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模式”一花引来百花开
小龙虾和斑点叉尾鱼回是该省加工出口的两大主打产品,其中小龙虾的规模发展是潜江的“星星之火”引发的“燎原之势”。去年全省1月~10月小龙虾出口近1.5万吨,创汇9900多万美元,全年可望出口1.84万吨,形成创汇1.27亿美元的大产业。为了大力推进水产品加工向纵深发展,湖北省政府去年4月在潜江召开了全省水产工作暨虾稻连作现场会,强调了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力争通过3年~5年,培植3家~5家年产值过5亿元、出口创汇过5000万美元的大型水产龙头企业。会后,各地政府纷纷组织水产部门、加工和养殖企业赴潜江参观学习,推广潜江市虾稻连作经验,推进加工企业与基地对接。该省水产办为总结经验,进一步推进小龙虾野生寄养模式,做大小龙虾、斑点叉尾鱼
等主导产业,于去年9月下旬在汉川召开了全省推广小龙虾野生寄养及一鱼一产业现场经验交流会,省农业厅下发了“关于印发《小龙虾野生寄养发展规划》的通知”,规划了全省2007年小龙虾野生寄养面积达120万亩。
在“潜江模式”的带动下,全省小龙虾加工发展加快,其中江汉平原小龙虾加工发展尤为迅猛,形成了以潜江加工园区为中心,仙桃、洪湖、监利为区域的紧密加工圈,辐射周边县市。据该省水产办有关领导介绍,小龙虾加工出口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异军突起之势,尤其是加工出口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像潜江星发水产食品公司,积极开展向外扩张战略,在孝感安陆建立星发水产洑水分公司。自去年4月以来,日加工龙虾20多吨,虾仁成品4吨,月产100吨,全年可望加工产品500吨,创汇400万美元,渔民增收3000万元。仙桃全市总投资1.2亿元,新建3家、扩建2家。上半年,收购小龙虾1.8万吨,加工成品3000吨,出口创汇800万美元。去年以来,武汉梁子湖水产食品公司和湖北三五醇食品公司2家外向型企业加工扩大小龙虾加工生产能力,形成5000吨小龙虾加工能力。目前已加工小龙虾3100吨,出口加工产品330吨,创汇250万美元,实现了该市小龙虾加工出口上规模,成为全市水产品加工的亮点,以至在国际和国内都有“世界龙虾在中国,中国龙虾在湖北”的说法。在形成小龙虾加工出口热潮的同时,斑点叉尾鱼
在国际市场旺盛的需求拉动下,迅速成为另一亮点。目前,已加工斑点叉尾鱼回1.8万吨,出口5000多吨,全年可加工斑点叉尾鱼回3万吨,出口1.16万吨,创汇有望达5300万美元。目前该省小龙虾出口占全国70%以上,斑点叉尾鱼回加工出口位列全国前列。
“龙头企业”勇立潮头竞风流
近年来,湖北省水产品加工出口形势看好,加工出口企业不断涌现,许多“规模大、效益好、活力足”的大型龙头企业应运而生,各企业不断扩大规模,投资技术改造,提升企业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水产市场大潮之中尽显风流。为顺应这一良好的发展形势,该省水产办因势利导,主动出击,采取引导、扶持的办法,鼓励企业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规划引导,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对口建立区域性原料供应基地,华山、德炎、武汉梁子湖、湖北三五醇、外婆家等5家龙头企业分别与有关市县进行基地对接。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切合自己的发展办法。潜江市继省政府现场会后,组织召开全市虾稻连作现场会,发动农户养殖、大户承包养殖,并组织5家龙虾加工自营出口企业与养殖户签订订购合同,建立配套养殖与原料供应基地,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出口创汇能力日益增强。据有关领导介绍,目前该省华山公司创汇达1675万美元,莱克公司创汇达1574万美元,洪湖德炎公司创汇达1500万美元,仙桃外婆家公司创汇1250万美元。2006年,全省加工出口企业出口创汇有望取得新突破,创汇过2000万美元企业可达到3家,过千万美元企业将达2家。华山公司全年预计出口近5000吨,创汇2700多万美元,接近3000万美元。莱克公司可出口近4000吨,创汇2200多万美元。洪湖德炎公司出口可达4700吨,创汇超2000万美元。此外,宝龙公司出口将近1400万美元,仙桃外婆家公司创汇超1400万美元。
同时,该省许多科技型水产企业也不断涌现,水产品加工已从传统的食用加工向医药保健等精深加工发展,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据介绍,汉川市的湖北博安生物制剂有限公司,投资7000万元兴建大型水产加工厂,生产“均衡地带”牌鱼蛋白果蔬饮料,目前已初步投产并打入武汉超市。鄂州市的正源生物科技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淡水鱼类加工及废弃物高效利用技术项目”,该项目引进俄罗斯专利技术,主要是通过内源酶水解鱼类及其废弃物,从中提取氨基酸。项目建成后,可年产复合氨基酸120吨,实现年销售收入3210万元。梁子湖水产品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的“多肽蛋白粉提取项目”已由国家发改委立项,该项目以水产品为原料,生产多肽蛋白粉作为儿童奶粉的添加剂,可年产多肽蛋白粉5000吨,产值10亿元,同时生产鱼糜1.1万吨,产值1.5亿元,项目建成后,总产值可达到11亿元以上。(作者:王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