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要生活,一方面要求有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则一定要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如果生活环境发生了不利于鱼的变化或者鱼体机能因其他原因引起变化而不能适应环境条件时,就会引起鱼类发生疾病。因此,鱼类患病是机体和外界因素双方作用的结果。前者是致病的内因,后者是外因。
(一) 引起鱼类生病的环境因素
(1) 自然条件
①水温变化:鱼是冷血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水温的急剧升降,鱼体不易适应而发生病理变化,影响抵抗力,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鱼类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水温有一定的要求。鱼苗下塘时要求池水温差不超过2℃,鱼种要求不超过4℃,温差过大,就会引起鱼苗、鱼种不适而大量死亡。此外各种病原体也要求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在水中或鱼体内大量繁殖,导致鱼生病。
②水质变化:影响水质的因素主要有生物的活动、水源、底质以及气候的变化等。如池中有机质过多,微生物分解旺盛时,一方面需要吸收水中大量氧,造成池水缺氧,引起鱼类浮头,甚至泛池。同时还会放出硫化氢、沼气等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集聚一定数量后,就会引起鱼类中毒死亡;另一方面水质不良引起鱼类抗病力下降,同时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引发鱼病。气候的突变引起池水中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导致水质恶化;池水pH值低于5或超过9.5;鱼池土壤中重金属盐类(铅、锌、汞等)含量较高,或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害物质污染水源等,都能对鱼类生理机能产生直接影响,引发鱼病。
③溶氧变化:水中溶氧含量的高低对鱼的生长和生存至关重要。当池水溶氧低到1毫克/升时,鱼就会发生浮头,如果溶氧得不到及时补充,鱼类就会因窒息而死亡。若鱼类长期处于低氧环境生活,抗病力会下降。若溶氧过多,也可能引起鱼苗患气泡病。
(2)人为因素
①放养密度不当和混养比例不合理:这与疾病发生有很大的关系。如单位面积内放养密度过大或底层鱼类与上层鱼类搭配不当,超过了一般饵料基础与饲养条件,以致鱼类营养不良,抵抗力减弱,为流行病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饲养管理不当:饲料是鱼类生活所必需,若饲料供应得不到保证,或投喂不清洁、腐烂变质的饲料,或没有根据鱼类的需要量投喂,都可造成鱼类的正常生理机能活动的消耗得不到及时补充,鱼体瘦弱,从而易发鱼病。另外施肥的种类、数量、时间和肥料处理方法不当,易使水质恶化,或利于鱼类病害生物生长,都可引发鱼病。
③机械性操作:拉网捕鱼、运输鱼种时操作不当,很容易擦伤鱼体,给水中细菌、霉菌侵袭以可乘之机,感染鱼类生病。
(3)生物因素:一般常见的鱼病,多数是由各种生物传染或侵袭鱼体而致病,如病毒、细菌、粘细菌、霉菌、藻类、原生动物、蠕虫、蛭类、钩介幼虫、甲壳动物等的存在,都可引发鱼病。另外,水鼠、水鸟、水蛇、蛙类、凶猛鱼类、水生昆虫、水螅、青泥苔、水网藻等则可直接蚕食或间接危险鱼类。
(二)引起鱼类生病的内在因素
一般来说鱼类本身体质好,抗病力也就强,即使有病原体存在,也不易生病。相反体质差,则容易生病。不同种鱼类对某种病原体的敏感性不一样,如草鱼、青鱼患肠炎病时,同池的鲢、鳙从不发病。同种鱼类在不同发育生长阶段发病情况也不一样,如白头白嘴病一般在体长5厘米以下的草鱼发生,超过这长度的草鱼基本上不发生这种病。同种同龄鱼免疫力也不一样,如某种流行病的发生,有的严重患病而死亡,有的患病较轻而逐渐自愈,有的则丝毫没有感染。鱼类的这种抗病力,是其机体本身的内在因素。因此我们应尽量创造条件,提高鱼类自身的抗病力。
首先在设计和建设养殖场(或建造养鱼池)时应尽量做到符合防病的要求。其次是培育体质健壮的苗种和选育抗病新品种,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鱼体抵抗力。第三是控制和消灭病原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