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猪及猪肉 » 正文

猪价回暖 短期难有大涨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07-26  
     6月份以来,全国生猪价格逐渐回升,北方代表省河北的肥猪价格达到3.3~3.5元/斤,比5月提高6%,但仔猪价格没有明显提高,当地土三元仔猪(40斤左右),价格在100元/头。南方代表省广东茂名市,肥猪价格达到3.6~3.7元/斤,30斤的仔猪价格达180元;阳春和肇庆等地猪价更高,最高达4.0元/斤,仔猪达210元/头。肥猪和仔猪价格均比5月有所上升。各地猪价都度过了最低潮,普遍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

    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监测,6月中旬,全国重点养殖企业的生猪平均出栏价格为3.85元/斤,较6月上旬上涨了2.9%,较5月同期上涨了4.0%。各省区市中,23个地区的生猪出栏价格较6月上旬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国内主要产区均在短时间内出现反弹。四川泸州活猪价从2.5元/斤猛涨至2.8元/斤左右,湖北活猪价2.95元/斤,江苏活猪价2.45元/斤,黑龙江活猪价从2.7元/斤左右猛涨至3.0元/斤左右,河南猪价反弹至3.1元/斤左右。行业人士认为,目前生猪市场已逐渐走出低谷,由供大于求转向供需平衡,价格将稳中有涨。

    猪价上涨的原因

    仔猪——

    仔猪价格在2005年10月、11月进入低谷,按照常规分析,说明当时补栏很少,6个月后,生猪供应量减少,但是2006年3月、4月的生猪价格反而最低,为什么呢?因为当时仔猪价格的低谷是仔猪过剩的反应,即使补栏不积极,这些仔猪也会在6个月后集中出栏。

    为什么6月开始生猪价格开始上升呢?因为在2006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仔猪存栏逐渐减少,特别是春节左右,仔猪存活率低也会造成7月生猪供应较少,每年7、8月生猪供应都会相对少一些。

    另外,看仔猪价格最低的是什么时间,从我们监测的数据来看,上半年全国仔猪价格一直低迷,特别是在3~6月。因此,在9~12月期间,生猪的供应都不会出现过剩。

    从7月开始,仔猪价格开始回升,是否意味着2007年生猪价格又要回落呢?不一定,现在仔猪价格的回升一方面说明补栏有了热情,另一方面,说明仔猪供应并不充足。

    母猪——

    母猪存栏的减少是从2006年3月开始的,6月是淘汰母猪的高峰,而母猪存栏减少对生猪上市的影响要等10个月以后才能体现,因此2007年1~3月,才是生猪供应紧张的时候。

    7月份,母猪的淘汰数量依然大于后备母猪的补充数量,从种猪场目前的销售情况就可以看出。但是即使现在母猪数量有所减少,也没有少到2003年时的程度,大概与2004年底差不多。如果稍稍补栏积极,依然要过剩。

    前面分析了,生猪价格从现在到明年都不会出现低谷,但是高到什么程度,现在还很难说,我们只能大体估计,7月生猪价格平均达到3.5元/斤,那么之后的半年中至少不会低于现在的水平。而2007年1~3月的价格将更高,可能达到3.8元/斤。

    有一点应该注意的是,此次生猪市场反弹后,前两年的高价将很难出现。

    限制猪价大涨的原因

    内需稳定

    目前影响生猪价格的主要原因还是供求关系,国内猪肉需求已经稳定,没有太多上涨的空间。

    按中国食品发展纲要预测,生产量与消费量应是基本相等的,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消费拉动。过去,我们一向十分重视城市消费,但现在的城市消费已趋于饱和,而农村的消费市场亟待开发,目前也是非常稳定。增加农民的肉类消费量既需要引导他们改变饮食习惯和食物结构,更重要的是增加他们的收入,提高其消费能力。

    出口困难

    尽管我国猪肉的价格低于国际市场的平均价格,约为国际市场平均价格的50%,但出口量却极其有限,每年仅向港、澳地区出口300万头左右活猪,向俄罗斯等出口少量的猪肉,而向欧盟、日本等地出口则非常困难。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猪肉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性不能达到进口国的要求。导致这一问题的最大原因是疾病问题,一些烈性传染病,如猪瘟等。我国畜产品在检疫方面至今尚未加入国际防疫组织,欧盟就因检疫问题对我国关闭市场。

    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国际市场对畜产品药残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如果药残超标是不可能有国际市场的。而我国在生猪饲养中却存在滥用违禁药物或添加剂、激素或类激素等问题,致使猪肉中药残常常超标,因此,建立有效的疾病防治体系,控制或扑杀一些烈性传染病,建立无规定疫病区并按国际市场标准规范猪肉生产,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是我国猪肉参与国际猪肉市场竞争的关键。随着消费者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我国的猪肉生产不仅面临出口受限的问题,而且在国内市场方面,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加工能力滞后,产品种类不多,高质量产品少

    虽然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猪肉产品的深加工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的猪肉产品大多仍为白条肉直接上市的传统销售方式。这种销售方式与消费者的饮食习惯、消费能力和消费心理有密切关系,因为自制的食品既能满足消费者的特殊需要(如食品的味、色、形等),又可提高食品加工过程的安全性,还可降低食品的成本。但猪肉制品种类过少,势必影响猪肉的销量,发达国家的加工肉制品占肉产量的60%~70%,而我国仅有5%左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必须扩大猪肉的初加工和深加工,增加花色品种,方便消费,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提高猪肉制品的消费比重。

    任何产品的供给不足都必定是暂时的,因为短缺就意味着高价格、高回报,足以刺激生产者增加生产,变短缺为饱和、过剩。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却是无限的,因为消费者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总希望购买质量更高的产品,目前国内的猪肉需求已逐渐走向多元化、优质化、安全化,因此,产品质量已成为生产者生存、发展的又一个关键。事实上,目前大多消费者对猪肉产品质量不满意,对猪肉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性消费信心不足,限制了猪肉产品的销量。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