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斑点叉尾鱼回产业化之路如何走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10-24  
     1978年,斑点叉尾鱼回引入我国后,大体上经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一是1978年~1987年间,主要是从事生物、生态和繁殖生物学的研究,并初步开展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的研究;二是1987年~1997年间,主要是商品鱼养殖技术和人工繁殖技术的发展完善阶段,特点是养殖区域扩展,养殖面积扩大,养殖产量增加和市场逐步开拓;三是1997年后,开始探索其产业化发展之路,并同时注重其良种的选育、保种、饲料开发、养殖模式的确立等,江西省开展选育工作早一些,1992年既已开始,目前已选育到第5代;其次是江苏省和上海市,也开始了一些选育工作,但还没有确立新品系;四是从2003年开始探索以加工出口为主,带动产业化发展的产业化之路。

    美国斑点叉尾鱼回市场与生产状况市场与价格据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水产展望报告,2004年,美国自产用于加工的斑点叉尾鱼回原料鱼比上年约增加2%~3%,达到30万吨~31万吨。2003年,斑点叉尾鱼回的销售量比上年增加了5%,总销售量为20万吨,较上年增加了1.4万吨;而销售价格仅上升2%。

    养殖场的供货价,2003年初比上年同期低,但全年大部分时间里持续上涨,并于年末以每千克11.5元创历史新高,较上年增涨16%,全年平均价为每千克10.62元,较上年增升2%。2004年1月,价格继续上升到每千克12.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每千克2.56元,成为2001年6月以来的最高价。2003年,加工产品的价格大部分时间走低,直到第四季度才有所回升,全年的平均销价为每千克37.5元,较上年下降为每千克0.37元,较2001年低每千克3.66元。

    在经历了2000年的平均出池价每千克13.7元之后便一路下滑,最终跌至每千克9.67元。养殖存塘量的减少、加工厂存货量的减少和进口量的减少共同作用,才推动了2003年价格的上扬。2003年全年的加工原料供应量为30万吨,2004年的加工品销售额为35.3亿元~35.9亿元,而2000年为36.9亿元。2005年的原条鱼销售额为691万美元,其中85%给了加工企业。

    2006年,美国斑点叉尾鱼回的总销售额为4.81亿美元,较上年略有下降,其中密西比、阿拉巴马、阿肯色和和易斯安娜四个州就占94%;其中商品鱼的销售额为4.52亿美元,较上年略有上升。

    根据美国农业部农业统计服务中心的调查,2007年5月美国的加工产量为1.76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了9%;加工收购的原料鱼平均价格为每千克14.18元,比上年同期上涨了0.34元。

    养殖与加工2004年,美国的斑点叉尾鱼回养殖存塘量较往年都有所下降,无论是亲鱼、鱼种、大规格鱼苗,还是各种规格的商品鱼存塘量都较上年同期减少,只有小规格鱼苗较上年增加了25%,达5.68亿尾。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两年。2004年,食用鱼存塘量约为3.57亿尾,较上年减少9%。到2007年1月1日,存有亲鱼89.7万尾,较2005年减少了19%;大规格商品鱼(体重大于3磅/尾)835万尾,较上年下降23%;中等规格商品鱼(1.3~3磅/尾)0.978亿尾,比2005年下降5%;小规格(0.75~1.5英磅/尾)2.05亿尾,较2005年下降4%。现有大规格鱼种(180~750磅/尾)2.79亿尾,较上年增加4%;小规格鱼种(60~180磅/尾)2.93亿尾,较上年下降17%。

    在商品鱼存塘量下降的同时,养殖面积也在减少。2004年上半年,全国斑点叉尾鱼回的养殖面积约为7.2万公顷,比上年同期减少了4050公顷左右,这已是连续两年面积的大幅减少。预计这种现象还将保持一段时间。截至到2007年1月,用于斑点叉尾鱼回的养殖面积为16.3万英亩(89.94万亩),较上年的17万英亩(103.9万亩)减少了5%;其中5170英亩(3.14万亩)将6月底前投入重新改,而另有870英亩(5280亩)新建池塘将投入生产;截至到2007年1月1日,实际投入商品鱼生产的池塘面积为13.3万英亩(80.7万亩)。

    2003年,斑点叉尾鱼回的加工产品销售量为14.5万吨,较上年增加1%;销售额54.4亿元,较上年下降1%;平均销售价每千克37.48元,较上年下降每千克0.37元。而2000年的平均销售价为每千克43.51元,而销售总量一直没有大的变化。

    我国斑点叉尾鱼回产品的出口随着2003年越南鲶鱼被美国定为倾销,美国的斑点叉尾鱼回消费市场出现了较大缺口,这为我国斑点叉尾鱼回产品的出口创造了难得的机遇,我国的产品开始进入美国市场,并且出口量持续增长。中国出口美国的斑点叉尾鱼回产品在2005年~2006年间上升了6倍多。在2007年的头3个月就已达到5700吨,这是2006年同期的6倍及2006年总量的80%。2003年~2006年间,各年度我国对美国的出口量分别为:326吨、802吨、1747吨、7606吨;而美国同一时期鲶鱼类的进口量分别为2463吨、4184吨、13673吨、34424吨;我国同期出口美国的斑点叉尾鱼回鱼片量分别为326吨、802吨、1571吨、6821吨。据中国渔业协会鱼回鱼产业分会分析,2007年全年预计出口2.88万吨,出口额1.14美元左右。

    我国斑点叉尾鱼回的养殖生产受加工出口和国内消费市场扩大的拉动,近几年我国斑点叉尾鱼回的养殖生产发展速度较快,2000年的产量还不到5万吨,到2004年已上升为6.26万吨,2005年又猛增到10.1万吨,2006年已达12万吨左右,预计2007年全年可达14万吨左右。

    尽管我国斑点叉尾鱼回的养殖区较多,有20多个省区,但主产区却集中在湖北、江西、湖南、安徽和四川等少数几个省区。就养殖模式的总体而言,以池塘养殖为主,网箱养殖和流水养殖为辅,但出口加工原料鱼的生产以网箱养殖为主,池塘养殖为辅。2007年,全国约有养殖网箱70万只,池塘养殖面积约20万亩。

    斑点叉尾鱼回养殖业中存在的问题种质退化严重,种苗质量差

    我国虽先后多次从美国引进斑点叉尾鱼回优良品系,但也引进了一些商品鱼生产性的种苗,且引进后多年累代养殖,没有经过认真的选育,所以目前种质退化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鱼种规格偏小、生长速度差异大、体色分化现象严重、性早熟等。

    养殖技术不规范,标准化生产体系尚未建立或未得到有效推广我国斑点叉尾鱼回的引进和养殖虽已有20多年,但对于多数养殖生产者而言仍是新品种和新技术,虽然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与美国大豆协会经过多年合作,建立了80∶20和小体积网箱的养殖模式,但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目前的斑点叉尾鱼回养殖生产技术不规范。如没有按照80∶20池塘养殖模式养殖,没有控制好单位面积产量指标,一味追求高单产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其次是网箱养殖在选址、布局、鱼种采购和操作、饲养管理、饲料质量控制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病害严重,损失逐年增加对于斑点叉尾鱼回而言,目前已经发现并能造成一定损失的病害有15种之多,危害严重的病害占1/3。其中寄生虫性疾病主要有小瓜虫病、粘孢子虫病和车轮虫病的危害性较大;细菌性疾病中主要是斑点叉尾鱼回爱德华氏菌、嗜水气单胞菌等;病毒病中主要是斑点叉尾鱼回疱疹病毒病,目前国内尚没有大量暴发。据调查,无论是湖区还是池塘养殖,主要危害体长在8厘米~24厘米之间鱼种,以体长18厘米以下鱼种最为严重,主要病种有小瓜虫病、孢子虫综合症等;体长18厘米以上个体主要是孢子虫病,并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和并发性,发病期集中在每年的2月~3月间。

    饲料质量不高,饲料系数高目前,我国所使用的养殖斑点叉尾鱼回的饲料质量不高,饲料系数偏高,一般都在2以上,而高质量的饲料系数应在1.5以下。饲料质量差不但营养成份不全面,直接诱发某些疾病,还会产生大量残饵和粪便,污染环境,进而产生养殖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造成饲料质量问题的因素很多,如营养不全或达不到鱼体需求量、因原料质量不佳而自身有毒素、违规添加药物或滥用激素、加工工艺不符合要求、储运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等等,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研究解决。

    斑点叉尾鱼回的产业化发展对策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建议应及时采取如下措施:

    尽快组织开展斑点叉尾鱼回的良种选育工作目前,我国已引进的斑点叉尾鱼回种质退化已成普遍现象。为保护本国产业,美国也已对引种问题采取了控制措施,再次引进优良原种十分困难。为使我国斑点叉尾鱼回养殖业健康发展,组织开展良种选育工作已迫在眉睫。为此,建议在北京、江苏、湖北和江西等地组织开展良种选育工作,把病害风险控制到最小扩散程度,最好是在3年~5年内,各地采取封闭性选育,确定种质确有改善后,再开展多地点联合良种,建立起不同品系或家系,最终确定今后继续选育的方向。

    转变养殖理念,控制池塘和网箱载鱼量要注重养殖理念的转变,研究建立全程养殖效益核算体系,确立最佳投入产出比或临界效益点或最佳投入点的养殖数学模型,改变过去那种单一追求最大总效益的观念。正常情况下,放养每尾体长为8厘米~10厘米(5克~10克)的鱼种,到年底可长至每尾200克~400克;放养每尾12厘米~15厘米(15克~22克)的鱼种,当年8月份就可长至每尾500克~600克重的商品规格;放养每尾50克的鱼种,年底可达每尾750克重的商品规格,可供加工出口。以每尾15克的鱼种为例,养到每尾500克重时,需净增重30倍以上;而每尾30克的鱼种增重同样倍数,规格可达每尾900克左右,在不增加数量的情况下,每千尾鱼种可增加400千克的产量。

    从目前我国池塘和网箱养殖的技术水平上讲,若综合考虑养殖水体质量保证程度、饲料质量和供应量、病害防治水平、饲养管理技术水平等,为保证养殖产品的质量,综合效益合理,池塘养殖产量以400千克~500千克的产量为宜,而小体积网箱养殖产量以不超过每立方米60千克为宜;传统网箱养殖产量每立方米以30千克~40千克为宜。

    开展流行病学研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流行病学调查成果是用于指导病害防治工作的基础。为确保斑点叉尾鱼回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做好疾病防控工作,指导养殖生产者合理规范用药,确保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提高综合养殖效益,应做好斑点叉尾鱼回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出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将因病害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点。

    加强饲料质量监控,提高饲料质量饲料质量问题关系到养殖成本和效益、养殖水环境的控制、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等,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