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水产品行业研究报告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06-02  
     一、水产品行业现状

    1.水产品市场概况

    在近20年间,全世界的水产总产量一直保持低速持续增长,由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9000万吨左右增长到2005年的1.3亿吨;同时,中国的水产品产量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势头,以2001年为例,中国水产品产量在2005年已经达到约4900万吨,占世界水产品产量的35%,位居世界第一位,尤其是养殖产量已占到世界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2005年,全世界人均水产品占有量约20公斤;而中国2005年的人均水产品占有量已达33.8公斤,超过了世界人均占有量,但人均食用量仍很低,不到13公斤。

    目前,中国亿元以上72个水产批发市场,全年成交金额为447亿元,比2004同期增长11.93%。是肉、禽、蛋成交额119亿元的4.1倍。水产品是继蔬菜之后,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中,成交量最大的商品。

    同时,中国食品方面的物质性消费需求,正在快速地向精神消费需求转变。水产品的养殖、加工、销售,在满足了传统市场的基础上,都瞄准餐饮市场、旅游市场,以准确的把握市场的变化。

    2.水产品行业产业链

    经过二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水产品行业已经形成了从养殖、捕捞到营销的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其运作流程如下:

    根据市场的反馈信息,水产品养殖户或企业以及水产品捕捞企业生产出生鲜水产品,或经过水产品的初级加工或直接进入水产品专业市场,进而进入国际市场、零售、深加工等领域,其中餐饮业占有很大比重,再通过这些渠道进入到最终消费者手中。整个过程中又涉及到其他相关行业,如设备制造、商业服务业、贸易、流通领域、仓储业、饲料产业等,分别为水产品行业在生产、流通领域提供产品和服务。整个水产品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农业部渔业局,以及各地方渔政部门,其中水产品的检验是其重要职能之一;另外,根据国家政策对水产品行业实施宏观调控,落实产业规划也是渔政部门的主要工作。而自律性协会则对主管部门对水产品行业的管理起到了非常大的补充作用,而且纯粹民营,由渔农自发组织的民间渔业协会、商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种民间协会与以往计划经济时期留下来的,或者是政府部门转变成的协会,有很大不同,最大区别在于,他们是自己领导自己,自己管理自己。他们是纯粹市场经济的产物。通过协会,帮助渔农争取到更大范围的话语权;同时,对于市场新产品、工艺、饲养等方面的开发则主要是科研部门的任务,这些科研部门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和国家、地方性研究所,同时,一些有实力的民营和国有企业也建立了相应的科研成果转化研究机构,如通威集团等。

    这些部门、实体综合作用,形成了水产品行业的产业链条,其中,水产品专业市场在整个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水产品行业还处于自由竞争阶段,市场集中度较低,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因此,各水产品生产企业只能被动接受市场博弈的平均价格,而对产品价格的影响力较小。使得专业化市场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成为水产品流通的主渠道。

   

    3.水产品生产(养殖、捕捞)领域现状

    (1)大面积水产开发势头强劲,优势水产品区域化布局逐渐形成

    由于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市场上对有机食品、天然食品、野生食品的需求日趋旺盛,使得曾经被人们所不问津的大水面水产养殖重新回到水产养殖舞台上来,中国优势水产品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各地一批批优势水产产区、优势水产品应运而生。2003年初,农业部发布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对水产品在未来5年的主攻方向、优势区域和发展目标做了详尽的规划,在这一规划基础上,逐渐形成东南沿海、黄渤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和长江中下游出口河蟹优势养殖区,即“两带一区”的区域化布局,各地结合此规划合理安排本地区渔业生产,大水面特色渔业开发势头愈加强劲。

    (2)水产品出现品牌竞争势头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品牌经营是水产业强渔兴水的有效途径。品牌化的竞争已经成为水产品行业的新动向。

    以“通威鱼”为例,“通威鱼”一直雄踞水产行业的桥头堡,在中国各大超市一举成名,以其无泥腥味和其它异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健康安全的独特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好评。通威鱼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和规程生产和加工,产品没受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经过这一番精雕细琢,使得这一个小家碧玉般的鱼儿“一举成名天下知”。公司在2001年开发出这一产品,现已在成都建立拥有10万亩规模的无公害鱼生产基地和12个产品经过国家的有关认证并获得政府颁发的证书;营销网络已覆盖了整个成都市场,在市区内已拥有100多个大型售场,300多个会员伙伴售点。

    (3)水产品加工方兴未艾

    水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是渔业生产的延续,所谓“加工活,则流通活,流通活,则生产兴”,搞活了加工,货畅其流,无形给养殖生产开辟了一个永久性的的高速通道。因此,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于整个水产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中国加工和综合利用方面与世界水平相比差距还十分明显。一是加工量比例较低,中国水产品加工比例不到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淡水产品不足5%;其次是加工技术含量低,高附加值产品少;三是废弃物综合加工利用水平不高,加工过程中的鱼头、内脏、鱼鳞、鱼骨、虾头、蟹壳及腐烂水产品等废弃物,主要用来生产饲料鱼粉,对其中很有价值的成分尚未充分提取和利用;四是传统产品加工技术落后,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许多传统风味水产食品仍然沿用传统的作坊式手工加工方法,市场逐渐萎缩。

    近些年,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尤其是海外市场的不断增长,中国的水产品加工行业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势头。一方面原有传统的加工企业由于油价上涨、WTO开放等原因,利润率下降,出现了周期性的紧缩,但是从需求来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水产品深加工等高附加值的领域,中国的科研和加工能力还有待加强,可喜的是,随着中国水产品加工业的不断发展,在水产品深加工领域,也出现了喜人的增长势头。中国提取河豚毒素成功并取得高纯度的结晶,从而获得美国FDA认可并进入国际市场,结束了日本公司独霸市场的局面。从海洋生物中提取DHA、EPA、DPA、鲨鱼软骨素、活性多糖和多肽类等生物活性成分用于保健和治疗疾病,目前都已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这为中国水产品深加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鉴于此,尽管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波折,中国水产品加工业仍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趋势,成为产业发展的亮点之一。

    二、市场格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产品总量就位居世界第一,2002年中国的水产品出口创汇总额又超过泰国,处于世界领先。水产生产的快速发展,总量的大幅增加,使中国的水产品市场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内市场基本达到供求平衡,某些品种已供大于求,水产品销售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呈现出“饱和型市场”和“买方市场”,;而水产品出口又遭遇绿色壁垒的制约,再加上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出口困难重重。而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消费市场的持续低速发展将会使水产品销售市场雪上加霜。但是,在一些局部领域,如发达国家出口市场,小品种市场,深加工市场中水产品还有显著的增长。

    中国的水产品生产是出口和内销同时并举,而且国内市场的容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国内的水产品流通现状

    近20年的水产品市场发育,中国的水产品流通已呈现下列格局:

    批发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已成为水产品流通的主渠道。

    近几年,中国的水产品批发交易发展迅速,水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也较快。除沿海主要港口城市外,大多数大中城市也都相继建立起了适合本地特点的水产品批发市场。目前,中国的专业水产品批发市场已有333个,其中主产区、主销区和主要集散地有13个农业部定点的专业批发市场。这些批发市场集冷藏、运输、批发、零售于一体,对水产品市场的繁荣发挥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此外,水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也较快,如中国水产商情网络、沿海国有海洋捕捞信息网络、长江流域主要城市水产品信息网络、14个大中城市水产品信息网络、中国水产品信息网络等,对水产品市场信息交流、扩大产品销售等都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2.水产品零售业交易活跃,对批发交易起到了互补作用

    中国的水产品零售除国有副食商店、个体水产商店和生产企业直销外,主要是遍及各地的城乡集贸市场。作为对水产品批发交易起到了很好的互补作用,也方便了消费者。

    另外,生鲜超市的出现,为水产品零售业添加了新的渠道,而且,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生鲜超市购买水产品,因此,目前,生鲜超市在水产品零售中的作用不断上升。

    3.区域水产品市场尚待发育

    目前,中国重要的水产市场多集中于主产区和主销区,而辐射范围较小的区域性水产品市场则尚在发育中,这使得中国水产品流通领域中出现了“两头大,中间小”的布局,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水产品的流通。

    例如,四川、重庆、湖北两省一市人口众多,合计有1.5亿,但人均水产品占有量不足25公斤,远远低于中国的人均占有量。究其原因,区域水产品市场发育不足是一个主要方面,市场发展还有很大潜力。

    4.中西部地区和内陆农村市场潜力巨大

    因区域资源、传统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问题,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和内陆农村的水产品市场很不发达,人均水产品的占有量和消费量都很有限。目前中国农村人均鱼虾消费量只有4公斤左右,不足城镇的三分之一。随着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消费水平会逐步提高,农村的水产品市场会得到进一步发育,9亿多的农民,若达到年人均10公斤水产品的消费量,将有500多万吨的消费空间。

    5.进口产品的成倍进入

    因为在中国生产捕捞的海产品中,中档适销的商品,严重供给不足。比如:带鱼、黄鱼、平鱼、鱿鱼、墨鱼、黄姑鱼、免鱼等。这些市场需求,都需要进口商品来补充。即便在前几年,高达35%的关税情况下,每年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带鱼,也达到百万吨水平,且均为优质鱼。与中国当年生产的带鱼,数量持平。

    2005年,与水产相关联的有关市场也已经全面放开。比如,商业服务业、贸易权、流通领域、仓储业等。会有更多的外资进入中国水产品市场,在流通领域、仓储领域、加工领域、养殖领域、饲料领域、渔用机械与设备领域,全面的介入。外资将从高端市场入手,逐步的向低端市场渗透。

    在国外的大量资金、先进的技术、一流的设备无阻碍的进入中国水产品市场之后,中国的企业,应该有所准备。

    6.市场营销方式日新月异。

    当今的水产养殖经营者一改过去单季卖鱼的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营销方式和策略,有的"随养随卖",什么时候赚钱什么时候卖。如节假日或重大活动的时候可随时上市;有的上门到相关单位或个人家庭联系销售。有的抓住地域性价差信息的机会,实现异地销售;还有的以鱼换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另外,通过垂钓上市不但可以解决卖难问题,还可卖出好的价格,象草鱼、鲫鱼垂钓价格比市场价格要高2倍多,这也是巧卖鱼的一大策略。还有的地方以节促鱼,实现渔业增效;或进超市、连锁商店;或通过网上销售;或通过展会、商会推介;或加工出口,实现出口创汇。

    7.水产小品种、小产品、小字号异军突起

    随着消费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的快速发展,小品种本身所独有的个性化特征,它口味的刺激性、产品强烈的差异性、食品与生俱来的药用价值、营养价值,日益受到市场的青睐。消费者对水产小产品的追捧程度,超过对一般水产品的追求,形成热卖态势。水产小品种与大众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格局正在形成:楚河汉界,两军对垒,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对水产小产品给予了正确的定位。

    江苏盱眙十三香龙虾,就是小产品的突出代表。三门梭子蟹、嵊泗贻贝、信阳青虾、锦州蛤仔、丹东青蛤、如东紫菜、高邮河蚬、烟台海带、莱州海蛰、北海沙虫、天津毛蚶、温岭红虾、深圳蚝油等等水产小品种,都出现或正在出现与小龙虾相似的蓬勃发展局面。正在创造超出省界、超出国界的大市场。

    总体来讲,中国国内的水产品市场在传统中竞争较为激烈,同时,在高端市场还出现了外资抢占高端市场的新动向,使竞争趋势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各水产品生产企业在成本化、差异化方面作了很多创新性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例如大规模生产(大面积养殖),在水产品安全、小品种水产品开发、营销方式上的个性化发展,这大大增强了中国国内水产品流通市场的竞争力,中国国内的水产品市场已经开始步入了差异化发展的新阶段。

    但是,这也意味着大众化产品利润进入了成本竞争阶段,今后,中国国内的水产品大众化市场将持续这种趋势,而且,由于产能的过剩,这种趋势还会影响到海外大众化产品的市场价格。

    三、行业机会

    鉴于以上的形势,寻找行业机会,找准水产品市场发展方向、采取科学的对策愈加重要。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水产品市场需求变化看,中国水产品行业发展机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拓国际市场

    据美国国际食品政策研究会和世界渔业中心2003年发表的《2020年世界渔业展望》称,到2020年,世界水产品消费量(主要指鱼虾类)将达到12780万吨,比1997年的9080万吨增加3700万吨,增长40%。这种增长,一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其消费量将从6270万吨增加到9860万吨,增幅近50%;二是来自发达国家的需求,其对水产品的消费量将从2810万吨增至2920万吨,增幅为4%。从这里不难看出,今后15年内水产生产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就业机会的增多,发达国家直接从事水产业的劳力越来越紧张,水产生产呈萎缩状态。如日本20世纪80年代鳗鱼生产量为 3.6万吨,到了90年代降为2.1万吨。这就给我们发展水产养殖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遇。

    中国是世界上的水产大国,水产品出口保持世界首位,并在贸易量中占有很大的份额。这就为中国扩大水产品出口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今后15年内,国际水产品的增加量主要来自养殖,其产量将从2850万吨增至5630万吨。水产养殖产品的国际贸易也将越来越会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发展。因而当前我们应瞄准国际市场,把中国的外向型渔业做强做大。

    2.培育农村小城镇市场

    中国有九亿多农民,农民既是中国居民构成的主体,又是中国消费的主体。农民的收入增长与消费水平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拉动力,对水产品的消费起着很大的作用。据统计,2001年,中国居民城镇人均年消费水产品为12.3千克,2005年约在16千克左右,而农村人口年均消费水产品仅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未来15年内,中国的农村和农业将步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轨道,农村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水产品的消费也将有一个相应的增长。因而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积极培育和建设中国农村小城镇水产品市场,不断加大开发力度,引导消费,这方面的潜力也是很大的。农村小城镇水产品市场的开发与形成,将使中国的水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轨道。

    3.努力拓展水产加工品市场

    中国是世界水产大国,水产品产量世界第一,但水产品加工却相对滞后,加工量仅占生产量的20%左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现有的水产加工品也大多为初级产品,精深加工品很少。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旅游休闲业的兴起以及水产品进入超市,特别是外向型渔业的发展,对水产加工品的需求也将越来越旺,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其中六大类水产加工品开发是当前水产品加工的发展方向。

    六大类水产加工品分别是水产方便食品、风味水产食品、模拟水产食品、保健水产食品、美容水产食品和分割冷冻水产食品。通过引进先进加工设备,改进加工工艺,推行HACCP质量管理,创建名牌产品与新品,实施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以全新的贸易观念和手段,开拓国内外水产加工品市场,这方面也是大有可为的。

    4.扩大休闲观赏渔业市场。

    休闲观赏渔业,从广义讲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垂钓渔业,二是观赏渔业,三是观光渔业,四是旅游与渔家风情渔业。这四个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构成了当前渔业发展的新亮点,也是当前中国渔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点。

    中国是一个垂钓历史悠久的国家,垂钓活动历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特别是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休闲时间的增多,一大批中青年的加入,使中国的垂钓渔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近几年,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南京等大中城市相继修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垂钓休闲渔业中心,把垂钓与旅游观光、娱乐健身、住宿餐饮结合在一起,吸引了更多人参与。中国是一个具有14亿人口的大国,随着中国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迈进并奔向现代化,垂钓渔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垂钓渔业市场大有可为。

    在观赏渔业上,中国既是观赏鱼养殖最早的国家,又是世界性观赏鱼——金鱼的故乡。近几年中国的观赏渔业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观赏鱼正向平民百姓家挺进,成为广大群众最喜爱的宠物之一。而目前世界上观赏渔业正以每年10%的速度在快速增长,英国有14%的家庭、美国有15%的家庭、日本有16%的家庭以观赏鱼为宠物在饲养。当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观赏渔业都是发展的热门,金鱼、锦鲤、热带鱼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而观光与旅游渔业更是当前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有着相当大的市场。

    5.开发新品名品市场

    新品、名牌产品始终是推动生产与市场不断向深层次发展的巨大动力,是满足消费者追求新鲜、奇特需求的根本途径。所谓新品,名牌产品,一是指通过引进、选育的新的养殖品种,并深受消费者欢迎;二是指利用现有的产品通过研究改进养殖加工工艺、提高产品质量而创建的新品或名牌产品,并得到社会公认和检验机构认定。新品、名牌产品始终是市场的领头羊,这方面的开发潜力也是相当大的。中华绒螯蟹自开发到养成也只有20多年时间,现已成为中国淡水养殖产值超百亿元的主导产业。一个沙锅鱼头、一个酸菜鱼使中国淡水传统四大家鱼的养殖趋于稳定,养殖产量达到1300多万吨。所有这些都能说明,新品、名牌产品在市场开发中的巨大作用。在当前水产品市场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更需要用新品、名牌产品来开拓市场,扩大产品销售、推进市场向深层次发展。这也是当前开拓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

    经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发,中国水产品行业将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势头,从而进一步扩大水产品市场的规模。

    四、行业风险

    水产品行业作为国家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计民生.其发展也受国家政策的鼓励,但是,在行业的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风险。

    1.政策性风险

    水产品是重要的大众消费品,国家对其产品价格监管较严,价格难以大幅度提高.形成了“价格天花板”。这种现象在大众化低端水产品市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风险如果出现,将降低水产品行业的利润率,打击行业参与者的生产积极性,并有可能造成生产企业产量下滑。同时, 国家关税政策和进出口政策的变化可能使水产品内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市场风险

    近两年中国水产品市场缓慢增长,企业效益滑坡,在此不利时机,加入WTO后对中国的水产品价格及市场占有率将会产生一定的冲击,水产企业将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增长速度有可能受到市场容量的限制,企业的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由于目前中国消费群体的消费兴奋点转移速度较快,跟风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消费的热点在不断变化之中,各种产品的需求量变化比较快。对于水产品行业来讲,一般性农副水产品属于人民群众必需之日常消费品, 其市场受经济周期变化影响较小,但一些“名、优、特”水产品由于成本高, 价格贵,经济的周期变化会影响人们的收入水平,进而影响该种产品市场需求。此外水产品市场还会受季节性变化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由于水产品生产通常具有季节性、周期性,因此,行业热点的转化会给生产者带来较大的风险,如果不及时预测并调整生产品种和产量,将会影响到企业的盈利水平,造成产品积压,资源浪费。

    3.环保风险

    水产品出口加工基地、生物技术成果产业化基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异物、废水、废气,生活中的污水垃圾及设备产生的噪音,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环保标准将不断提高,一些水产品生产企业有可能面临环境保护不达标的风险。

    以上这些风险,都是水产品行业中的系统性风险,不受行业内各企业所控制,因此,需要各企业根据竞争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系统性因素风险也是想进入水产品行业的潜在企业进行风险控制和评估的重要考量因素。

    五、热点话题:中国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进入WTO之后,国际大循环已经确立。中国渔业经济的市场竞争,已经从国内市场的竞争,转移到国际市场的竞争,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目前,全世界的水产品年产量维持在1.2亿吨左右。由于国际社会对环境和渔业资源的关注越来越高,各国都加强了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力度,对于公海的渔业资源也通过国际间的合作加以保护。在此情形下,海洋捕捞水产品的产量增长乏力,甚至出现负增长。今后水产品的供给量对养殖业的依赖性会有所提高,水产养殖品种的国际贸易也将越来越会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发展。

    1.中国主要水产品出口情况

    (1)鳗鱼

    世界鳗鱼养殖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台湾省、日本和韩国,近几年的总产量基本稳定在23万吨左右,中国大陆的养殖年产量占世界养殖年产量的70%强,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江苏及浙江等沿海地区,而在江西、贵州等省内陆地区也开始养鳗。鳗鱼的国际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港澳、东南亚、美国及加拿大,世界鳗鱼出口量约为13-14万吨,其中:中国大陆约为10-11万吨、中国台湾省1.5-2万吨、欧洲1.5万吨,中国大陆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高达75-83%,在日本市场上的占有率为85%以上。

    (2)罗非鱼

    因资源短缺,国际市场上的传统鱼片如狭鳕、青鱼、鲽鱼等供应明显不足,而罗非鱼以其无肌间刺、易于繁殖和养殖,适合于加工等特点而成为首选替代品种,成为国际市场上最活跃的水产品贸易对象。目前,美国市场对罗非鱼的需求量仍在上涨。

    (3)虾类及其加工产品

    虾类及其产品贸易额占世界水产品贸易额的20%。世界虾类的出口主要依赖于其养殖业,2000年世界养殖总量为80多万吨。泰国为22万吨,中国为21万吨。中国的虾类出口有着明显的价格优势,因为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4)贝类(贻贝、扇贝、牡蛎、蛤类等)

    中国贝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货源充足,生产成本较低,价格低廉,具有明显的出口价格优势。但因中国海域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上存在一定问题。

    (5)蟹类

    当前,加拿大出口量最大,约为5万吨,其次是泰国,中国蟹出口量自1999年来已经有了大幅增长。日本是鲜、冻蟹的主要进口国,年进口达15万吨;美国是加工蟹的主要进口国,年进口约在2万吨左右。但是,鉴于海洋蟹类资源不足,今后的世界贸易将主要依靠养殖业的发展。中国目前海水蟹类的养殖规模还较小,国内的市场也较大,近期内还难以形成出口规模;河蟹是中国特有品种,消费群体以华人为主,市场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带,有一定的市场局限性。

    (6)海水养殖鱼类

    在中国海水养殖鱼类中,有许多品种可供出口,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如河鱼屯、军曹鱼、大黄鱼、牙鲆、大菱鲆等。但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总体养殖规模较小,难以产生规模效益,也不利于加工升值;二是某些产品的市场单一,大多局限于东南亚市场,而河鱼屯鱼等则仅限于日本市场,市场价格受制于人;三是产业化程度不高,产销平衡与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四是饲料技术还没有解决,大多使用野杂鱼,不仅对渔业资源造成较大浪费,污染养殖水质,也造成养殖成本居高不下。

    2.水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来说,中国水产品出口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也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能够好好解决或有所突破,将会大大提升中国水产品行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其中主要包括:

    (1)药物残留问题是制约中国水产出口的首要问题,成为国际对中国出口水产品限制的主要理由。

    (2)中国水产品贸易的国际化程度低,2005年国际水产品贸易额约800亿美元左右,而中国仅占7%。

    (3)出口市场过分集中,尽管中国水产品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出口到日本、美国、韩国和欧盟4个国家和地区的总量就达出口总量的85%。

    (4)出口结构不合理,产品多样化开发不足,出口产品主要集中为鳗鱼、对虾、低价值冻鱼和冰鲜鱼类。

    (5)水产品季节性生产和国际市场均衡需求矛盾突出。

    (6)行业的组织化程度低,恶性竞争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从世界范围考察,渔业生产和水产品行业多集中于工业化程度不高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水产品的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在世界渔业各国中都占有绝对优势,尤其是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占世界养殖产量的70%以上,可养殖水域和渔业劳动力资源都非常丰富,生产成本低,在国际水产品市场上占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具有继续发展的巨大潜力。

    水产品行业在中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中国在这一行业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并在世界水产品市场占有领先的位置。进入21世纪,尽管在传统领域,水产品在国内市场已经暂时性呈现饱和状态,但是,这并不影响水产品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全球市场的不断扩大,在中国,依靠创新和拓展海外市场做大水产品行业将大有可为。

    备注:本文节选自中国轻工出版社2006年新版《中国食品产业地图》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