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比较效益低、规模养殖比重小、动物疫病风险大、消费需求拉动强、世界粮价上涨导致饲料涨价等,对引起当前猪肉价格猛涨的这些因素,肉类专家和企业界代表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
“在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因为肉类消费处在稳步增长的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潘耀国教授的一番话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共鸣。他回忆说,近年来,疫病困扰着中国和世界的畜牧业。继欧美疯牛病和亚洲禽流感之后,四川发生猪链球菌病,当地老百姓不敢吃猪肉了,对生产影响相当大,猪价下滑,去年5月猪价跌到谷底,规模户空栏现象相当普遍。接着又是猪的蓝耳病从南到北蔓延,猪业生产雪上加霜,大小养猪户都不大敢补栏。生产量下降,今年猪价飚升就是必然的了。
中国肉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邓富江则表示,疫病风险是中国和世界畜牧业共同面对的一道难题。必须建立积极的防疫体系,此外,适度的规模养殖也有利于疫病的预防。
加拿大AGECO集团总裁迈克尔·莫尔赛特说,从1996年发生在韩国、1997年到1998年发生在荷兰的猪瘟,到现在的猪呼吸障碍综合征,疫病一直伴随着猪肉工业的发展。各国也采取了一些风险管理和防疫措施,其中完善的追溯系统有助于疫病的防治以及保证猪肉产品的质量。
要猪肉还是要能源
猪肉和能源,这两个似乎八杆子也打不着边的东西,昨天却一再被众多专家和企业代表一并提及。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陶一山介绍说,大量玉米被用来制乙醇,直接影响了作为饲料主要原料的供给,导致玉米价格大幅上涨,而饲料原料,如配合饲料原料70%以上来源于玉米。这样,玉米价格上涨直接导致了养殖成本的增加,养殖效益下降,养殖户数量减少,随之带来猪肉价格上涨。迈克尔·莫尔赛特更直接抛出了“要食品还是要能源”的疑问,并指出这将影响猪肉工业的未来发展。
对此,陶一山认为,生物能源与人畜争夺粮食而拉高粮价,对普通百姓和发展中国家影响较大。在这种形势下,政府有必要防止生物燃料的过度生产,抢占粮食资源。当前我国已有四家大型企业获国家批准以玉米生产乙醇,年产量达100万吨。但我国暂时将不会再批此类新项目,各地自行上马的项目也将受到严控,这表明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恶化人车争粮矛盾。养殖规模适度最好邓富江指出,此次猪肉涨价是一个经济结构的问题。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农户散养急剧减少,规模化养殖却没能相应跟进,目前规模化养殖仅占生猪饲养量的20%左右,造成了生猪供给的结构性断裂。这说明我国生猪养殖已经进入了规模化、专业化的新阶段。这次猪肉涨价对肉类加工企业来说,既碰到了风险也碰到了机遇,谁先抓紧建立自己的联盟基地,谁就会占得先机。
那么是不是规模越大越好呢?美国肉类出口协会的何嘉德对记者说,美国猪肉市场在1998年也出现过崩盘,肉价一度低到每百磅8美元。后来通过市场自动调节和产业整合,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养殖效益也越来越高,现在每百磅猪肉卖到50美元。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中国,中型养殖户的效益最高。
邓富江也建议我国生猪养殖要提倡适度规模,而不是高度集中。这其中要考虑到防疫的要求和环保需要,还有动物福利的问题。密度过高,空气就不好,不利于防疫。而养1万头猪仅环保方面的水污染处理就要200万元,这一成本也决定了规模不宜过大。
生猪期货最早明年初推出
在猪肉猛涨初期,就有专家建议我国推出生猪期货,以稳定生猪市场。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最早明年初,我国生猪期货将正式推出。
邓富江告诉记者,他到欧洲考察时,发现最古老的房子就是当地畜禽协会的,而其前身就是世界最早的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早在几年前,我国就有人提出要推出生猪期货,此次猪肉涨价对生猪期货的推出将是一个促进。生猪期货将更好地为养猪户提供科学的市场信息,对稳定市场无疑有好处。生猪期货的推出可能会很快,但成熟将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因为期货产品需要有良好的物流基础、资金基础和信誉基础,同时,政府的监管也必须跟上,推广的速度将视这几方面的条件是否成熟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