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补偿机制缺失使养猪产业“营养不良”
望奎县望奎镇兰五村养猪大户邵军告诉记者,虽然当前猪价涨到历史最高点,但他仍然不敢扩大生产多购仔猪,原因是2006年那次猪价“跳水”让他至今心有余悸,当时长到180斤就应卖出去的猪,由于价低他不肯卖,养到了280斤,到后来赔得更多。
望奎县畜牧局副局长张天峰介绍,望奎县是黑龙江省最大的生猪基地县,也是当年的农业部直线育肥猪试点县,该县目前畜牧业产值占农村经济总量的58%,而该县畜牧业每年得到的财政支持仅为种植业的5%,少得出乎人的想像。
绥化市北林区畜牧站站长卢金明说,2006年猪价降到低谷时,该区养一头猪至少赔80元钱,许多养殖户发誓再也不养猪了,今年果然在发动养殖户增栏补栏时遇到了困难。卢金明说,农民种粮食有良种补贴,而畜牧业扩繁良种,为什么就没有良种补贴呢?
张天峰说,由于养猪产业缺少政府补贴,望奎县作为黑龙江省最大的生猪基地县,在环境无害化处理方面的投入还是零,这将成为未来养猪业发展的严重阻碍。
信息渠道不畅造成市场大起大落
望奎县望奎镇养猪户张志强告诉记者,这里养猪没有什么信息渠道。记者采访过的许多养猪户中很少有人能说清生猪价格上涨的原因,至于生猪价格会呈怎样变化、目前国内生猪疫病情况等信息更是知之甚少。
兰西县畜牧局纪检书记、东北民猪产业协会会长张家发说,现在当地的养殖户直接得到的信息就是市场上的猪价,根本不知有哪些深层次原因。由于现在畜牧产业信息机制很不健全,有些疫情不透露,产业协会也没有办法得到准确的信息,所以在信息方面养殖户就如同“盲人摸象”。
绥化市北林区畜牧站站长卢金明说,作为黑龙江省著名的养猪基地,北林区养殖户的信息是滞后的,用一句歇后语说,就是“傻子过年——看邻居”,所以总是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这难免造成市场大起大落。卢金明说,作为政府部门的畜牧站站长,他对目前国家生猪疫病的具体情况及疫情造成损失情况都了解得不够,养殖户就更不用说了。
张天峰等人认为,应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以使养殖户及时准确了解市场需求,另一面应针对疫情建立一个畅通的内部传导机制,使各地准确掌握全国产业信息。
千家万户的“普养”方式隐含多重产业积弊
兰西、望奎和绥化市北林区是黑龙江省最著名的三个养猪大县(区),而这些地方无一不是千家万户的“普养”方式。
望奎县生猪基地办公室主任孙中伟介绍,该县4.3万多农户,养猪户就有3.4万户,能称得上规模化养殖的很少,万头养猪场一个都没有。小规模大群体的普遍养殖方式造成了产业先天不足。
张天峰说,这种“普养”方式的产业弊端至少有三点:一是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抗震动能力不强。小家小户的,几乎把所有的钱都投在这上面,一旦猪价下跌,损失惨重,如果再遭受疫情,那就是“破产”。二是疫情难控。农户东西邻里走村串户,疫情传播速度很快,也不利于集中免疫,就连疫苗都是各打各的。三是质量不统一,食品安全受到影响。另外,养猪户所养品种不一,猪肉质量当然就不一样,这些都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
绥化市北林区畜牧站站长卢金明说,一家一户的“普养”方式,还造成了生猪品质下降,不利于产业优化。有些养殖户把育肥猪当成母猪养,认为能下崽就行,这严重降低了生猪和猪肉的品质。
对于养殖方式的多重弊端,黑龙江省各地也在探索新的方法破解。望奎县除了强化市场自发调节外,还大力引导养殖户向规模化发展。兰西县一方面由政府协调贷款鼓励建万头养猪场,一方面通过建立种猪扩繁基地的方式走规模化之路。北林区通过协调贷款的办法鼓励大场大户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强化龙头企业的牵动作用,同时探讨走农民股份制的路子建立大型养殖场。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我国生猪产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当前的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已经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