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超标不等于有毒不独沽一味安全更保障
多宝鱼、桂花鱼、九肚鱼……近日水产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主管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负责人昨天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因为各地检测力度加大,才会不断发现问题;但药残超标不等同有毒,市民请勿恐慌。
一问:每次发现水产品出问题,主管部门有没有及时追踪溯源?
答:对于水产品养殖平时都有定期与不定期监测,每年的监测从农业部到省到市都是按照计划进行的。一旦发现水产品种苗有药物超标问题出现,就会进行处罚责令整改,今年省海洋与渔业局就查处了38家这样的企业。现实情况是,广东各地市场几乎没有准入制度,千家万户的鱼都有。究竟产地在哪里只能由卖主口头说了算。送到市场的一车鱼,来自不同产地不同鱼塘,分不出来源,所以要精确追出源头是很困难的。
二问:我们的监测能力和范围够不够?
答:样品检测所需的人力和资金成本都很高,按现有条件,大量监测并不可行,而且毫无针对性。政府有关部门近年来检验能力不断提高,检验项目不断增加,发现药物残留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多,这会影响合格率。
法律没有规定一个样品有问题,其他同类产品就不能卖;如果政府禁售,可能遭遇企业的投诉。广东唯一一家多宝鱼企业的产品,经过检测是没有问题的,但在有些地方禁止其上市,短短两个星期,这家企业损失200多万元。
三问:药残超标影响消费者信心,渔业主管部门是否及时跟进消除公众疑虑?
答:现在我们的检测标准越来越严格,一般来说,如果检出超标,只要不是大量食用,不会造成危害。影响食品安全的未知因素可能还有很多,所以,市民对食品不要“独沽一味”,更能保障饮食安全。几年来广东对养殖水产品抽查的合格率都在九成以上,可以说是安全的。
作为渔业主管部门,我们保持日常监测,发现问题要求整改,尽量保证上市食品的安全。水产品出问题,一是在种苗生产,二是在销售通道,我们的职责范围在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