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积淀享誉海内外 手工作坊没有竞争力
安福火腿的历史几乎与安福县历史一样悠久。据安福县志记载,安福火腿源于故楚巫风中的祭祀菜肴蹄膀。这蹄膀就是安福人说的火肘。1915年,安福火腿便以御膳佳品的身份阔步迈入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享誉海内外。安福人说火腿,就像青岛人说啤酒,北京人说烤鸭,津津乐道,引以自豪。然而,计划经济时代,千年积淀的安福火腿却把火腿品牌的头把、二把交椅拱手让给了别人。改革开放之初,安福县试图重振火腿产业,但安福火腿还是没有火起来。
安福火腿走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其一,经营规模过小。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全县20家火腿企业、作坊满打满算只有10余万条的年产量。没有规模,生产和经营成本便难以降低,也就没有价格优势,经济效益更无从谈起。其二,长期的作坊式生产,使安福火腿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统一的价格,经销商无序竞争,甚至县内火腿企业也同室操戈。加上安福财力有限,扶持安福火腿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宣传的投入捉襟见肘。此时的安福火腿,别说开拓新市场,连原有的市场也一块块被别人蚕食。
十年磨剑创火腿品牌 架起火腿宽带网
针对安福火腿的窘境和症结,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安福县成立安福火腿(集团)公司,实行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实施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运作机制,对县内火腿生产、经营行为进行整合。2002年,集团公司将所有企业统一在安福火腿商标品牌旗帜下,统一生产加工标准,统一产品质量检测。集团各企业直接与各划分帮扶的专业村、生产农户实行鲜腿合同定购、产成品溢价回收、产中技术辅导、营销利润分成。
十年磨剑今出鞘,集团公司逐步建立起涵盖一个专业生产厂、一个销售公司、一个产品开发研究所、一个生猪良种基地、26家协作厂和118个加工专业村、内地和港澳56家销售总代理的宽带网。一个以紧密型企业为骨干,以松散型企业为支撑,以经销商、代理商、经纪人为连锁,以协会纽带,以专业村及专业户为终端的火腿产业集聚群也已成型。产业化经营使安福火腿集团公司迅速发育。2005年,集团人员1100人,比十年前增长近15倍,火腿产量登上121万条(6018吨)台阶,销售收入1.685亿元,上缴税收624.4万元,带动农户2.5万户。
一梦成真登中国名牌 质量过硬经市场考验
在市场经济中,品牌,特别是名牌,不仅仅是一项好产品的躯壳,它更是优质产品品质的证明。为了敲开中国名牌的大门,多年来,安福火腿集团公司执着追梦。这期间,他们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争取到了国家星火计划的扶持政策,分别完成了《安福火腿新工艺技术开发》、《安福火腿深加工及包装技术开发》等技术创新项目。第二件事是,由集团公司产品研究所牵头抓好安福米猪的杂交优化改良以及农家草食无激素、无公害残留代养。第三件事是,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认证体系。经过多年的努力,集团公司自身顺利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公司辖下的两大专业生产厂率先通过了国家食品生产安全许可准入制QS认证,星火计划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率被迅速普及推广到整个火腿产业,安福火腿原料品质不断优化,产品从单一的成品整腿发展到如今的拥有不同包装材料、有同规格、不同设计的六大系列29个品种系列化产品,安福火腿终于走下烟囱,变烟熏火燎、傻大黑粗为外形美观、时尚健康的现代食品,历史上的贡品、少数人享用的礼品,变成了大众餐桌上的食品。德国火腿专家维尔纳·帕特斯先生在考察安福火腿产业后,对安福火腿系列产品表示由衷的赞叹,并将样品带回德国展示。
这几年,国内个别知名品牌火腿因陷入农药事件难以自拔,而坚持洁身自好的安福火腿,反而产销两旺。据统计,安福火腿在广州和深圳两地的销量约占集团公司年总销量的65%,而其中42%被直接转销到港、澳地区及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国。可以相信,随着安福火腿获得中国名牌,其诱人之香一定会越飘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