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东莞以不堪承受污染之重为名禁养生猪,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此举的真实目的在于是应对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工业用地紧张的状况。正如副市长梁国英所言,以发展制造业为主的东莞仅2465平方公里的土地,城市化接近80%,保留大量的养殖基地会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
这一决定在生猪供应紧张、猪肉价格高企的当下宣布,无异一颗重磅炸弹,必然引起舆论的热议,但也会因这一特殊因素遮蔽“禁猪令”背后隐藏的真问题。
“工业进到哪里,农业就退到哪里”,这固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分工日趋精细,东莞的生猪供应关键在于流通环节的畅顺,与当地是否发展养猪业并无直接关系。东莞市政府对于“禁猪令”作出的所谓科学解释,不无道理。但舆论对于“禁猪令”强烈反弹的原因在于,让不让养猪其实不是个简单的整治污染问题,也不单纯是缓解土地压力的问题,甚至不是生猪供给的问题,舆论的关注的焦点在于,政府是否有权以科学的名义强行消灭一种产业,是否可以通过行政手段禁止农民一种习惯的生活方式,这背后其实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的问题,它的核心在于政府的决策是否真正保证了公平和正义。
提起东莞人们一般自然想到发达的制造业、台资企业聚集地、高度的城市化等等,但事实上,东莞依旧保有大量的农业人口,这其中包括本地农民,也包括大量从广西、湖南等周边省份到东莞“打农”的代耕农。和其他地区的农民一样,饲养牲畜是他们积蓄财产的一种方式。
固然,他们代表的是落后的生产力,他们创造的价值与工业生产相比微不足道,但这是否就意味着为了追求至上的效率价值,就可以将他们赶走甚至抛弃。如果这种逻辑得到认可,那么政府可以以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科学的决策名义,牺牲任何少数群体的利益。
而事实上,城市的治理不仅仅是个科学的问题,因为它涉及民众利益的调整和分配,因此还需要民主的过程。即使政府要推动产业升级的升级,弱化农业在整个经济体中地位,那么在作出“禁猪令”之前是否应该通过听证听取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在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如何尽可能保证个体的利益,不要让少数的弱势产业的从业者不但成为经济发展的弃儿,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弃儿。
东莞市政府在答记者问时,说考虑到农业是弱势产业,所以禁猪最后期限已经延缓。言外之意,养猪户已经受到优待,应该心满意足。但事实上,政府行政不是对民众的施舍,更不能单方面的“霸王硬上弓”,它应该是个官民互动、互相妥协的产物。遗憾的是,在“禁猪令”的颁布过程中,我们只听到“科学决策”的大道理,却不见政府与民众相互沟通交流的民主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