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的涨跌,只有其中的利益相关者才冷暖自知。正是没有有效的衍生品市场,才使得猪肉价格的上涨和下跌都没有办法预期。此背景之下,尽快推出生猪期货市场的呼声渐高。
最近,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已经把“生猪期货合约初本”下发到包括四川成都倍特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在内的国内众多相关机构和部门,听取意见,并委托其进行最后的调研。
交割制度成型
目前,生猪养殖主要还是采取“公司+农户”的生产方式。四川省社科院的专家在广元调查时发现:散户型养殖众多,育成的生猪推向市场时,只能面对收购商,而自身对市场价格的反映程度很弱,明显处于一个信息不对称的位置。结果就是,当猪肉价格上涨,农户迅速跟进,急剧壮大生猪生产,导致供给过剩,价格下降,农户遭受损失。农民对远期市场价格没有基本的预期。
而“期货对未来有一个预期,对行业发展有明显的信号,比现货更能提前发现价格。所以才能通过期货市场把现货产业链拉平,解决难题。”成都倍特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曾雪舟说。在他看来,生猪期货市场呼之欲出。
据大商所信息部刘宇光博士透露,未来参与生猪期货市场交易的主体将可能会有:与生猪生产、贸易、消费相关的企业;期货投资者;普通生猪散养户可通过关注期货市场价格进行养殖决策,以及通过“公司+农户、期货+订单”的模式间接参与市场。
至于标的,大商所有关生猪期货的研究报告显示,在生猪合约设计上,大商所选择了瘦肉型活猪作为生猪期货合约标的,体重在95-105公斤之间、最后肋活体膘厚在25毫米以内、符合国家流通标准的生猪都可以进入交割。初步统计,2006年我国出栏的生猪约30%以上符合这一标准,覆盖面较广。
交割点待定
在交割地点的选择上,今年以来,大商所在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生猪主产省和主销省分别进行了大规模的调研活动。
刘宇光说,计划推出的“生猪期货市场”主要以生猪生产省作为生猪期货首选交割地点,以商务部认定的335家生猪储备基地和大型定点屠宰加工企业为基础,选择交割区域内规模较大,信誉较好的养猪场和屠宰厂作为交割仓库。
生猪养殖大省四川是此次“交割点”的备选之一。
四川省商务厅的领导小组,正在积极筹备和申请“交割点”事宜。
今年6月初,中国证监会、大商所联同四川省政府、四川省社科院区域所、倍特期货公司、有关生猪养殖、屠宰、加工、贸易的公司组织了“生猪期货市场商品”调研活动。
调研的结果是:大商所设定的“三元杂交”瘦肉型猪在四川的比重仅为47.8%;现代化、产业化的大型龙头企业少,标准化养殖规模小;小而分散的养殖方式难以适应“生猪期货”上市后“期货+订单”的新模式等等。以2006年为例,四川省虽然生猪存出栏总量位居全国第一,但是,全省年出栏500-3000头的繁殖场只有约3000家,绝大多数还是散户养殖。
“四川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经济圈,受交通制约,商品价格有地区性特点,由于时间上的滞后,四川的猪肉价格与全国相比有一个价差。”参与了调研活动的曾雪舟说。
这同时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大商所想把交割标的设计成活猪,而四川想设计成胴体猪,活猪交割,如果运输不便的话,猪一天之内就会掉膘,这对四川是不利的。”曾雪舟说。
物流成本的偏高还导致了期货交易的交割成本较高。
“所以到现在为止,大商所也没有确定四川到底能不能成为全国三个备选的交割点之一,其他几个重点考察的生猪大省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曾雪舟说。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进入8月后,成都市市委、市政府已决定在全市312个扶贫村和其它适宜养殖生猪的地区,新建1000个标准化、规模化的生猪养殖场,实现年出栏商品猪近200万头。
尽管包括四川在内的各省都在积极争取成为交割点,但“生猪期货市场”最后的时间表的确定还有待证监会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