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呼和浩特召开的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11次年会上,宋昆冈理事长介绍,在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各乳品企业要协助畜牧管理部门,加强对奶牛饲料、饮水、添加剂、兽药、疫病进行监控等,以保障牛奶的质量安全。各乳制品生产企业要引导奶农通过规模经营,来提高奶牛饲养水平,提高奶牛单产,提高原料奶质量,增加效益。要引导分散饲养的奶牛进“园”入“区”饲养,逐步取消原料奶收购的中间环节,或将中间商纳入企业管理范畴,使原奶质量在企业的有效控制之下。
宋昆冈还介绍,各乳制品企业要重视奶源基地建设,要通过政府部门的协调确定自己的奶源基地,坚决杜绝奶源抢夺大战。因为抢夺奶源反映的是虚假供求关系,容易导致奶牛饲养业盲目发展,造成奶价不稳定、原奶质量下降。全国各地要贯彻计划养牛、通过合同确定购销关系、依靠经济手段调节数量的奶源基地建设方针,避免盲目发展所带来的风险,同时也是对奶农利益的保护。
宋昆冈认为,要想进一步加强原奶质量控制,中国乳业应借鉴国外实行加工企业与奶牛饲养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对我国乳业经营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提高奶牛饲养业抗御风险的能力。我国的乳制品加工企业同奶牛饲养者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合同买卖关系,是两个不同经济利益体,容易造成原料奶的质量纠纷,缺乏公正客观的定价机制。而在丹麦、新西兰等国家,奶牛农场是乳制品厂的股东,它们不仅向乳制品厂交售牛奶,而且年终还有乳制品厂的分红。这种紧密的经济关系,改变了乳制品加工厂与奶农之间单纯的买卖关系,把奶牛场同乳制品厂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解决了因牛奶价格高低所带来的利益分配矛盾,又解决了奶源数量和质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