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塘清淤
养殖过程中,大量有机物积聚沉淀,在池底形成一层淤泥,有的厚达1米多。这层主要由有机物形成的淤泥在厌氧环境中分解,极易产生有毒成分,导致水环境恶化,引发病害。从环渤海区域大部分虾池建设情况看,虾池面积多为3.3万平方米以上,实施大规模改造费用浩大,虾农难以承受。故应从生态养殖着手,在秋冬闲季进行清淤、翻晒和氧化,解决淤泥过厚和杂草丛生问题,为来年养虾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二、沟草布控
沟草在整个池塘中所占的比例应小于40%,过多则会影响对虾生长,甚至出现对虾被缠绕致死现象。因此,应根据沟草繁殖力极强、种子随水四散漫布丛生的特点和各地条件不一、沟草构成不尽相同的具体情况,对沟草实施合理布控。一是对清淤比较彻底的虾池留出对流环游通道和投喂空间,沟草区间隔分布;二是对污染程度较差、沟草较多的虾池,放水前用推土机将20厘米~30厘米的池底表层推至池塘中央,形成一长方形的沟草区,四端表层可就近推到池埂上,围绕中央沟草区留出对虾生长的广阔空间,次年可采用此法将中央沟草区分开,形成两个并列的长方形沟草区。
三、种植沟草
对没有或较少生长沟草的虾池,应事先收集沟草种子进行种植,其种植数量不应超过虾池面积的1/3。沟草种子形如张开的小松球,较花生米略小,野生较多,易采集。
四、间隔药杀
沟草有漫布丛生的特点,为达到合理布控的目的,待4、5月间沟草长至3厘米左右高时,应用“扑草净”等化学药物,在非沟草种植区进行撒药灭草。撒药灭草2天~3天后将池水排光,再重新进水,以备养虾。
五、人工清除
在养殖后期,水质肥沃,沟草繁盛,会妨碍对虾生长。这时可用人工割拔的办法予以清除或使沟草变短;还可用细钢丝系一重物入水,两侧由机动车牵引缓行于池埂,将沟草割断捞出,从而保持对虾生长的最佳空间。
六、日常管理
根据各地虾池条件不同,一般每平方公里投放0.7厘米以上的仔虾0.7万尾~2.3万尾。在日常管理中,应视沟草、对虾长势情况,通过进排水和辅助人工布控的办法,对沟草进行有目的的增减,以达到理想的养殖效果。由于沟草的光合作用和净化作用,既可减少水体交换次数,又可少用或不用药物,尽量避免虾体内硫物质及抗生素的残留,保障虾产品无污染、无公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