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活疫苗开发全球鱼类免疫研究新热点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6-07  
     随着全球水产养殖生产迅速发展,各种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寄生虫性传染性疾病危害也日益扩大。在日本,近20年来,鱼病和虾病每年所造成的损失金额高达200亿~300亿日元。在美国,近10余年,仅鱼类链球菌病所造成的每年损失金额即高达1000万美元以上。

    作为鱼类防疫对策,近20来年,世界许多国家加大鱼类疫苗开发力度。在挪威、英国、加拿大和智利,疖疮病、弧菌病、冷水性弧菌病、肠红嘴病和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疫苗已经广泛用于鲑鳟鱼类养殖生产,而在西班牙,弧菌病疫苗也已广泛用于大菱鲆、舌齿鲈、金头鲷、欧洲鳗鲡养殖生产,屈挠杆菌病疫苗也已广泛用于大菱鲆、塞内加尔鳎、欧洲鳎养殖生产,链球菌病疫苗也已广泛用于大菱鲆养殖生产,在日本,弧菌病疫苗也已广泛用于香鱼、鲑鳟鱼类和鱼师鲹鱼类养殖生产,真鲷虹彩病毒病疫苗也已广泛用于真鲷和鱼师鲹鱼类养殖生产,链球菌病疫苗也已广泛用于鱼师鲹鱼类养殖生产。在作为全球鲑鳟鱼类养殖生产大国的挪威,由于油佐剂添加混合多价疫苗普及,各种养殖鱼类抗菌性药剂年使用量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近50吨减少到近年不足1吨,而且,作为大西洋鲑常见传染性疾病,疖疮病和冷水性弧菌病近年基本无需药剂治疗。

    不过,迄今各国广泛使用的鱼类疫苗基本上全是福尔马林灭活死疫苗,而且,包括挪威在内,许多国家所使用的鱼类疫苗多半添加油佐剂。针对油佐剂副作用和新鱼病预防等方面问题,各国鱼病研究者近年对鱼类活疫苗开发产生极大兴趣,开展大量工作,也取得一定进展。

    细菌性疾病活疫苗开发

    相比之下,鱼类细菌性疾病活疫苗开发最为活跃。鱼类细菌性疾病活疫苗开发既包括无毒亲缘菌种利用,又包括低毒同种菌株利用,乃至DNA重组突变菌株利用。在DNA重组突变菌株开发方面,杀鲑气单胞菌等位置换营养突变菌株作为鲑鳟鱼类疖疮病活疫苗实验,证实既安全又高效,鲁氏耶尔森氏菌(O1血清型)aroA营养突变菌株作为虹鳟肠红嘴病活疫苗实验,证实也非常有效,而发光杆菌等位置换铁载体缺失和aroA删除突变菌株作为斑狼鲈杂交种发光杆菌病活疫苗实验,证实效果不错。在低毒同种菌株开发方面,鱼师诺卡氏菌低毒菌株作为五条鱼师诺卡氏菌病活疫苗实验,虽说也见致病,并也引起死亡,但活下的鱼类全部经受得住高毒菌株攻击。

    在无毒亲缘菌株开发方面,戴氏节杆菌作为鲑鳟鱼类细菌性肾脏病和鱼类立克次氏体病活疫苗实验非常成功,并于近年获准用于水产养殖生产。

    病毒性疾病活疫苗开发

    鱼类病毒性疾病活疫苗开发不如细菌性疾病活疫苗开发活跃。不过,近年来以牙鲆为对象所进行的淋巴囊肿病毒病预防免疫实验表明,作为活疫苗,接种牙鲆淋巴囊肿病毒弱毒毒株可使牙鲆淋巴囊肿病发病率减少50%左右,而以牙鲆和七带石斑鱼为对象所进行的非致死性水生动物双段双链RNA病毒与高致死性鱼类野田村病毒双重感染实验表明,非致死性水生动物双段双链RNA病毒诱发产生的干扰素有效抑制继发高致病性鱼类野田村病毒感染发展,预先接种非致死性水生动物双段双链RNA病毒可使七带石斑鱼全部防御高致死性鱼类野田村病毒感染。

    寄生虫性疾病活疫苗开发

    在鱼类疫苗开发方面,寄生虫性疾病疫苗开发原本薄弱。作为鱼类寄生虫性疾病活疫苗,近年,针对海水养殖鲑鳟鱼类微孢子虫性鳃病,以虹鳟为对象实验证实,鲑鳟洛马微孢子虫低毒红点鲑变种孢子,口服明显减轻鲑鳟洛马微孢子虫高毒典型变种攻击所引发的鳃孢子寄生囊肿密度,有效抑制微孢子虫性鳃病危害。而针对淡水养殖美洲鱼回类小瓜虫病,以斑点美洲鱼回为对象实验证实,多子小瓜虫活掠食体浸浴接种或腹腔注射接种,可使接种个体呈现保护性体液免疫应答,明显提高皮肤抗多子小瓜虫抗体,可使斑点美洲鱼回全部防御致死性多子小瓜虫掠食体攻击。

    作为鱼类疫苗,迄今获准使用的活疫苗尚属凤毛麟角,而且,新的活疫苗开发也绝非一蹴而就,但是,活疫苗的许多优势极其诱人,活疫苗开发前景非常可观。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