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点多,一块100平方米的场地里灯火通明,百余名妇女围坐面前扎堆的小虾旁,一起挑拣着。轰鸣的机器声与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响彻喧闹。
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和它仅一墙之隔的另一家作坊却空无一人。这是日前记者在六横台门饭虾加工点看到的场景。
六横去年共有饭虾加工户47家,烘道73条,捕捞作业船300多艘,参与拣虾劳动力10余万人次,由捕、拣、加工带来的总收入超过亿元。六横今年共有加工饭虾的烘道80多条,总投入1000余万元。与往年不同,现在本是加工的“黄金期”,但全镇只有20余条烘道投入生产,剩余的60条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繁荣“逃跑”了
“去年,从10月中旬一直到1月份,每当捕虾船进港的时候,全镇就像过年一样繁忙。”当地居民陈建华回忆道,“商店、菜场、饭店、宾馆都活跃起来,一帮帮妇女像赶集一样涌入饭虾加工厂,柴油机修理师傅奔波与各船之间,几乎所有的人都赚得合不拢嘴。”
仅仅过了一年,繁荣就从那里“溜走”了。当地人介绍,已经到了10月底,外地捕捞船才来100余只,加上本地船总共也只有120艘左右,不及去年的三分之一,但烘道又新增了近10条。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作坊面临着无工可开的局面,而市场一片繁荣的景象也没有出现,许多闲散劳动力更是无法发挥。
“阿拉去年3个月仅拣虾就赚了3000多元,而今年照这个形势连1000元也赚不到。”六横台门社区一位妇女王赛琴如是说。
纷纷争抢资源
六横当地的饭虾加工户马松阳告诉记者,今年来自温州苍南、福建等地的200多只船都去了朱家尖、桃花等地方。马松阳说:“六横离饭虾旺发海域距离较长,去年,舟山的烘道尚未饱和,所以不少船来到六横。今年,烘道骤增,而渔民最主要的就是考虑捕捞成本以及经济效益,很多船为了省油、多抓收入而选择了其他地方。”
据了解,普陀的蚂蚁岛、朱家尖、桃花、六横、登步乡都有饭虾加工的历史,且已成为饭虾加工的重要基地。去年舟山饭虾加工利润丰厚,朱家尖、桃花等地的烘道便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仅朱家尖一地就新增几十条。作为舟山老牌的饭虾加工基地,蚂蚁岛、登步乡等岛屿的烘道也是数以百计,加上虾峙等其他岛屿,全市的烘道数量不下500条,总投入将近亿元。业内人士分析,正常情况下,一条烘道需要三四只捕虾船的货源与之匹配,加工户才能赢利。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在舟山共有捕饭虾船只1000艘左右,即便加上来自苍南、温州的外地船只,照这个数目,全市目前总共有150多条烘道处于“停业”状态。
无论是朱家尖那样新兴起的加工基地,还是蚂蚁岛等老牌作坊,普陀各岛都在争抢饭虾加工这块蛋糕,而对饭虾货源的争夺成了各加工点盈亏的关键。
带鱼越来越瘦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目前建造烘道不需要经过任何审批或者领取相关的执照、证书,但一条烘道投入资金至少十万元甚至几十万元。面对“吃不饱”饭虾的现状,许多加工户都希望通过引进更多的外地捕虾船或者发展本地船只来获得饭虾货源。但是这样的观点却遭到许多渔民强烈反对。“过去剖开带鱼,里面都是饭虾,现在带鱼肚子里很少有饭虾了,带鱼越来越瘦了。过度捕捞饭虾会破坏海洋鱼类的食物链,最终导致部分经济鱼类资源的衰退。”面对一些海岛近几年兴起的饭虾作业,昨天,在沈家门一条运输船上,多年从事捕捞业的朱家尖老渔民忧心忡忡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