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阳澄湖撤网影响蟹农生计 大闸蟹成本上升将提价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8-23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每逢秋季,食蟹者都会闻蟹而动,好蟹者也只食阳澄湖的大闸蟹。今年,当环保的关键词成为“蓝藻”时,大闸蟹的命运与阳澄湖撤网之举被“捆”在了一起。

    大闸蟹行业协会的杨维龙会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01年,阳澄湖围网可谓是天罗地网,面积达14.2万亩,近几年在政府的环保力措下,今冬明春的围网面积将压缩到3.2万亩。”然而,记者近日前往阳澄湖畔采访时发现,围网面积剧减的直接反应就是:蟹农的生计。

    “天罗地网”成为历史 蟹农生计成为现实

    阳澄湖大闸蟹要名?要“利”!

    专业户“抱团”设想破灭

    今年7月,在阳澄湖大闸蟹主要产出地相城区阳澄湖镇清水村,145个养蟹专业户自愿组建起“阳澄湖庙港蟹业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社”。据称,这是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全省范围内成立的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8月17日,记者前往清水村。该村葛主任介绍说,2006年7月该村就准备成立合作社,本来是想统一打造“阳澄清水”大闸蟹品牌,并向有关部门申请注册商标,由此改变以往专业户分散销售的局面,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指导和统一销售。并且希望通过这样的有序管理,大闸蟹的交易价格不会被经销商所控制,从而蟹农能得到更多的实惠。于是,清水村145个养蟹专业户主动投股,成为首批该合作社的股东。

    据了解,全村共880户居民,其中近一半人家从事大闸蟹的养殖。是否参股合作社还有一些蟹农在“观望”。然而,今年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加大了对阳澄湖面围网改造的力度,一道“撤网令”顿时“浇灭”了参股蟹农想扩大经营的想法。

    历年来,清水村的蟹农们对大闸蟹采取围网养殖,为了获得更好的收益,蟹农们不仅在有限的湖体内尽可能投放蟹苗,围网的面积还逐年扩大,过量养殖的后果造成昔日美丽清澈的阳澄湖面“富营养化”。众所周知,富营养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蓝藻的暴发。也就是说,“撤网”之举是政府为了还原清澈的阳澄湖。

    “到时候再说吧!”葛主任对合作社成立之事已经“不感兴趣”。他对“撤网”之举爱恨交加。紧随“撤网”之后的是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整治措施,由政府牵头,对蟹农围网养殖的面积、投放的数量、蟹苗的种类、养殖的技术,甚至是围网的高度、材料等等都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并且从今年5月就开始了部署。面对政府这样“完备”的养蟹攻略,合作社存在的必要性就这样被削减了。

    当然,从村干部葛主任的角度考虑,蟹农的补偿问题是他最为关注的,“希望能补偿大一点吧!”?

    阳澄湖撤网保湖深入人心

    从村委会出来,记者来到了阳澄湖畔。记者发现,蟹农对于撤网之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整改措施都是了如指掌。而对于成立不久的“阳澄湖庙港蟹业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社”则知之甚少。

    俞先生是阳澄湖大闸蟹的经销商之一,公司位于清水村的阳澄湖新蟹王市场。8月17日,阳澄湖大闸蟹的“集散地”——阳澄湖新蟹王市场,数十家门面还没有开始营业,俞先生已经开始了装修。据了解,俞先生经营的公司在同行里是比较有规模的,在市场上已经有三个门面,今年,他又租下了一个,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闸蟹上市季节。距离9月18日市场开张还有1个月不到的时间,俞先生已经和10多位蟹农签下了收购合同。

    俞先生表示,他不太清楚村里成立了上述的合作社,但对于相关部门撤网保护阳澄湖的举措倒是“如数家珍”。“统一管理和技术,可以避免阳澄湖大闸蟹质量参差不齐。”他表示,只要是对养殖大闸蟹有益,打造好阳澄湖大闸蟹这一品牌的举措,作为经销商都会极力赞成,“好的螃蟹才能卖出好价钱。”

    苏州阳澄湖新蟹王市场经理马桂根说,“合作社的工作仍然要继续,这能解决蟹农的实际问题。”他介绍说,在新蟹王市场上落户的几乎都加入了合作社,统一场所集中销售,形成规模经营,防伪标记透明化管理,从而能保障阳澄湖大闸蟹的质量。此外,合作社也能为成员们提供一站式服务,比如以往开发票的程序比较复杂,合作社成立后,在市场办公室就能直接给买方提供发票,省去了不少麻烦。

    马经理说,合作社与“撤网”整改是融为一体的,成立合作社能够更好地执行撤网等一系列相关部门出台的改善措施。当然,对于阳澄湖以西的湖面围网全部“撤退”的事实,曾经做过大队书记的马经理也一直在关注被撤网的蟹农,他发现,已经有不少蟹农开始将目光转向了其他行业,比如与大闸蟹有关的餐饮。

    撤网还“渔”谁能笑到最后

    据了解,今年大闸蟹的销售将不再制定指导价,而是由市场说了算,由于养殖成本上升,有关媒体称,价格可能要上涨10%。

    8月20日,记者来到了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该会杨维龙会长强调,根据国家发改委最近出台的规定,行业协会不允许左右商品价格,同时确实因为今年蟹农养殖成本上升,今年大闸蟹的价格将有所上浮。记者在采访杨维龙时发现,价格上浮或许还不仅仅是上述原因。

    当天上午,杨维龙正在看《阳澄湖围网工作整治意见》。他表示,这个《意见》将送达有关机构审阅,目前尚不能公布相关内容。对于撤网之后蟹农的补偿措施还在商定,尚无定论。

    他介绍,在各方“压力”下,阳澄湖的水体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从一份刚出炉的环保监测报告上显示,共7个超标的水体流经阳澄湖后,在出口处监测出来的结果是,5个达标,只有两个仍然不达标。“这样的水环境能养殖出更好的阳澄湖大闸蟹”。杨维龙介绍,根据目前的整治意见,今冬明春阳澄湖的围网只剩3.2万亩,占全湖的17.7%,超过了占全湖20%的整治标准。

    杨维龙介绍,协会已经积极呼吁请政府对撤网水面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合理补偿,并对失水渔民的生活实施保障,维护养殖户的合法权益。他介绍,基本包括围网设施的补偿,按时撤网的奖励以及因地制宜的生活补偿。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和谐。”杨维龙说,如何在养殖户利益与环保优先之间寻找平衡点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说到这里,他提出,阳澄湖大闸蟹长势好于去年同期,他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今年7月31日,阳澄湖渔管会办公室、大闸蟹行业协会组织技术人员对阳澄湖围网养殖河蟹的生长情况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河蟹平均规格为103.05克/只。其中雄蟹117.5克/只,雌蟹88.6克/只,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0.8%、27.7%和35%。

    杨维龙说,阳澄湖的水质好于去年和生态养殖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是河蟹长势良好的关键。同时,另一有力的数据摆在眼前,水环境的改善,阳澄湖大闸蟹的产量不减,今年总产量估计会有所增加,将超过2000吨。

    蟹农谋求出路

    弥补蟹“肥”

    俞建平是阳澄湖畔最早开始养蟹的专业户,皮肤黝黑的他说起大闸蟹就滔滔不绝。“我一眼就能分辨出真假大闸蟹。”

    “现在还不知道会不会撤到我们家的围网。”说起这个,俞建平情绪显得有点低落,因为他和另一朋友合作的60亩围网面积处于“危险地带”,被撤网的可能性很大。为了弥补“撤网”带来的相应损失,他去年将自家的房屋进行了改造,分出一部分空间做起了“农家乐”。

    8月17日中午,记者前往俞建平的“农家乐”时,没有一位顾客。他说,大闸蟹捕捞的季节生意还不错,其他时间顾客则较少。他介绍道,为了这个“农家乐”,装修就花去了很多钱,请了位厨师,一个月也要支付2000多元,其他一些开销再算进去,如果生意清淡,亏损是肯定的。为了弥补一些,俞建平的老婆还腌制了一些咸草鸡作为农家特色菜,吸引顾客驻足品尝。

    据了解,“撤网”之举早在前两年就在养蟹专业户中流传,清水村的领导为了避免这一举措可能带给蟹农们的“伤害”,在阳澄湖畔的农家乐刚刚兴起时,就推出一些优惠措施,比如只要在自家范围内办农家乐的村民,可自行改造房屋,高度不限。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