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棘鱼是一种活动极为灵活、鳍呈肢状的强大肉食鱼类,一般长约1.5米,体重达40多公斤。
腔棘鱼首次出现于3.9亿年前,1亿年前开始种群衰退,于7500万年前从地球上“灭绝”。
南非渔民1938年12月间捕捞到一条腔棘鱼,重新燃起专家学者弥补生物进化链条中从水生动物到陆生脊椎动物进化环节的希望。1952年,渔民又在东非马达加斯加岛和科摩罗群岛之间的印度洋水域捕捞到一条腔棘鱼。此后,印度洋周边国家莫桑比克、坦桑尼亚、肯尼亚和印度尼西亚先后报告捕捞到腔棘鱼。
坦桑尼亚自2003年第一次捕捞到腔棘鱼后,迄今已经累计捕捞到30多条这种珍稀鱼类,曾出现过一天之中连续捕捞到6条腔棘鱼的记录,而今年截至6月底已经捕捞到6条。
坦桑尼亚古生物学家和人类学专家对频繁捕捞到腔棘鱼深感不安,因为腔棘鱼的眼睛对光非常敏感,它们通常藏身于印度洋水下几百米深处的礁石峡谷和水下岩洞中,平均生存深度为400米至700米,因此在白昼和月夜是十分难以捕捉到的。而渔民在大白天用浅水捕捞网就能够捕获腔棘鱼,说明腔棘鱼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干扰。如果任由人类捕捞,腔棘鱼有就此永久消失的危险。
作为有可能为人类解答地球上生物进化过程中神秘链条的腔棘鱼,其自身尚有太多的谜没有被揭开。最主要的谜团包括:它是如何成功地躲过令恐龙消亡的地质变迁的;它利用已经发展成肢体状的胸鳍和尾鳍,当年是从海洋走向陆地还是从陆地返回海洋。
为保护腔棘鱼,坦桑尼亚政府郑重告诫本国渔民,不要在频繁捕获腔棘鱼的水域使用深水拖网捕捞,以免对腔棘鱼的栖息地形成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