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省牦牛产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牦牛产业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产品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但是,牦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一是基础条件差,饲养管理粗放。就甘肃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牦牛无棚舍,部分牦牛无饮水设施,牦牛基本无补饲条件,采用天然草地放牧饲养,对环境的依赖性极强。暖季降雨集中,气温适宜,光照充足,牧草茂盛;冷季漫长,酷寒干旱,牧草枯黄,数量不足,营养下降,因此牧草生长年度和季度不平衡性与家畜营养需要的稳定性之间的供求矛盾特别突出,冷季牦牛食入营养不能满足维持需要,牦牛每经过一个冷季体重降低约25%,形成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
二是草场退化严重,草畜矛盾突出。部分草场超载过牧,草地退化,畜牧业资源遭受破坏,草原生态日趋恶化。虽然甘南、天祝等有较辽阔的天然草地,但草地长期超载过牧,冷季草场有时超载高达50%以上,沙化、鼠、虫害严重,草地生态失衡,由于草地退化,牧草产量和质量持续下降,草畜矛盾突出。
三是品种退化严重,生产性能较低。我省牦牛产业发展滞后,有一个主要原因是牦牛品种退化严重,生产周期延长。牦牛内部结构调整力度不大,母畜比例提高缓慢,牦牛生长发育缓慢,产犊时间推迟,繁殖成活率不高,生产性能较低。
四是牦牛奶缺乏收奶站等连接牧民和乳品厂的中介组织。牧民的商品意识差,高原的无污染营养价值高的绿色食品未体现出经济效益。由于缺乏收奶站等连接牧民和乳品厂的中介组织,造成新鲜营养高的奶不能及时销售。母牦牛所产鲜牛奶除牧民自己饮用和用于饲喂牦牛犊外,其余部分做成“曲拉”,销售给干酪素乳品厂。过剩的牦牛奶做成“曲拉”,从表面看牧民有了较高的收入,实际是干酪素乳品厂过多的剥夺了牧民的收入。因为牦牛奶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等含量高,1斤牦牛奶相当于6斤荷斯坦奶牛奶。因而急需中间流通环节。同时,牦牛肉、奶系列产品虽被认证为绿色食品,但也未能体现出品牌效益,加之流通不畅,逆向调节,近年来牦牛产品有时买难、有时卖难,价格不断变化,加剧了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对牦牛产业化的影响。
发展甘肃牦牛产业,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基础、饲养牦牛现状及社会对牦牛奶、肉的需求,按照饲养牦牛与种草相结合,牦牛、种草同步发展;在注重牦牛数量时,重点是提高牦牛质量;集约经营、适度规模养殖、牧民散养并重,以适度规模经营为主,扩大奶源基地建设;牦牛良种推广和科学饲养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牦牛良种的内在遗传潜力;牦牛奶在占领省内市场前提下,要作为世界品牌,打出甘肃,走向世界。生产、加工、营销三管齐下,使牦牛产业形成产、加、销相互配套、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因此,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倡牦牛规模化养殖。一是发展规模牦牛场,包括牦牛大户、加工企业自己兴办的规模化牦牛场等。二是发展牦牛“养殖代理”。实行“一分四统”,即牦牛所有权分属牧民所有,牦牛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挤奶、统一售奶、统一技术服务。推进牦牛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促进牦牛养殖方式的转变。
二、应用科学技术,改变牦牛传统的饲养方式。改变牦牛传统的饲养方式,根据季节变化进行科学补饲,冷季在放牧的基础上补充精料、青干草、青贮料和矿物质,发挥牦牛的生产潜力。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牦牛出栏率、商品率。
三、重视牦牛改良工作,及时调整牛群结构。在甘南、天祝等牦牛主产区加快牦牛改良,有重点地建设一批牦牛改良中心和改良点,引进野血牦牛进行本品种提纯复壮。要进行牛群结构调整,下决心把那些年老、低产和有缺陷的牦牛淘汰出去,提高牦牛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同时要缩短饲养期,加快牛群周转,减轻草场载畜量。
四、引入市场机制,推进产业化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将是牦牛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尽快建立以牦牛奶、肉系列产品为主的生产企业,在深加工、精加工上下功夫,努力培植名牌,发展名牌,创出自己的品牌,带动全省牦牛产业及相关领域经济的发展。同时逐步完善草地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产前、产中、产后的一套服务,保证产品质量,打开产品销路;要从人员、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科研等全方位扩大对外交流,通过制定和完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和技术,建立一批牦牛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开拓牦牛产品的国内国际市场,带动牦牛产品的商品生产;要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以利益为驱动,建立合理的合作秩序,形成广大牧民与企业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关系,推动牦牛业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