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鱼池准备
选择水源充足的水泥池或土池作为培育池,面积1~5亩,水深1.5~2米,且鱼池保水性能好,鱼池四周通风透气,无高大遮挡物,日照充足。放苗前10~15天将池水排干,清除池底黑色淤泥,每亩用生石灰80公斤化浆趁热全地均匀泼洒,进行培育池彻底消毒。
二、池水培育
培育池消毒后第二天即可进水,进水时进水口用60~80目筛绢网过滤,防止敌害生物和野杂鱼进入培育池。初次进水水位应控制在80~100厘米,然后每亩投放经过充分发酵、消毒的粪肥(半干、半湿的猪、鸡、鸭、牛粪等)250~350公斤,池水透明度以30~35厘米适宜,水色保持淡绿色或黄绿色即可。
三、苗种放养
倒刺鲃鱼自然繁殖的时间在每年农历3~5月,目前,因倒刺鲃鱼人工繁殖技术尚未成熟,其苗种大部分来自野生捕捞苗种,规格为体长1厘米左右。当鱼池水色转为淡绿色或黄绿色时,经试水无毒性后,每亩可放养苗种5万尾左右。放养倒刺鱼巴鱼苗种5~7天后,每亩搭配放养体长8~10厘米的鲢鱼50尾,以充分利用池水中的浮游植物,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
四、饲料投喂
倒刺鲃鱼苗种培育主要依靠人工投喂饲料。饲料种类以花生饼、豆饼为主,并搭配少量的浮萍。不同生长阶段的苗种,饲料投喂方法有所不同,具体做法是:体长在1~2厘米的苗种,每1万尾苗种每日投喂0.25公斤混合饲料,日投喂2次,混合饲料的制作方法是将原料鱼粉、花生饼或豆饼、粗面粉分别按25%、35%、40%的比例混合粉碎,粉碎后的混合饲料用水拌成团状分放于饲料台上,每亩水面吊置饲料台10个,饲料台要求均匀分布于鱼池的四周;体长在2厘米以上的苗种,可直接用花生饼或豆饼投放于饲料台上,饲料投喂量调整为每1万尾苗种每日投喂0.5~1公斤,日投喂2次,以投喂后鱼类4小时内吃完为度。同时,在鱼池中架设一个5~10平方米的浮性饲料台,内养浮萍,以供倒刺鲃鱼苗种摄食,补充精饲料的不足,降低养殖成本。
五、日常管理
1?调节水质:倒刺鲃鱼苗种培育要求水质清爽,肥度适中,每隔7~10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10~20厘米,且加水时必须严格过滤,防止敌害生物及野杂鱼进入培育池。当水面出现水膜时,要适当换水或用生物活性剂处理,每次换水量为20~30厘米,或每隔15天用生物活性细菌EM制剂泼洒1次,以稳定和调节水质。
2?适时增氧:倒刺鲃鱼喜生长于水质清新、溶解氧含量高的水环境中,可根据鱼池大小,每个培育池配备1台0.75千瓦或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当苗种体长达到2~3厘米以上时,遇闷热、阴雨天气,要特别注意观察苗种的活动情况,发现缺氧迹象时应及时打开增氧机增氧。正常情况下,每天早晨及中午开增氧机1~2小时。
3?及时分塘:经过50~70天的培育,倒刺鲃鱼苗种体长达到5厘米左右时,要及时分塘,分塘时先用围网将苗种赶入吊池中,再用鱼筛将不同规格的苗种过筛,按不同规格分池放养。放养密度根据培育不同出塘规格的鱼种而定,一般每亩放养1万尾左右,经过1个月左右时间的培育,苗种基本上可以达到放入大塘或网箱养成的规格要求。
4?病害防治:倒刺鲃鱼的抗病能力较强,养殖病害较少,但生产过程中常因操作不当而引起鱼体体表损伤而引发烂尾病或水霉病。每次捕捞前停食1~2天后再拉网锻炼1~2次,捕捞后的苗种先集中于吊池中,再用15克/升的高锰酸钾药液均匀泼洒消毒,水霉病的治疗可用0.4克/升水霉净每天泼洒1次,并连续全池泼洒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