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计划经济时代曾发挥重要作用的供销合作社,过去的人员老化,设施匮乏,包袱沉重,经营困难等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在海南,就有一个勇于创新,创造佳绩的供销合作社旗下的企业,这个企业就是海南果蔬食品配送有限公司。这个由中华供销合作总社投资创办的供销合作社企业,只有35名管理者,凭借租来的30亩地上的旧厂房和并不先进的设备,将海南的优势水产品罗非鱼加工出口,年收入6715万元,出口创汇868万美元,解决数百人就业,同时带动了海南省罗非鱼的出口,壮大了海南的罗非鱼产业。
海南果蔬食品配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当时是隶属海南省供销社的地方企业,主要在租赁来的冷库和加工车间中从事水产品简单的加工和内销。1988年公司获准从事水产品出口业务,并获得输往美国水产品的HACCP验证和欧盟EEC注册,从此公司开始涉足水产品出口。2001年,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供销合作总社注入了75%的资金,添置了设备,完善了设施,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具备了年加工水产品原料2万吨,深加工水产品8000吨的生产能力,同时拥有水果、蔬菜冷藏保鲜库1000吨,年吞吐能力2万吨。
公司总经理张金诚所学专业主攻“食品科学与工程”,曾获得湖北青年科技精英和新长征突击手多种称号。在深圳粮油集团担任二级公司总经理期间,他用自己的专业先后设计了花生油厂、大米精加工厂、方便面厂和矿泉水厂等,其产品在深圳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其中,浓香型花生油获得了广东省优秀产品奖。
2004年,张金诚来海南果蔬任职时,当时的海南果蔬因美国对中国对虾的反倾销而陷入停产的困境。面对困境和压力,张金诚没有退缩,他说,自己到海南并不是鲁莽的心血来潮,而是基于供销社对“三农”项目支持的信心,基于供销社领导的信任,基于对海南优质海产品的信念。他认为,海南有着中国近2/3的海域,丰富的海洋资源,加上绿色宝岛的优质环境,在人们讲究生活品质和食品安全的今天,海南的水产品有着无穷的开发潜力。基于此,当海南对虾被美国拒之门外许多企业怨天尤人的时候,张金诚没有闲着。他认为,海南能出口的不只是对虾一个产品,应该也必须开发新的更多的出口产品。为此,凭借自己的食品专业丰富的知识和多年市场打拼的经验,还有良好的外语水平,经过充分论证和考察,最后他把海南的罗非鱼锁定在出口欧盟市场目标中。他亲自到欧洲去游说,拿来了一张又一张订单。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年的时间,海南果蔬在张金诚的带领下,率先将海南的罗非鱼打进了欧盟市场。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的一个月3个货柜,逐渐发展到一个月14个货柜。2006年,海南果蔬就创下了销售收入6000多万元,出口创汇868万元的喜人业绩。为了保证出口产品质量,他们和海南勤富实业公司等多个养殖基地紧密合作,做到统一鱼苗,统一供料,统一技术,经常抽样检查。严格的质量管理给海南果蔬的“生态岛”牌罗非鱼在出口行业中带来了公认的口碑,也因此产生了良好的效益。优质优价,他们出口的产品单位价格总是最高的。
在收购时,本着优农、惠农、带动养殖户致富的原则,他们的收购价也总是比市场价每斤高5分钱,体现了供销社企业更多的社会责任感。
在海南果蔬的带领下,海南水产加工企业,乘势而上。现在海南水产品加工企业已经从过去的8家增加到30多家。罗非鱼也成为海南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热门产业,仅文昌市罗非鱼养殖面积就达6万多亩,养殖户达1000多户。全省罗非鱼养殖面积达20多万亩,全省罗非鱼产业带动就业人员近10万人,罗非鱼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近三成。在海南罗非鱼已经超过对虾、带鱼,成为海南水产品出口量最大的拳头产品,养殖罗非鱼也成为海南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海南水产出口也从过去的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扩大到了英国、意大利、荷兰、丹麦、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发展现代农业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增加农产品出口,通过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张金诚说,我国农产品出口还面临很大的挑战。生产分散、规模小、标准化水平低、企业间缺乏沟通协调、低档次恶性竞争等与越来越高的绿色贸易壁垒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今,张金诚率领海南果蔬正在探索通过外销为龙头、加工企业为纽带、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建设罗非鱼规模化标准化的合作生产加工外销体系。同时他们在打开并巩固国际市场的同时,全力开辟北京、上海等国内高端市场,为罗非鱼产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