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冻罗非鱼片出肉率的变化与罗非鱼出口效益关系分析(下)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8-16  
 (上接8月14日本版)
  3.分析RR上升对整体罗非鱼出口效益的影响
  (1)RR变化明显影响出口原料鱼的总重量。
  同样的加工出口数量,出肉率RR上升,将使罗非鱼原料鱼耗用总重量下降。依据鱼片出肉率RR变化,罗非鱼出口总量折算为原料鱼总重量的变化曲线是下凸的双曲线(见图5)。2002~2005年,重量曲线逐年上移,我国罗非鱼出口折算为原料鱼的总重量在逐步上升。

  鱼片出肉率RR变化,明显影响出口原料鱼的总重量。我国南方地区罗非鱼加工厂密布,导致互相竞争原料鱼。因此,提高出肉率将缓和原料鱼供应。
  (2)出肉率RR变化对罗非鱼总出口折算为原料鱼的重量占总养殖重量比重RY0的影响。
  记RY0是出口原料量占养殖总产量的比重。鱼片出肉率RR变化,必然影响出口原料鱼总量占我国罗非鱼养殖总产量的比重RY0,其变化是下凸的双曲线。
  例如,随着出肉率RR在0.28到0.36之间变化,2004年RY0在21.65%到18.14%之间变化,2005年RY0在27.28%到22.40%之间变化,但是与一些地方提出罗非鱼加工率达50%的目标还有距离。此外,包括小规格罗非鱼,有3/4的罗非鱼产量将进入内地消费。
  (3)出肉率RR变化对罗非鱼总出口折算为原料鱼的平均出口价格PCM的影响。
  随着鱼片出肉率的上升,罗非鱼总出口折算为原料鱼的平均出口价格PCM,每年都呈现一条上升的上凸双曲线(见图6)。

  纵观2002年~2004年,通过3条双曲线的对比,一条比一条下沉,罗非鱼总出口折算为原料鱼的平均出口价格PCM在逐年走低,说明罗非鱼出口的整体效益明显下降(见图6)。必须看到,2005年PCM双曲线有了明显的上浮,PCM数值全都超过2002年~2004年的数值,随着鱼片出肉率RR在0.28到0.36之间变化,2005年PCM在867.4USD/吨到1056.4USD/吨之间变动。但是即使为最高价格1056.4USD/吨,相当于8.55CNY/kg,PCM仍然小于2005年市场价格,甚至小于塘边原料鱼收购价格(见图6),罗非鱼出口效益不理想。
  此外,由于4条双曲线近似于斜率比较接近的4条直线,可以对2002年~2005年数据进行平均分析。出肉率RR每增加1%,PCM平均将提高20USD/吨,即提高0.17CNY/kg。换句话说,最近几年我国冻罗非鱼片折算为原料鱼出口重量占总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出肉率RR的提高,将明显影响我国罗非鱼总出口的整体效益,RR每增加1%,每千克原料鱼的出口平均增加效益0.17CNY。如果在现在的加工水平上,例如RR从30%增加到32%,那么每千克原料鱼的出口效益将可观地增加0.34CNY。
  二、进一步提高我国罗非鱼出口效益的对策研究
  1.必须关注人民币汇率上升对出口价格上升的影响
  2005年罗非鱼出口价回升,部分与人民币汇率上升有关。注意到2005年冻全罗非鱼和冻罗非鱼片出口价有所回升,出口效益有回升现象。但是,必须注意,2005年出口价格的上升与我国养殖成本上升有关,亦与我国人民币升值,即与美元贬值有关。因此,对2005年罗非鱼出口价回升也不要过于乐观。
  在2005年我国罗非鱼出口价回升中,例如RR=0.333时,PCM上涨9.56%,至少应该包括2.74%的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因素。
  据报道,2006年7月冻罗非鱼片出口价1.6USD/磅(1磅=453.59g),即3.527USD/kg,于是冻罗非鱼片折算为原料鱼出口价格PBM为1.176USD/kg,即9.404CNY/kg,又有了新的上升,但是这个价格仍然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特别是低于大规格罗非鱼国内市场价格。
  因此,我国众多罗非鱼出口企业,应该在汇率变动中积极调整经营方式和发展战略,逐步淡化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利润缩减的影响。
  2.必须重视罗非鱼加工下脚料的综合利用
  罗非鱼行业认为,加工罗非鱼片能达到略大于30%的出肉率已是不错的结果。但是RR=30%,价差PBM-PDM将很小,甚至为负,使得加工冻罗非鱼片效益低于同期加工冻全罗非鱼的效益,深加工没有体现出应该有的效益。然而加工后的下脚料很多,综合利用废弃物也是提高效益的重要课题。罗非鱼的加工下脚料可以开发作为禽畜的饲料蛋白源、鱼粉等,提高利用价值。
  据调查,目前加工冻罗非鱼片时,RR=30%~30.5%,每千克原料鱼产生0.70kg~0.695kg下脚料,下脚料价格0.5CNY/kg,因此增加价值0.35CNY/kg,那么效益叠加为PBM+0.35CNY/kg。
  上述分析表明随着RR上升1%,2005年冻罗非鱼片折算为原料鱼出口价格PBM将增加0.247CNY/kg。同时RR增加1%,PBM-PDM平均提高0.236CNY/kg。因此,加工冻罗非鱼片下脚料的综合利用,可以增加0.35CNY/kg的价值,相当于出肉率RR增加1.5%的效果。在很难打破出肉率RR为30%~30.5%的局面情况下,重视罗非鱼加工下脚料的综合利用是很重要的。
  3.必须重视罗非鱼加工产品的开发
  由于饮食习惯不同,美国及西欧市场冷冻鱼的销售量比活鱼要大,但主要是加工成鱼片、鱼条出售。在出口的导向下,我国罗非鱼加工产品仅限于鱼的本身,如原条冻鱼、冻鱼片等,没能很好地开发其他多样化产品,如鱼糜与鱼糜制品等,也包括罗非鱼鱼皮等加工下脚料的综合利用。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罗非鱼技术开发、高科技应用、产品市场分析、信息交流等环节跟不上。
  今后,罗非鱼产业的发展应通过开发罗非鱼的精深加工技术,开发更多的高附加值的产品。不但要生产鲜鱼片、冻鱼片,也要生产鱼糜产品、罐头食品、调味鱼片干等,实现产品多样化。还可以研究罗非鱼加工烹调技术,开发适合各种收入群体和消费水平的包装食品,开拓国内外罗非鱼消费市场。根据不同地区人群的口味,配有多种不同口味的配料,开发罗非鱼休闲食品,例如鱼肉汉堡或干炸鱼片。目前,国内市场中档餐馆开始推销清蒸、红烧罗非鱼的烹饪产品,在新疆、内蒙古等地的城市烤罗非鱼受顾客所厚爱。随着罗非鱼加工产品的多样化,社会消费水平的整体提高,以及人们对罗非鱼产品了解的加深,国内外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4.必须重视罗非鱼加工产品的质量安全
  罗非鱼加工产品的发展,使得罗非鱼养殖产品有了稳定的出路和效益。但是罗非鱼加工产品的质量安全,是罗非鱼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取得经济效益的保证。从罗非鱼的加工企业看,目前我国具有一定加工规模,并已出口注册的厂家有近百家,最大的年产鱼片几千吨。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和海南罗非鱼养殖相对集中的区域,易于形成规模化生产的产业带。产地集中、加工企业集中为发展产业化,形成产业带提供了有利条件。
  国际上对食品的质量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我国食品出口方面被查有质量问题的事件屡屡发生。2006年7月,我国部分罗非鱼出口美国转运到加拿大,被加拿大海关检查出药物残留超标。不仅影响罗非鱼出口,同时使得广东、海南一带大规格罗非鱼(800g以上)收购价格跌破7.20CNY/kg。
  因此,加强罗非鱼加工产品质量安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5.必须重视依靠科技促进罗非鱼产业发展
  根据国际市场对罗非鱼加工产品的需求,通过培育发展加工出口龙头企业,拉长罗非鱼的产业链条,拓展国际和国内大市场,使罗非鱼养殖觅寻到产业发展的条件和空间。罗非鱼产业发展,需要依靠科技,促进养殖、加工和市场等关键环节的营运能力
  在养殖方面,应加强科研院所与高校合作,探索与挪威等国科研机构的合作,选育罗非鱼优良品种,积极提升罗非鱼产品的档次。成立高级罗非鱼良种场,完善罗非鱼良种生产体系建设,确保亲本苗种的质量。实施罗非鱼养殖科技示范基地项目,保证目前罗非鱼加工出口企业的原料需求。
  在加工方面,应依靠科技积极开发先进的罗非鱼切片生产线,促进罗非鱼加工产品档次的提高,使得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和东南亚。要积极开发冷藏罗非鱼物流运输技术,向全国各大城市提供优质的罗非鱼产品。要积极开发先进的加工工艺与技术,特别是努力依靠科技,增加罗非鱼出口加工过程中的出肉率RR或成品率。有关部门要对出肉率RR做些调查研究,推广好的工艺流程和作业方式,降低物耗,提高出口加工的经济效益。
  同时,力争通过罗非鱼加工龙头企业的科技带动,将小生产者与大市场经营联系起来,组成经济利益联合体,大幅度提高罗非鱼产业的经济效益。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