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罗非鱼贸易的大幅增长。在我国罗非鱼产业链中,冻全罗非鱼和冻罗非鱼片的加工品出口有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便于针对两种罗非鱼加工形态出口效益的相互比较,分析是在出口重量折算为原料鱼的基础上进行的。以下文中记冻罗非鱼片折算为原料鱼出口价格为PBM,冻全罗非鱼折算为原料鱼出口价格为PDM,同时,罗非鱼总出口折算为原料鱼的平均出口价格为PCM。
罗非鱼加工品出口效益,是罗非鱼加工品折算为原料鱼的出口价格减去出口罗非鱼原料鱼单位总成本的差值。
出口数据折算为原料鱼数据的过程需要加工的成品率,加工冻全罗非鱼的成品率为“1减三去率”,加工冻罗非鱼片的成品率就是出肉率RR。依据美国的折算方法,即设定冻全罗非鱼的三去率=9.1%;冻罗非鱼片的出肉率RR=33.3%,亦就是通过用两个固定数值,进行两种加工品出口效益的对比分析,指出冻罗非鱼片出口效益。
由于通常冻全罗非鱼的三去率比较稳定,而每年冻罗非鱼片的平均出肉率RR并不知道确切数值,我国罗非鱼业界通常认为RR接近30%。因此,本文设冻全罗非鱼三去率恒定为9.1%,而冻罗非鱼片出肉率RR则在28%到36%之间变化。
一、罗非鱼片出肉率RR的变化对罗非鱼出口的影响分析
2002年~2005年,在出口重量折算为原料鱼的基础上,分析RR上升,对冻罗非鱼片出口效益、冻罗非鱼片和冻全罗非鱼出口的对比效益、整体罗非鱼出口效益的影响。
1.分析RR上升,对冻罗非鱼片出口效益的影响
图1 RR变化对冻罗非鱼片折算为原料鱼出口价格PBM的影响,以及PBM与冻全罗非鱼折算为原料鱼出口价格PDM的对比(2004年)
图2 RR变化对冻罗非鱼片折算为原料鱼出口价格PBM的影响,以及PBM与冻全罗非鱼折算为原料鱼出口价格PDM的对比(2005年)
图1和图2分别表达2004年和2005年鱼片出肉率RR对PBM的影响,以及PBM与冻全罗非鱼折算为原料鱼出口价格PDM的对比。
①RR变化对冻罗非鱼片折算为原料鱼出口价格PBM的影响。
随着鱼片出肉率RR的上升,冻罗非鱼片折算为原料鱼出口价格PBM呈直线上升之势(见图1和图2)。希望冻全罗非鱼片出口效益凸现,需要提高鱼片出肉率RR。2004年,RR每上升1%,PBM上升28.29USD(美元)/吨,折合上升0.234CNY(人民币)/kg。2005年,RR每上升1%,PBM上升略大一些,为30.48USD/吨,折合上升0.247CNY/kg。
因此,每年PBM数值大小与世界罗非鱼贸易行情有关,但是RR每上升1%,两个PBM上升数据比较接近,为0.24CNY/kg上下,说明近年来我国冻罗非鱼片加工的工艺水平没有太大的变化,或者说近年来RR每上升1%,加工冻罗非鱼片产生的增加效益是相同的。
②折算为原料鱼,RR变化对冻罗非鱼片出口占总出口重量比重RY3的影响。
冻全罗非鱼和冻罗非鱼片属于不同程度的加工品。折算为原料鱼,我国罗非鱼加工品的出口,占罗非鱼全部出口的99%,另外1%是鲜活罗非鱼的出口比重RY1。设冻罗非鱼片出口重量占总出口的比重为RY3,冻全罗非鱼出口重量占总出口的比重为RY2。分析RR变化对比重RY3的影响,由于RY2=99%-RY3,进而了解罗非鱼实际出口结构的变化。纵观4年的变化,2002年~2005年,RY3曲线逐年上移,2005年的冻罗非鱼片出口比重RY3最高。
由图3观察每一年的变化,依据鱼片出肉率RR的上升,冻罗非鱼片折算为原料鱼出口重量占总出口的比重RY3将逐渐下降,呈现下凸的双曲线。
它的意义很明确,即随着出肉率RR的上升,冻罗非鱼片出口使用原料鱼的重量将会减少。
2.分析RR上升对冻罗非鱼片和冻全罗非鱼出口的对比效益的影响
①出肉率RR为30%,PBM与冻全鱼折算为原料鱼出口价格PDM的对比分析。
图1和图2中的水平直线是冻全罗非鱼折算为原料鱼出口价格PDM,便于探索PBM与PDM的关系。根据我国冻罗非鱼片加工的实际,有必要讨论出肉率RR为30%的情况。
2004年如果鱼片出肉率RR为30%(见图1),PBM大于PDM19.42USD/吨,相当大于0.16CNY/kg的差别。用原料鱼分析,冻罗非鱼片出口只是比冻全罗非鱼出口多成交了0.16CNY/kg。
2005年如果鱼片出肉率RR为30%(见图2),PBM相反小于PDM22.2USD/吨,相当小于0.18CNY/kg的差别。用原料鱼分析,若RR为30%,2005年冻罗非鱼片出口反而比冻全罗非鱼出口少成交了0.18CNY/kg。因此,在目前罗非鱼出口的价格体系下,出肉率仅为30%,对比冻全罗非鱼出口,使得冻罗非鱼片出口显得没有效益。
②RR变化对冻罗非鱼片与冻全罗非鱼两者出口价格差值PBM-PDM的影响。
依据鱼片出肉率RR变化,探索冻罗非鱼片折算为原料鱼出口价格PBM与冻全罗非鱼折算为原料鱼出口价格PDM的差值PBM-PDM。这个差值表达冻罗非鱼片对比冻全罗非鱼出口增加的效益值。差值PBM-PDM依据鱼片出肉率RR变化,呈现直线状(见图4)。
图3 折算为原料鱼,出肉率RR变化对冻罗非鱼片出口重量占总出口比重RY3的影响
图4 鱼片出肉率RR变化,对冻罗非鱼片折算为原料鱼出口价格PBM与冻全罗非鱼折算为原料鱼出口价格PDM差值PBM-PDM的影响
2002年~2005年,由于4条直线逐年下沉,说明冻罗非鱼片对比冻全罗非鱼出口增加的效益正在逐年下降。如果鱼片出肉率RR等于或小于0.29时,差值PBM-PDM接近零,甚至为负数(见图4),因此在较低出肉率的情况下,冻罗非鱼片出口效益已经完全小于冻全罗非鱼的出口。特别在2005年,RR=0.30,差值PBM-PDM亦小于零,说明目前提高冻罗非鱼片出口效益的意图受到更大的挑战。
2002年~2005年,由于4条直线的斜率比较接近,差值PBM-PDM的增量基本相同。用4年的平均分析,鱼片出肉率RR每增加1%,差值PBM-PDM平均提高29.22USD/吨,相当于平均增加0.24CNY/kg,说明依据目前的加工工艺,RR每增加1%,冻全罗非鱼片出口仅仅比冻全罗非鱼出口增加0.24CNY/kg的效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