年将新增约60条虾料生产线,产能过剩的现象将由此开始,市场竞争正走向白热化。

    曾经有人说,做虾料的“是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像什么,”只要像那么回事就行。

    现在有人却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下根据虾料市场的现实特点来做,就只有死路一条。

    做虾料的入年年在说“狼”来了,但毕竟,以前的虾料市场还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不知道这一次,‘粮”是不是真的要来了。

    扩张与供需矛盾

    “就在这一两年,随着一大批饲料厂的建成投产,国内将新增虾料生产线60条左右。新增的产能不可能被市场完全消化,供需矛盾将发生转变。”

    “今年的虾料市场仍然供不应求,6-9月份,我们根本供不上料,也因此造成了部分客户的流失。”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红在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这样的情况在虾料业由来已久,特别是南美白对虾在我国成功推广以来的几年,虾料生产一直没有跟上养殖面积扩张的需求。对于几个虾料业的大品牌来说,高峰期肘供应尤为紧张。解决供需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扩大生产能力。

    2007年,海大集团用行动表明了其进军虾料业的决心:在中国虾料产量最大的湛江市兴建虾料厂,大有与虾料业的几大集团一争高下之势。湛江国联也不满足于在对虾加工出口方面取得的成功,斥资进入虾料业,今年5月16日投产的两条生产线,已完成销量14万吨,而新的两条虾料线及一条膨化垦科线也会在11月底投产;这还只是开始,浙江、海南也会相继成为其下一个饲料产业发展基地,其中,浙江的新饲料厂项目已在实施中。粤海饲料集团在将珠海大海、珠海海1及海南大海售出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战略布局。据粤海饲料集团营销总监徐剑锋介绍,粤海今年不仅新增了4条生产线,还在广西及浙江征地建厂,目前项目已经动工;江苏、海南、新会的新厂建设也正在筹划之中,以重新完成粤海在全国市场的布局。除此外,恒兴在台山、湛江盛田在中山的新厂建设也正在运行。看着虾料业的热闹景象,搞对虾加工出口的企业也不甘落后,除国联外,湛江中联、湛江国溢的虾料厂都已在筹备之中……

    “就在这一两年,随着这一大批饲料厂的建成投产,业内将新增虾料生产线60条左右。平均每条线年产按6000吨计(销量大的企业,每条线年产超过一万吨,一般只有几千克,将新增产能36万吨,占去年全国虾料产量的4成。”徐剑锋介绍说,今年养虾的行情不好,明年的对虾养殖面积只会减少,虾料的实际需求量不会比今年更多。“新增的产能不可能被市场完全消化,产能出现过剩,供需矛盾将发生转变,由供不应求转为供过于求。”

    

    王建红也肯定了产能过剩的说法。他认为,其实虾料业前几年的供应紧张都只是季节性的,高峰期供不应求,到淡季又开工不足,这是对虾养殖的季节性特点所决定的。如果以现有生产线满负荷生产算产能的话,早已供过于求。再新增这么多的生产线,即使在高峰期时产能过剩也会成为必然。

    湛江恒兴公司因为今年的供应不足而损失了部分客户,但即便如此,其今年的销量仍比去年增加不少。“今年的对虾养殖总量扩大,加上珠三角及福建等地企业的市场萎缩,我们的销量也有所增长,由去年的42万吨上升到今年近5万吨。这还是在不能保证供应的情况下产生的。”王建红说。

    前几年供应不足的现象,也有人认为只在几家品牌比较响的企业才出现。湛江国联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随海深说,虾料业真正的供不应求只在2001-2003年,当时不论什么品牌的阶料都能得到市场的接受;但到2004年后,养殖户们更愿意接受大品牌;如恒兴、粤海等,这些企业的产品一直供不应求,但部分小企业却开工不足,强弱差距逐渐拉大。

    价格还涨不涨?

    “按今年下半年的原料价格,各饲料厂下半年的利润至少要减少2叫元/吨。”业内普遍认为,明年的原料价格将会持续上涨。今年还没调过价的虾料,明年会否再提价?

    2003年至今,人们最关注的问题除了虾价的起伏外,还有饲料原材料价格的狂机伴随着鱼粉价格从6000元吨左右升至过万元一吨,虾料在这几年内也经过了几轮涨价狂潮。以粤海南美白中虾料3A#为例,2003年之前的出厂价为5600元邓《,近几年内经过4次提价及1次降价后七前的价格已升至6400元/吨,涨了800元,涨幅达14%。

    今年眼看着鱼粉价格稳中有降,养殖户们都盼望饲料价格也下跌之时,除鱼粉外的其他原材料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疯涨。上半年最低时2300元/吨左右的豆粕,11月中旬已经超过3600元/吨;花生效这半年来涨了500元/吨;面粉涨了300元/吨,;添力D剂、维生素C等都升价不少,而且都是在7月份后开始大涨的。有业内人士介绍说,虾料中的鱼粉使用量约用%,也就是说虾料的配方成本中除用%的鱼粉价格在下跌外,其余70%的原料都在涨价“按今年下半年的原料价格,饲料又没有再涨价,各饲料厂下半年的利润至少要减少200元吨。”王建红解释说,整个恒兴集团半年的虾料销量近10万吨,就要为这半年的原料涨价多支出两千万元。

    据了解,往年到年底时,对资金回笼较好的经销商,企业都会用合同约定外的奖金对其进行奖励,以促进资金回收。“但今年的情况恐怕会有所不同。”徐剑锋说,饲料厂的利润比往年低了,在给奖励肘就得考虑成本问题,至少空间不会召阳大,随意理也不残D么强。

    业内普遍认为,明年的原料价格将会持续上涨。今年还没调整过价格的虾料,是否还能够承受得住原料上涨的压力,业内看法不一。在徐剑锋看来,原料价格的上涨不会再带来新一轮的虾料涨价。他认为,目前的虾价已经很低迷,虾料再涨价的话,处在这个产业链终端的养殖户都没钱赚了,饲料厂也搞不下去。要解决原料涨价的压力,只有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虾料的价格定下后,只要成本相差不是很大,都不会调价,因为虾料涨价不是哪一个企业能做到的。这与低档鱼料不同。”

    王建红则认为,如果原料价格继续上涨,虾料涨价是必然的,只是时间的问题。饲料厂决定涨价与否,并不会主要考虑养殖户的接受程度,更多的是考虑自身还有无经济效益,“如果饲料厂都没钱赚了,还胄g不涨价吗?”今年的猪料价格涨幅超过15%,虾料这几年的涨价总额都还没达到这个数。养虾的成本高了,不敢养的就退出,等虾价上去了再来养,这也是一个市场调节的过程。

    暴得与微利

    应收帐款高达14亿,以银行贷款利率算,每年的利息就达900万元,每吨饲料也相应增加了200元的成本。

    如果扣除资金无法回收的死帐,这个利润确实已经不高。但原料价格的上涨只是造成利润降低的原因之一,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伴随着前两年鱼粉价格的上涨,饲料也涨了价,今年的鱼粉价格下跌,其他原料又涨价,所以饲料价格保持不变也合乎情理。按照原料及饲料的涨价幅度看,只要饲料的质量保持不变,鱼粉的用量没有减少,那么每吨饲料的利润已经减少了。造成利润减少的另一原因是竞争所致。市场的竞争已经演变为各企业给经销商或直营户的折让的竞争。为了挣抢客户,折让越给越高,也意味着减少了饲料厂的利润。为了避免这样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各大企业的老总们甚至要通过开会来限制折让的最高限度,以减少企业损失。也有业内人士对目前的这个利润表示怀疑。某小型虾料企业配方师向南方农村报记者介绍,虾料中用量最大的几大原料是鱼粉(约30%)、高筋面粉(约22%)、豆粕(约14%)、花生效(约12%);其他原料如虾糠、乌贼膏、添加 剂等用量都很少。因为现在的虾料价格是鱼粉卖1万元/吨时的价格,而目前的鱼粉价格已降到7000元/吨左右,每吨饲料的鱼粉成本应该降低约900元,而其他的原料成本上涨总和并不能达到这个数。

    “明年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新厂上马?他们看到的正是这个行业还有比较 今年原料价格上涨只是影响了企业利润,而虾市行情差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回收。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今年大大小小的虾料厂资金回收情况普遍较差,与去年同期相比要低10个百分点左右。截止10月底,各虾料企业资金回收多在60%左右,高低相差约10个百分点。究其原因,还是今年的虾市低迷所致。正常来说,只要养虾成功就能赚的道理在今年行不通,成本投入大的、成活率不高的,养成功回也要亏本。赚钱的人少了,资金回收困难也就成为必然。王建红介绍说;湛江恒兴公司虽然今年总的资金回收率与去年差不多,但欠款客户的回收率却不到6成,比去年同期低了10个百分点,只是今年增加了现金销售量,拉高了总回收率。湛江的虾料企业普遍都在这个水平上,甚至更低。“现在只有寄希望于晚造虾,但要把欠款客户的回收率提到去年的水平,难度非常大”。

    资金回收困难其实在早造虾收获时就已经显现出来了。由于出D受阻,加工厂的货收得少了,加上今年上市集中,成虾的销路就成了大问题。考虑到资金回收的需要,饲料厂开始介入,并以高出市场价3-5角的价格进行收购,帮助养殖户解决了出路。“虽然饲料厂收虾是为了自救,促进资金回收;但在今年的行情下,此举也起到了救市的作用。”湛江捷足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晨曦对记者说。

    而今年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养殖户通过虾主把虾卖给加工厂,则一个月.长则两三个月都拿不到钱,还都是为了善终端的养殖户服务,同时也为了饲料厂自身的利益。”徐剑锋说谁能更好地解决养殖户的问题,难就能在以后的竞争中占得优势。

    虾料厂向加工业的整合,也让加工企业看到了虾料业的商机,增强了加工企业做饲料的信心。湛江国联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梅深表示,国联饲料厂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强大的产品消化能力,“我们有其他虾料厂所没有的加工出口优势,做饲料当然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在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要保证原料虾的质量安全,只有我们自己来把关饲料的质量安全。我们做饲料,主要还是为加工出回服务。”除国联外,还有湛江中联、湛江国温这些颇具实力的对虾加工企业,都已经开始把产业链向好料业延伸。

    不论是饲料企业进军加工业;还是加工企业搞饲料,都是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互相渗透,也预示着产业链的整合速度会更快,力度也更大,并为虾料业的白热化竞争添上一把火。

    竞争与赊销团局

    “要改变目前的赊销状况,在现有的经销渠道里改变是不现实的。”“如果一个客户欠款超过100万,那这个风险就不是经销商的了,而是饲料厂的。”白热化竞争就要到来,赊销也仍会继续。“有这么多的新虾料厂来竞争,为了争夺市场,赊销在短期内不可能改变。能缩短赊销的时间,就不错了。”徐剑锋认为,新入市场的企业还要为市场铺底。但已经有市场基础的大企业,如粤海、恒兴等,资金则一定会收得更紧。要应对新的竞争,企业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增强规模化效应是应对竞争的另一有效途径,据介绍,一家年产两万吨约好料企业比一家年产8万吨的企业每吨成本要高出近200元,这就是规模化带来的优势。粤海集团四处建新厂,不正是增大规模以应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么。

    王建红也认为,在现有的经销渠道至.委改变目前的赊销状况是不现实的二“现有渠道的经销商控制了多数养基户,而养殖户又大多欠着这些经类商的款。经销商不改变赊销模式,单靠饲料厂行不通。”

    今年最终的资金回收情况将决定企业明年的赊销额度,回收得好的.明年可能会松一些,收得不好的,自然会紧些,但这却未必正确。“如2005年,徐闻新案的虾养得不好,资金回收也不好,到2006年不少企业就控剖了这个市场上的赊销额度,但也有个别厂家放得比较松,结果2006年新素养虾丰收了,资金放得松的企业这一年又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厂家的资金控制也像赌博一样。’王建红说,“任总的方向是,改变客户结构,多做现金客户,促进现金流。”

    湛江市丹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筹建两条生产线的虾料厂,并将于明年投产。对于明年的市场营销前景,公司总经理吴培章不表示乐观。他认为,明年的虾料料企业能做到一半现金都不现实。要降低赊销带来的风险,就只有把给客户的欠款金额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如果一个客户欠款超过100万,那这个风险就不是经销商的了,而是饲料厂的,因为经销商已经完全失控。”

    产能过剩导致的白热化竞争已经成为必然。当虾料业面临‘粮”真正到来肘,各企业该如何应对,是拿起猎枪还是弃羊而去,恐怕只有见仁见智、各显神通了。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