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展史、饲养品种及数量
丹麦的水貂饲养业始于200世纪30年代初,已有7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全国有水貂养殖场2800个,饲养中调240万头,年产水貂皮1200万张,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养貂大国和养貂强国,多年赖饲养总量基本稳定不变。饲养的主要品种右本黑、深咖啡、浅咖啡、银蓝、蓝宝石、红眼白、珍珠、黑十字等。群平均育成水平4.5-5.5只,种群质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有些品种(MAHOGANY)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是全世界最大的水貂皮出口国。
美国的水貂饲养业始于19世纪未期,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全国有水貂养殖场318个,饲养种貂60万头,年产水貂皮300万张,是一个名符其实养貂先进国家。近几年饲养总量呈逐年下降势。饲养的主要品种有世界著名的短毛黑貂、深咖啡、浅咖啡、铁灰、蓝宝石、红眼白貂、野生型水貂等。群平均育成水平4.5—5.5,种群质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的水貂饲养业始于1956年,已有48年的发展历史,据估计全国拥有水貂饲养场户5000多家,种貂存栏250万头,年产水貂皮800万张。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养貂发展中国家,近几年饲养数量迅速增长。饲养的主要品种有50年代从原苏联引进的标准貂,70年代从北欧引进的标准貂和各种彩貂,80年代引进的北美黑貂,1998年从丹麦引进的深咖啡、浅咖啡和红眼白貂,2003年从美国引进的世界著名短毛黑貂。种群质量参差不齐,既有国际领先品种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品种,又有国际市场3-4流水平的品种,优良种兽的存栏率不到20%,而且生产水平较低,群平均育成水平3.5只。相对于丹麦和美国无论从生产水平还是种群质量上都存在很大差距。
2、饲养管理情况
丹麦和美国的饲养管理模式基本相仿,既在毛皮动物养殖协会的组织领导下的家庭农场式管理模式。各个农场所用的种貂由协会指定的种貂场提供,饲料由专门的饲料加工厂统一配制加工,送货上门,各饲养场的棚舍笼箱、饲养设备、取皮设备、工具用品等由专门的饲养设备加工厂制作,规格一致,全国通用。棚舍有全封闭式和半封闭式两种,全部单层饲养,机械化喂食,自动化饮水,半机械化取皮,再加上现代化的微机管理系统,保证了各项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一般饲养l万头水貂的貂场只有1-2人,饲养10万头水貂的貂场只有10-15人从事日常管理工作,配种期和取皮期雇用部分临时用工。准备配种期到产仔期,每个笼箱内装一头种貂,育成期和换毛期每个笼箱内装3-4头仔貂。夏季每天投料1次,冬季2-3天投投喂一次,水貂自由采食。箱内一年四季均有垫草(丹麦用麦秸,美国用刨花)。粪便定期清理。日常管理比较粗放,但关键时期的管理比较细致。各项管理工作都能根据水貂的生物学行性,顺其自然进行,为水貂的生存和繁殖创造适合的环境条件。
丹麦和美国水貂饲料构成基本相仿,主要由海杂鱼、鱼碎料、鸡碎料、火鸡粉、血、猪油、玉米粉、小麦粉、麦芽、酱油、醋、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构成,特别注意三大营养物质间的比例调整,一般繁殖期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育成期和冬毛生长期脂肪的含量较高。
丹麦和美国一样种貂的公母比例为l:5,每年的3月3日配种,采用周期复配的配种方式,既初配后间隔9天复配一次,一般每人负责1500头母貂的配制任务。产仔期不搞人为的仔兽护理和代养工作,完全靠母貂的自身本能护理仔貂,群平均育成基本稳定在4.5—5.5头,空怀率5%以下。由于种兽、饲料、技术、管理、经营模式的统一一致,致使水貂的生产水平、产品质量都在较高的水平上相对稳定。
中国的水貂饲养管理模式,相对于丹麦和美国而言,应该说是千姿百态,千差万别的。从经营方式看有国有的、集体的、个体的。从种兽质量上看有好有坏,从营养标准上看有高有低、从饲养设施上看千差万别、从管理水平上看参差不齐。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管理规程。不管饲养场的规模有多大,内部功能都得五脏俱全。种貂由各场户自主选种或购进(不管是否达到种兽标准)。饲料由各场自主采购,配制加工、饲喂(不管是否达到营养标;住,满足营养需要)。饲养设施也由各场自主加工制做,(不管是否符合水貂的生理特点)。饲养管理、繁殖育种、疾病防治、产品加工都停留在比较原始落后,传统粗放,不十分科学的状态下进行。全国人均饲养定额仍停留在100只左右,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
我国水貂的饲料构成主要由海杂鱼、畜禽下脚料、谷物:蔬菜、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构成,繁殖期补充奶蛋等精补饲料,其中的肉食饲料部分从质量到营养相对丹麦、美国都存在一定差距,在饲料配方、加工调制、饲喂方式等方面差距更大,难以保证水貂各期的营养需要,导致生产水平的不稳定性经常发生。
目前我国种貂公母比例一般为1:4,每年的配种时间各地差异很大,最早的2月中旬就开始配种,最晚是3月5日。配种方式各个场子也不一样,有的是按周期复配的方式进行,有的是采用车轮战术,配种前不搞发情鉴定,配种开始轮翻抓放,哪天配上哪天算,严重违背水貂自身的生理特点和繁殖特性,导致空怀率高,胎产仔少,生产水平低下等严重后果,在孕期管理和产仔保活等方面,有些场家由于太过于精心,采取了许多违背水貂自然生活习性的作法,后果是得不偿失。在疾病防治方面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条件,搞好环境卫生,免疫预防接种,作好预防性投药,提高兽群健康水平上,而是用在发病以后的治疗上,结果是事倍功半,劳而无功。
在水貂取皮及取皮加工的问题上,我们存在问题更为突出,必须引起大家的密切关注。一方面关于取皮时间问题,目前国内繁殖淘汰的老母貂和部分不做种用的小公貂、小母貂基本都埋植褪黑激素,促进毛皮提前成熟,目的是节省饲料费,提前回笼资金。正常情况下,在满足冬毛生长期营养需要的前提下,从埋植激素到冬毛成熟一般需要90-100天,而有些饲养场家及皮货商在眼前利益的趋动下,在冬瓜毛尚未完全成熟的70—80天就开始取皮,这部分毛皮将使终端使用者大受其害,其反馈结果将导致信誉危机,使整个毛皮产业深受其害。另一方面在水貂取皮加工的问题上,从处死到剥皮、刮油、洗皮、上楦、烘干、验质、保管等各个环节上,各个饲养场由于条件、设备、加工技术上的差异,均存在许多不科学的做法,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致使辛苦劳作一年生产出的一张水貂皮体现不出其应有的价值,结果是丰产不丰收。
3、产品贸易情况
丹麦的水貂皮贸易由哥本哈根裘皮拍卖中心统一组织公开竞拍,美国的水貂皮交易由西雅图裘皮拍卖行或加拿大多伦多裘皮拍卖行统一组织公开竞拍,这种交易方式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可以使养殖户的产品卖到最理想的价格,真正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原则,有利于养殖户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饲养规模和品种结构,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规避市场风险,最大限度保护养殖户利益,有利于实现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饲养,有利渠道通畅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有利于提高本国水貂皮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水貂皮交易方式仍然处于一种原始落后的自由交易方式,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没有规范的价格体系,没有公平交易的市场环境,市场好了一哄而抢,市场不好了无人问津,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风险性。如果说丹麦、美国的水貂皮交易在超级市场和百货大楼中进行,那么中国水貂皮交易只能说在小卖店和自由市场中进行。非常不利于行业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这种交易方式应尽早被公开拍卖的方式所取代。
4、行业管理情况
丹麦、美国的水貂饲养业,由各自国家毛皮动物养殖协会统一领导,行业协会的管理工作非常规范有序。协会下设种貂繁育场,饲料加工厂、饲养设备加工厂、裘皮拍卖行、研发中心,并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有机结合,进行育种、营养、设备、疾病防治、市场开发等诸多方面的研发工作。保证产业健康发展,长久不衰。
中国的水貂养殖业,近管有些省市已经有了自己的行业组织,但就全国而言,还没有一个比较有权威的行业组织,来统领全国的水貂饲养业的发展,行业的管理仍处于一种没有头绪的状态,管理不科学、不规范,如同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没有战斗力,行业的发展前途未卜。
二、中国毛皮动物养殖业与丹麦、美国同行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