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全国54家水产品批发市场交易价格情况统计,10月份水产品批发市场综合平均价格为11.96元/公斤,与上月和上年同月比基本持平。其中海水产品综合平均价格为20.59元/公斤,与上月比基本持平,与上年同月比小幅上涨2.6%;淡水产品综合平均价格为8.96元/公斤,与上月比基本持平,与上年同月比下降4.5%。另据对全国30家水产品批发市场成交情况统计,成交量较上月放大41%,比上年同月增加8%。
一、市场价格走势特点
水产品市场价格总体水平趋于稳定,水产品综合价格与上月比基本持平,接近去年同期水平。跟踪监测的49个品种中有20个品种价格有所上涨,最大涨幅达到30%;7个品种基本持平,22个品种价格下跌,最大跌幅为26.4%。上涨品种占监测品种的40.8%,持平品种占监测品种的14.3%,下跌品种数量占监测品种的44.9%,涨跌态势趋向平衡。监测的海淡水8个类别的产品中,海水甲壳类、海水头足类、淡水甲壳类和淡水其它类较上个月有所上涨,涨幅在7-9%之间。其它四类品种下跌,但跌幅不大,最大跌幅4.3%。价格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淡水产品价格依然未能摆脱低迷,海水产品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海水产品价格总体水平比较稳定。海水鱼类品种价格有所下降,监测的9个品种除了带鱼、鲐鱼和海鳗与上月基本持平外,其余品种呈下跌态势,跌幅最大的是马鲛鱼,跌幅近12%;海水甲壳类总体水平上涨明显,监测的9个品种除了中国对虾和虾姑有所下跌外,其余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蟹产品表现十分抢眼,并从中诞生了本月的涨幅“冠军”青蟹,涨幅达到30%;海水贝类下跌,鲍鱼、贻贝、牡蛎、蛏、杂色蛤与上月基本持平,扇贝和蛤下跌明显,跌幅分别达到13.2%和13.1%;海水头足类和海藻类总体水平与上月基本持平,其中墨鱼、海带与上月持平,鱿鱼和紫菜小幅下跌,海蛰表现强劲并以24.4%的涨幅拿下本月涨幅榜“亚军”。
淡水产品价格有所复苏,淡水鱼类价格虽有所下跌但跌幅趋缓,与上月比基本持平,淡水贝类贡献了8.9个百分点的涨幅,淡水其它类也与上月基本持平。淡水鱼产品中鳊鲂、罗非鱼小幅上扬,鲢鱼、鳙鱼、虹鳟与上月基本持平,草鱼、鲫鱼、鲤鱼、鳜鱼、乌鳢、黄鳝和黄颡鱼小幅下跌;淡水甲壳类的涨幅贡献主要归功于本月“明星”产品中华绒螯蟹和甲鱼,价格分别上涨12%和9.2%,田螺与上月基本持平,罗氏沼虾和青虾价格略微下滑;淡水其它类产品保持坚挺,继续上涨8.5%。
二、影响因素浅析
10月份,我国渔业生产进入旺季,加上为应对国庆和中秋双节而储备的大量货源全面投放市场,市场供应无论从种类、数量和质量上达到一个小高峰。而节日消费的拉动使消费需求也在不断的走强,供需趋于平衡,市场价格总体表现平稳,各类产品涨跌各异。根据对各主要市场的调查了解,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休渔结束后,效果初步体现,海洋鱼类资源有所恢复,加上为迎接两节的到来,捕捞作业的密度加大,渔获总量在增加,市场供应渐趋饱和,这是造成部分海水鱼类价格走低的主要原因。
(二)今年入秋比去年稍晚,气温偏高,比较适合鱼虾的生产,上市期有所延长,进入成熟期后,气温将逐渐转凉,养殖的风险在加大,养殖产品陆续规模上市,这是造成部分养殖鱼类和虾类价格走低的原因之一。
(三)节日效应的双面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节日消费越来越青睐高档名特优水产品,名特优产品价格不断走强;而部分日常消费的水产品(俗称“大路货”)势必要让出市场份额,需求走弱是造成部分产品价格走低的重要原因。
(四)海水贝类产品进入成熟期,市场供应走强,虽然质量颇佳,广受追捧,但量能不能够得到充分的消化,导致海水贝类产品价格下挫。
(五)10月份是传统的水产品消费旺季,“十一”黄金周,旅游、婚嫁喜宴等带动了足够消费需求,而今年的中秋又恰逢黄金周,节日的喜气为水产品市场的消费又添上了一把火,部分产品价格不断走高,表现抢眼的当然是些高档的馈赠佳品,如虾、蟹、鲍鱼、甲鱼等产品。
另外,天气转凉,部分虾产品开始进入尾声,产量减少,市场供应减弱,价格走高。
三、未来预测
10月份,随着气候的转冷,海洋渔业生产将受到一定影响,加之进入休渔后的第三个捕捞月,渔获量将有所减少,部分海水产品的供应将有所减弱,存在上涨空间。淡水产品依然处在量能释放阶段,由于市场需求增加因素不明显,价格有可能下滑。总体而言,下月总体价格水平将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