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解放日报》报道,小猪断奶之后,兽医便为其戴上“信息耳标”,由此小猪开始拥有身份证。这种耳标有一元硬币大小,公扣与母扣合上后便不能取下。耳标上印的二维码,都是唯一的号码,背后联结着相应的数据库。小猪不断长大,数据库也渐渐扩充,包括养殖场情况、猪的品种、吃过哪些饲料、生过什么病、打过几次疫苗等信息。在规模养殖场里,有驻场兽医录入信息;而在普通农家,则由乡镇专职兽医上门服务。
生猪出栏后,“信息耳标”也一路跟随。上海市畜牧办有关人士介绍,市里订购了专门的识读器,今后只要带上便携式打印机,不管在哪儿,要出具生猪的检验检疫证明,就可像出租车打印发票一样方便了。屠宰场的挂钩上也将安装芯片,生猪被宰杀后有关信息就转移到了所在挂钩的芯片上。被分割成小包装肉品后,信息又延伸到一张张新打印出来的条形码上。这样,顾客买了小包装肉后,只要发现问题,就可通过条形码追溯到原来那头猪的信息,从而查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