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人工养殖:让土著鱼多条活路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11-16  
     曾几何时,大头鱼等土著鱼类曾是百姓餐桌上寻常的美味佳肴,但是,由于水体污染、过度捕捞和外来鱼种侵入等原因,在玉溪境内的湖泊里,土著鱼种数量越来越少,有的甚至已经到了踪影难觅的程度。作为星云湖最著名的土著鱼类——大头鱼数量曾占星云湖鱼产量的一半左右,在许多外地人口中,大头鱼甚至成了江川人的代称,然而,时至今日,即使生活在星云湖畔,三十岁以下的人中,真正见过大头鱼的又有几人?

    江川县水产站提供的资料显示,1956年,星云湖鱼产量28.5万公斤,其中大头鱼14万公斤,占总产量的49%。1966年,星云湖鱼产量33.5万公斤,其中大头鱼10万公斤,占总产量的9.85%。1976年,星云湖鱼产量10万公斤,其中大头鱼1千公斤,占总产量的1%。1986年,星云湖鱼产量61.5万公斤,大头鱼仅占总产量的0.5%。

    抚仙湖的 鱼同样走到了灭迹的边缘。因为数量锐减,抗浪鱼价格一路飙升,竟然卖到每公斤1000元以上。而十多年前,在抚仙湖边的明星鱼洞,只要花上几元钱,你可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据相关资料表明,1986年,抚仙湖土著鱼的产量有600多吨,占全湖渔业总产量的80%左右,其中,抗浪鱼的产量有437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抚仙湖污染逐渐加剧,以及捕捞工具先进、捕捞强度加大和外来鱼种入侵等原因,抚仙湖土著鱼产量大幅度降低,到了2001年,全湖土著鱼的产量加起来也只有3.1吨,抗浪鱼产量仅0.9吨。目前,要想从抚仙湖里捕捞起抗浪鱼来已经难上加难。 

    上天曾是那样地眷顾着我们:云南有九大高原湖泊,玉溪占了三个半;在云南高原湖泊所特有的94种土著鱼类中,玉溪的湖泊中竟有68种之多:抚仙湖25种,星云湖14种,杞麓湖11种,阳宗海18种。

    土著鱼类的危机,除了污染日益加剧和年复一年的过度捕捞外,外来鱼种的入侵是一个主要的原因。随着外来鱼种的到来,土著鱼类危机越来越深。在星云湖这一“天然养鱼塘”安家落户后,外来鱼类大都攻城略地,抢得了自己的地盘,而以大头鱼和星云白鱼为代表的土著鱼种却灾难日深,今天人们已很难再见到这些土著鱼。在杞麓湖,已经难以看到土著鱼类的踪影。在抚仙湖,原有的25种土著鱼类中,已经有七八种只能在渔民的记忆里浮现了。

    十多年前,土著鱼的生存危机便已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为了使土著鱼类能在湖泊里继续生息繁衍下去,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为了保护土著鱼类,市水产站副站长张培清曾和同事一起在抚仙湖畔度过了近两年的时光。说起土著鱼的保护,张培清可谓感触良深,话匣子一打开便滔滔不绝。他告诉记者,为了保护土著鱼,这些年来,已经走过了三条不同的道路:其一,修复生态环境;其二,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其三,人工养殖,保育和增殖土著鱼类种群数量。

    在土著鱼类的危机开始显现的初期,湖泊污染曾经被当作威胁土著鱼类生存的第一杀手。为此,在两湖间修建大闸,沿湖面山绿化,沿湖餐馆搬迁等针对湖泊径流区污染的整治工程和措施曾先后上马。然而,这些措施并没有使土著鱼类数量锐减的势头得到有效扼制。而且,当湖泊生态危机显现时,对湖泊治理的速度远赶不上污染的速度。如果等到湖泊生态得到修复时再来保护,肯定为时已晚。 

    修复生态环境,保护土著鱼类,远水解不了近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江川和澄江两地的相关部门均加大了湖泊的渔政监督管理力度,以法律的手段来保护土著鱼种资源。首先是严格限制捕捞时间,一年中除了二三十天的开渔期,其他时间禁止捕鱼,其次是划定禁渔区,把部分土著鱼类活动的区域划定为保护区,禁止渔船进入。通过行政和法律的干预,减少外界的干扰,让土著鱼类在泽国里慢慢休养生息。

    这样的措施,确实有利于土著鱼类的保护。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一系列的现实难题。特别是利与法的冲突,完全到了针尖对麦芒的地步。

    随着土著鱼数量的急剧下降,抗浪鱼、青鱼、金线鱼等的价格一路攀升,到2002年,抗浪鱼最高卖到每公斤2500元,目前依然保持在每公斤1000元以上。

    1999年的统计数字表明,在抚仙湖周边3万余人中,有三分之二的人靠捕鱼为生。禁渔和划界的规定,无异于断了许多人的财路。从措施出台之日起,执法工作便注定了必须面临这样的挑战:土著鱼种数量越来越少,市场价格越来越高,偷盗现象越来越严重。

    而且,即使通过严格的行政和法律手段,土著鱼类还是难以安生。在星云湖,开湖捕鱼时,由于捕捞技术和工具越来越先进,上千条渔船往来穿梭,二十多天下来,需要五六年才能长大的大头鱼已经所剩无几。在抚仙湖,银鱼生命周期只有一年左右,成熟个体只有4至5厘米长,每年2000-2500吨的产量,不捕捞无疑是一种损失。抗浪鱼需要三四年才能长成成鱼。然而,每年渔民捕捞银鱼时,同时也将生活于同一水域的土著鱼幼鱼一网打尽。1992年,张培清曾作过统计,拉起一网银鱼,抗浪鱼、青鱼的幼鱼至少有三四十条,大概有三四公斤。

    在利益之矛面前,土著鱼保护之盾显示出了其脆弱的一面。依靠行政和法律手段,同样难以保全土著鱼。

    人工驯养,成为土著鱼保护的一条没有选择的道路。

    在星云湖畔的大凹村有一条流向星云湖的小沟,利用星云白鱼逆水而上的习性捕鱼,成为历史上有名的“跳鱼沟”。今年初,在这条沟的近湖处,占地20多亩的鱼塘成为星云白鱼的一处新家。

    这是江川县水产站在继大头鱼人工养殖进行种群恢复项目取得成功后所实施的又一个土著鱼保护工程。

    其实,在我市,以人工增殖技术来实施土著鱼种群恢复,最先取得突破的是抗浪鱼。

    1999年4月,玉溪市政府正式下达了《抗浪鱼的人工增殖技术和种群恢复研究》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玉溪市水利局水产站共同承担,抚仙湖管理局协作完成。

    这一项目开始实施时,熟知鱼性的沿湖群众都知道抗浪鱼离水就死,见天就死,不少人直言不讳地说,这种做法实在是异想天开。

    异想天开的事毕竟成功了。张培清清楚地记得,2002年6月27日,第一批母本抗浪鱼系列成功。当年,海口和明星两个孵化池分别向抚仙湖投放1.5-2厘米的鱼苗8千尾和1千尾。

    这一突破,当时在全省都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毕竟,危机重重的土著鱼终于多了一条活路。

    一点突破,百花齐放。抗浪鱼养殖成功后,江川大头鲤、云南高背鲫鱼、澜沧江叉尾鲶、云南裂腹鱼等10多种云南特有土著鱼人工驯养先后获得成功。

    在江川,县水产站属的大头鱼原种恢复站成功地提纯出大头鱼母本,目前每年可向星云湖提供规格鱼种300多公斤,能够生产成鱼1500公斤左右。而江川江恒水产科技开发公司的志向更为远大,近期内将在公司鱼场(原江川县国营鱼场)建立土著特有鱼类迁地保育和人工繁殖研究基地100亩,在两三年内提纯保育大头鲤鱼类纯种亲鱼1000尾,每年批量生产大头鲤鱼苗300万尾以上。

    抗浪鱼种群科研项目结束后,研究成果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人工养殖抗浪鱼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浪潮。2001年以来,沿湖已有多家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开始着手人工养殖抗浪鱼。2003年部分抗浪鱼起捕上市,养殖上市的抗浪鱼1.1吨,约创收120多万元。据张培清估算,目前人工养殖的抗浪鱼数量在3-4吨左右,产值超过300万元。

    前几天,在江城镇明星村,记者参观了当地村民李绍祥的养殖场。目前,他已修建抗浪鱼养殖池23个,年产抗浪鱼600公斤左右。据他介绍,虽然养殖成本很高,但是每公斤1000左右的价格还是让他着实感受到了抗浪鱼养殖的美好前景。

    一位业内人士说,目前土著鱼人工养殖可谓商机涌动,确实吸引了大量的民间资本。如果政府在资金和技术上适当加以引导的话,土著鱼人工养殖完全能够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双赢,客观上将使土著鱼保护的力量更加强大。

      有人说,湖泊里只要有鱼,有什么鱼类还不是一样。

    其实根本不一样。如果土著鱼种毁灭了,决不仅仅是少掉几种珍馐那么简单,它所昭示的是生态环境的失衡,甚至是我们所赖以生存的湖泊走向死亡的前奏。在我们的世界里,已经有太多的物种走向了死亡。未来我们不得不面对更加单一的物种,以及由此所导致的生态与环境危机。

    能多存留一个物种,世界便多一份希望。

    对于物种的保护来说,进入人工养殖纯属无奈之举。但是,只有先把鱼种留住,它们回到自然界自由自在生活的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