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产品产量略有下降,名优水产品保持稳定。今年1~5月全市水产品产量107757吨,比上年同期112999吨,减少5242吨,减幅4.64%。其原因一是去年旱灾,导致成鱼提前上市,影响今年成鱼产量;二是今年春旱,影响投种时间和数量;三是大规格鱼种比较紧缺,影响正常生产。其名优水产品生产与去年基本持平,约占总产量的40%。预计1~6月水产品总产量12.5万吨,同比减3.3%左右。
2、水产品市场交易活跃,价格稳中有升。虽然有干旱的影响,但水产品市场依然品种丰富,草鱼、鲤鱼、鲢鱼、鳙鱼等常规品种供应充足,优质鲫鱼、团头鲂、斑点叉尾鮰、南方大口鲶、鳜鱼、长吻鮠、翘嘴红鮊、加州鲈、武昌鱼等名优鱼应有尽有,极大地满足了市民之需;即使在当前猪肉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水产品市场价格仍然波动不大,鲢鳙鱼价格上涨10%左右,草鱼、鲤鱼、优质鲫鱼、斑点叉尾鮰价格相对稳定,南方大口鲶、鳜鱼、长吻鮠、翘嘴红鮊、加州鲈、武昌鱼等品种价格略有回升。
3、养殖面积有所增加。预计总养殖面积73500公顷,比上年71825公顷,增加1675公顷,增长2.33%。池塘面积增加,在重庆市农业局、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渔业规模化养殖补助(暂行)办法〉的通知》(渝财农[2006]204号)的推动下,2007年4月第一次申报池塘1000多公顷,预计全年将增加池塘养殖面积1500公顷;稻田养鱼面积减少,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增多,稻田养鱼面积将继续减少,预计全年减少6000-1000公顷;水库养殖略有减少,主要是水库功能转变,确保人畜饮用水;集约化养殖相对稳定。
4、鱼苗生产形势较好。今年上半年虽然有“春旱”影响,但鱼苗繁殖进展顺利,苗种市场购销两旺。预计生产各类苗种38亿尾,比去年36.8亿尾,增长3%左右。如合川区苗种价格较去年同期提高10%左右,苗种订购十分抢手,尤其是市场畅销的名特优品种。永川区截止五月底,各类鱼苗产量达6.5亿尾,鱼种为2275吨,鱼类苗种除销往云、贵、川等地外,还销往了宁夏、新疆等西北市场,同时,还成功销往了俄罗斯、阿富汗、坦桑尼亚、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克兰等国,苗种销售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5、鱼种投放量减少。由于受去年旱灾和去冬今春的春旱影响,1-3月养殖水面蓄水量只有去年同期的40-50%,使投种时间延后,投种数量不足。且大规格苗种比较紧缺,价格上升,影响生产。预计1-5月的鱼种投放量比去年同期的4万吨减少10-20%;6月投放鱼种量,能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6、渔业产值与去年同期持平。虽然1-5月水产品总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64%,但由于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渔业产值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减产不减收。
7、名特鱼类养殖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随着渔业养殖结构的调整,胭脂鱼、岩原鲤、青波、华鲮、白甲、匙吻鲟、长吻鮠、鳜鱼、翘嘴红鮊、黄颡鱼等为主的名特鱼类水花繁殖量增加;湘云鲫、南美北对虾、中华绒螯蟹等优质品种的引进工作加强;观赏鱼品种数量增多;养殖面积扩大,我市名优鱼类养殖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8、渔业增长方式转变明显
渔业增长方式由扩大规模、追求产量的粗放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态、优质、安全、高效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一是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充分挖掘现有水面生产潜力,调整养殖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二是发展休闲观光渔业,渔业生产也由过去单一的生产食用型向多元化经营转变,以鱼为主的餐饮、游钓、娱乐、观赏经营体逐年增加。
二、下半年工作举措
1、加强渔业体系建设,抓好渔业技术培训。加强渔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使重点乡镇有专职水产技术人员、非重点乡镇有兼职水产技术人员的体系建设目标逐步实现。针对重点对水产工作骨干、养殖大户进行渔业发展政策法规和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培训。深入开展科技入户,重点采取设立咨询服务电话、印发技术资料、深入现场指导等有效办法,使先进实用技术真正进村到户。组装实施科技推广项目,总结推广经验,完善现有渔业技术措施;支持渔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与技术推广单位联合,针对渔业发展的难点、重点、关键点开展研究,逐步储备一批渔业科技成果。
2、引导渔民增加投入,增强渔业发展后劲。以实施渔业规模化养殖直补为导向,引导增加渔业投入,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渔业商品鱼基地。同时,开展旧塘清淤、池堤整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努力提高池塘的养殖水平。及时补放苗种,加强饲养管理,实现渔业灾后恢复性增长。
3、推进渔业结构调整,优化结构。以发展传统的鲤、草、鲢、鳙、鲫等鱼类养殖为基础,并在提高单产、降低养殖成本方面加大力度。充分利用我市资源和技术优势发展胭脂鱼、岩原鲤、青波、华鲮、白甲、匙吻鲟、长吻鮠、鳜鱼、翘嘴红鮊、黄颡鱼、湘云鲫、南美北对虾、中华绒螯蟹等名优鱼养殖,引导养殖户发展观赏鱼养殖,使其数量上规模、品种上档次。
4、努力推进渔业增长方式转变,增加渔农收入。根据大农业的发展态势,遵循国家渔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加快渔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努力实现“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数量渔业向质效渔业、常规渔业向科技渔业、生产渔业向生态渔业”的四个转变,不断提高渔业的附加值,促进了渔业效益的快速增长。因势利导,积极从技术、信息、争取资金扶持等方面为业主提供服务和支持,合理规划,发展休闲渔业和水产加工业,使之成为我市渔业新的增长点。
5、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组织开展渔业资源调查和重点鱼类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搞好酉阳大鲵、北碚胭脂鱼、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3个自然保护区建设;做好巫溪大鲵和涪陵水獭自然保护区的申报工作。认真组织实施“禁渔”制度、渔业许可制度,开展保护青蛙、打击非法捕捞作业专项行动,坚决取缔江河特别是三峡水库违规养殖开发,严肃查处破坏渔业资源环境的大案要案,组织开展适宜品种人工防流,落实涉渔工程资源补偿,有保护效渔业资源环境。
6、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健全日常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经费,加强经常性检查,强化重大节日大检查,全面推行委托执法,严格执法,严防死守,不留死角,消除隐患,确保渔业船舶安全生产。推行水产品无公害养殖技术,推进渔业标准化养殖,规范管理, 创建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组织集中开展苗种生产大检查和养殖用药大检查,加强水产品质量抽检,检疫水产品4万吨以上,确保水产品质量和食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