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新思维
在位于三塘镇的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广西菲牛蛭养殖示范基地养殖池内,绿草繁茂。偶尔用铁锹往池里一搅,活泼的小蚂蟥便争相浮出水面,细扁的身子欢快地伸缩蠕动着,尽情地在水间嬉戏。这可不是一般的蚂蟥,而是药用价值极高的菲牛蛭(俗称金边蚂蟥),其体内独有的水蛭素,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5年前,周维海便与这些小家伙结下了不解之缘。1996年,在区林业厅工作4年的周维海下海了,他渴望干一番事业。当时,他哥哥正在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从事特种养殖方面的工作,让他得以对特种养殖这一前景广阔的行业有了深入了解。一个偶尔的机会,他了解到水蛭(俗称蚂蟥)——这种人见人怕的生物的唾液里含有一种被医药界誉为“液体黄金”的生物活性物质——水蛭素,对防治心脑血管等疾病有特效,而菲牛蛭更是含天然水蛭素最高的品种。周维海敏锐地感觉到了其中的市场前景。
我区是菲牛蛭的主要产区。但当时人工养殖水蛭技术的匮乏,以及我国活体提取水蛭素技术的远落人后,成为周维海实现目标的一大阻碍。
周维海没有退缩。他一向认为,没人敢闯的空白地带最有发展的空间。认准目标的周维海几经波折,辛苦投资了3万多元,于2000年办起了一个蚂蟥养殖场;第二年,南宁市科康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周维海为他的水蛭养殖事业里程碑添上了标志性的第一块砖。
5年多的艰苦创业,科康公司在周维海的手中,最终发展成为今天资产6000多万元、年产值上亿元的跨国生物医药企业集团。
全过程创新
大胆创新的思维是周维海制胜的法宝。
公司成立后,首先要攻克的就是“技术创新关”。周维海并没有采取传统的闭门造车的研发模式,而是借助外部力量,增强专业实力。尽管当时公司经费相当吃紧,他依旧咬紧牙关凑钱聘请权威专家,四处寻求技术支援。
终于,在创办养殖场两年后的2002年,科康公司在国内率先攻克了菲牛蛭人工养殖及活体提取水蛭素的技术难题。次年,科康成功实现从菲牛蛭活体中多次提取天然水蛭素,活体水蛭素提取技术瓶颈被突破,填补了世界空白。2005年8月,水蛭素冻干粉出口加拿大,结束了我国只能出口水蛭原料的历史。
5年来,周维海带领他的团队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10多项,先后获得了10项国家发明专利技术。这些科技成果,使菲牛蛭的规模化养殖及天然水蛭素产业化变为现实,从而结束了我国无天然水蛭素生产、应用和销售的历史。
技术难题解决了,周维海却没有放弃创新。他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证企业将来能走得更远。
“别人一谈到创新说的往往就是技术创新,可我给创新下的定义却不一样。”周维海对“创新”自有一番诠释:“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而应该是从选择行业、产品研发到产品销售并最终走出国门的‘全过程创新’。”他认为,只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拉长产业链,走产业化的道路,才能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让产品实现其应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通过一个个创新,科康公司很快就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前,科康的产品已出口新加坡、加拿大、比利时、俄罗斯等国家。科康日前还在新加坡、上海设立销售中心,初步形成辐射国内外的销售网络。这一切,都为下一阶段产品全面投放市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