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青石斑鱼仔稚鱼培育技术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07-24  
     1、饵料投喂——饵料系列为牡蛎等贝类受精卵或担轮幼虫、轮虫、卤虫幼体、桡足类、鱼糜、鱼虾和人工配合饵料。投喂量一般牡蛎等贝类受精卵或担轮虫控制在0~10个/mL、轮虫5~10个/mL、卤虫幼体2~3个/mL、桡足类0.5~2个/mL、鱼糜、鱼虾和人工配合饵料20~25g/106 尾。经常检查水体中饵料密度和仔稚鱼肠胃饱满度,随时调整投饵次数和投饵量。投喂的轮虫须经高浓度藻类强化12小时以上,卤虫幼体用50-DE强化剂强化6小时以上,以增加饵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满足仔稚鱼各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

    2、水质控制——①加换水:前期以加水为主,5日龄后开始换水,换水量20~30%,10日龄后换水量40~70%,20日龄后换水量80~100%,30日龄后换水100~200%,分次进行。换水时温差小于1℃、盐度差2‰。②吸污、翻池与分级培养:从6日龄开始要停气吸污,吸污要缓慢仔细,将池底残饵、粪便尽量全部吸去;13~15日龄鱼苗体质增强,为防止水质老化,酸碱度下降,可进行翻池,以保持水质清新,并调整培育密度;翻池一般在晚上进行,采用灯光诱集法或网箱收法,操作要细心,以免损伤鱼苗;20日龄后仔稚鱼大小差距加大,鳍棘变硬而长,不宜翻池和分选;35日龄后鳍棘消失,可按大小进行分级培养;仔稚鱼培育密度:体长〈1cm时,培育密度8000~15000尾/m3,体长1.5~2.5cm时,密度3000~5000尾/m3,体长〉2.5cm时,密度1000~3000尾/m3。③添加藻类:为稳定育苗池水质,强化池中轮虫营养,从2日龄开始每天添加人工培育的小球藻、扁藻,添加量控制在小球藻10~30万个/mL,扁藻1~3万个/mL。

    3、日常管理——每天定时测量水温,不定期测量盐度、氨氮、酸碱度。随时调节水质:控制水温23~25℃,盐度28~30‰,pH值7.8~8.2,溶氧5mg/L 以上。

    4、鱼苗出池——鱼苗体长达到2.5cm以上时,就可出池培养。出池前应逐渐降低水温,与室外自然水温接近。为提高鱼苗出池后抗应激能力和放养成活率,应定期定时进行拉网锻炼,按自然海区涨落潮时间作为定期定时时间。出池用灯光诱导或拉网法集中收捕,经计数后出池养殖。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