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农业部渔业局副局长陈毅德就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呈上升态势。今年1月、4月两次监测水产品中氯霉素污染的平均合格率为99.6%。水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促进了我国出口贸易稳步增长,2006年出口量和出口额达到301.5万吨和93.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4%和18.7%。美国禁止我国4种水产品进口,对这一事件,农业部和有关部门与美方多次进行交涉。因为个别企业存在违规行为,就关闭中国所有同类产品,这一做法不公正、不科学,也是违反世贸组织原则的。
记者: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状况到底如何?农业部在水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陈毅德:近年来,各级渔业主管部门都在下大力气抓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从连续四年对水产养殖基地药残抽检情况看,水产品的合格率都保持在95%以上。比如前几年大家比较关注的氯霉素残留问题,经过管理和整治,检测合格率已经从2003年的87%提高到了目前的99.8%。从总体讲,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是有保障的。特别是对出口水产品,由于实行了养殖场备案管理和更加严格的检验检疫制度,质量安全水平是很高的,这也是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连续多年保持较快增长的重要原因。比如2006年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7.4%和18.7%。今年1月份~5月份,我国水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仍分别增长12.3%和15%,达到120.7万吨、38.3亿美元,都从侧面表明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
近年来,农业部高度重视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特别是在打击滥用抗生素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药物用于水产养殖;二是加强水产养殖质量安全制度建设,建立并规范生产日志和用药记录档案管理,严厉打击违法用药行为;三是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开展用药知识培训,指导养殖者按照出口国标准进行生产。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由于我国水产养殖点多、面广、分散,从业人员素质不一,个别企业出于利益驱动,会出现违规用药行为,彻底解决药残,特别是抗生素使用问题还需要一个过程。下一步,农业部将继续在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大对广大渔民的教育和培训力度。特别是要针对国内外关注的重点品种和重点药物,加强健康养殖技术培训。要通过行业自律,严格规范和约束生产者的行为。二是继续推动水产健康养殖推进行动。推广健康养殖方式,推进水产标准化示范县、标准化养殖小区和健康养殖示范区建设,加强水产原良种保护、水产生动物防疫和选育体系建设。加强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快新型替代药物和疫苗的研发。三是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执法工作。以药残监控中出现的问题产品为重点,加大水产品药残监测力度,建立“重点企业监控名单”,加强追溯整改,依法严肃查处违规行为。近期农业部还将组织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行动,检查各地水产养殖生产持证、使用药品等投入品的管理情况,督办违规事件的查处工作。
记者:多宝鱼产业经过半年的整治,目前生产和销售状况如何?农业部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陈毅德:去年底发生的多宝鱼药残事件给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也给生产者和管理部门留下了许多深刻教训。半年多来,为了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健康,维护合法生产者的利益,尽管恢复产业发展,我部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是加强对生产者的培训和指导,降低养殖密度,推动健康养殖,减少用药机率。二是加快专业合作社建设,加强行业自律。三是紧急颁布了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检测方法标准,加强药残检测。四是加大药残监管和执法力度。五是多部门协调,促进产销对接,积极推动合格的多宝鱼重返市场。经过一系列措施,从3月份以来,多宝鱼销售价格逐步回升,出池价格由1月初最低时每公斤10元上升到目前的30元~36元;北京、上海、广州等几大城市批发价格由1月初每公斤15元上升到目前的36元~42元。按养殖成本每公斤30元计算,一些养殖户已由年初的亏损转向保本或略有盈利。但总的来看,目前售价和销量仍只恢复到事发前的一半,还有1200多万尾(约3000吨)去年的存塘鱼没有出售,随着规格增大,成本不断上升,还贷压力大,渔民非常焦急。应当讲,经过去年的教训,养殖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已大为提高,在山东省大多数地区,今年新放养的多宝鱼苗种密度已降低40%。莱州、荣成、文登等主产地基本停止了预防用药,并严格控制清池消毒用药剂量。这些地区的行业协会也在积极发挥作用,统一指导用药和生产,各级渔业部门抽检和监管力度不减。上半年农业部在养殖环节抽样100个,合格率95%。目前绝大多数多宝鱼的质量安全是信得过的。当然,也不排除可能会有个别生产者为了追逐利益,还在铤而走险使用禁药。对此,监管部门的态度是决不姑息,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下一步将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追溯和执法力度,建立“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制度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还将与工商、卫生、食药、质检等部门继续加强配合,依靠地方政府部门,从生产、运输、销售、餐饮等各环节把好水产品质量安全关。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渔民的技术服务和指导,深入调查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困难。
记者:贝类一直是大众喜爱的水产品之一,目前我国贝类食用安全状况如何?
陈毅德:我国贝类产量每年有1000多万吨,绝大部分贝类以其鲜美的口味,丰富的营养,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为了确保贝类的食用安全,农业部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监督管理。一是完善法规规章,如参照欧盟和美国有关法规,发布了《贝类生产环境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二是从2003年起在主要产区建立了贝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监测计划,并从今年起开展了贝类养殖生产区划型工作;三是利用国债资金或其他资金,在一些主产区建立贝类净化厂;四是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如海洋渔业部门及时发布赤潮预警,并视情况采取临时关闭养殖场所的措施。各级卫生部门也建立了消费预警公告制度,以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但贝类所处的生产环境往往是开放的天然海域,加上海鲜品的特点,因此,在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中容易受环境影响被污染或变质。消费者应选择在超市、大型批发市场等正规渠道购买贝类产品,在食用时尽量不要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贝类产品。同时,要注意国家有关部门的消费预警公告,不要食用处于预警期有安全隐患的贝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