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在菲律宾有悠久的传统,沿岸池塘养殖可追溯到15世纪,咸淡水池塘养鱼居水产养殖的主导地位。现在,菲律宾的水产养殖业正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淡水池塘养鱼、软体动物养殖、网箱和网围鱼类养殖和藻类养殖都有所发展。
菲律宾水产业近年来快速增长,水产养殖在水产业中的增长速度最快。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在水产行业下属的三个产业中,水产养殖业增长率最高,其次是地方捕鱼和商业捕鱼。水产养殖的产量主要来自池塘养殖(淡水和咸淡水)、网箱和网围养殖(淡水和海水)及海水养殖。
淡水养殖包括池塘、网围和网箱养殖。养殖的鱼类以鲢、鳙、鲤等鲤科为主,养殖地区目前以科迪耶拉和比科尔为主。
菲律宾淡水养殖罗非鱼始于1950年,菲政府从泰国引进莫桑比克罗非鱼。由于菲律宾气候适于罗非鱼的生长繁殖,加上品种经过遗传育种改良,产量快速增长。菲律宾淡水养殖水面以山塘、水库为主,面积为5000平方米~2万平方米,养殖方式有池养、网箱和稻田养殖等。
咸淡水养殖是菲律宾最主要的水产养殖活动。用于咸淡水池塘养殖的水面有14.3万公顷,占水产养殖生产总水面的94%。主要养殖品种有遮目鱼、对虾、罗非鱼、石斑鱼、尖吻鲈。
遮目鱼是菲律宾咸淡水养殖的重要品种,已有500年的养殖历史,其养殖方式主要有单养和混养。近几十年发展一直很快,但近些年来产量有所下滑,其原因是土地昂贵,渔塘面积缩小,滥捕及污染,资金缺乏等。
在虾类养殖方面,菲律宾主要的养殖品种有斑节对虾、墨吉对虾、印度对虾和新对虾属。养殖方式多采用半精养和精养,以吕宋岛、米沙鄢群岛和棉兰老岛为主要的养殖地区。由于养虾密度增加,疾病滋生,环境恶化,加之出口市场的局限等原因,虾养殖受到一定的冲击,但产量仍然保持上升趋势。
海水养殖在菲律宾全国沿岸海区进行,养殖种类有牡蛎、贻贝和藻类。菲律宾养殖牡蛎的品种有黄唇巨牡蛎、马拉翁牡蛎、掌根牡蛎和僧帽牡蛎四种,养殖区集中在北部,养殖方式有地播、桩养和吊养。近年来因水土流失、红树林减少等影响,牡蛎养殖正受到威胁。菲律宾养殖贻贝主要是翡翠贻贝,养殖方式为插桩法、垂下法、浮筏法、托盘法等,主要养于巴库尔湾,苗种主要依赖于自然附苗。
在菲律宾的海水养殖中,藻类的产量所占比重最大,在东南亚国家中居首位,在全球高居第二位。年产量在60万吨以上,主要集中在中南部。有经济价值的藻类有麒麟菜、蕨藻、江篱、石花菜和马尾藻等。90%的藻类产量来自麒麟菜和蕨藻。
虽然菲律宾水产养殖历史悠久并一直在发展,但由于技术设备等比较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菲律宾水产养殖的发展。菲政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做了很多的努力。比如:实施渔业管理和发展计划,引进先进技术,正确使用渔具和政府资助养殖生产者,使水产养殖渔业产量快速增长。菲律宾政府近年来加大水产品的出口,尤其是水产养殖产品出口,据相关资料显示,菲律宾水产养殖产品出口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菲律宾政府积极与各国加强水产业合作,尤其是与中国合作,2004年,中菲签署了两国渔业合作谅解备忘录,该备忘录的签署,将两国渔业合作纳入政府部门间合作框架,从而建立起两国渔业合作的新机制。2007年菲律宾国家经济发展部官员在接受“中国———东盟合作之旅”广播电视联合采访团采访时表示,期待着和中方在渔业领域开展更多合作,这为菲律宾与中国的水产养殖合作提供了良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