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上承九河、总面积366平方公里的白洋淀,历来被誉为“华北明珠”。近几十年来,受水源不足、水位不稳、水质污染等影响,白洋淀的生态系统日益脆弱,功能衰退,大批珍贵鱼种绝迹,自然鱼类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趋于小型化、低龄化和杂鱼化。为让这颗“明珠”恢复光泽,我省在加大白洋淀水污染治理的同时,加大淀区生态平衡建设,运用科学手段增加淀区渔业品种。
本报讯(通讯员马志敏记者刘立)5月23日上午,阳光照耀下的白洋淀波光粼粼,远处的芦苇荡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九时许,水产部门工作人员将90公斤的河蟹苗撒入淀内,正式拉启了今年白洋淀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序幕。
今后几天,总共将有6000多万尾(粒)河蟹、鲢鱼、鳙鱼、
草鱼等鱼蟹幼苗被投放入白洋淀,数量和规模比去年增加了一倍以上。
据介绍,为保护和补充白洋淀的渔业资源,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省就在白洋淀实施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放流品种为河蟹、草鱼、鲢鱼。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淀内水产养殖发展迅速,增殖放流有所削弱,90年代初白洋淀停止增殖放流。
近年来,由于白洋淀内养殖密度过大,以及上游工业及生活污水进淀量增多等原因,淀内水质逐渐恶化,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事件,受污染面积有4万亩,受灾养殖户600户,经济损失达2300多万元。为此,2003年,省政府开始安排专项资金在白洋淀进行增殖放流。连续三年的增殖放流,促进了淀区渔业的恢复,有力地维护了淀区的生态平衡,增加了渔民的收入。
今年初,由于水质再次受到污染,白洋淀再次发生了死鱼事故,引起了各界高度关注。上游的一大批污染企业被迅速关停,有关部门对白洋淀实施紧急补水,使水质得到了恢复,目前淀区水质已达到实施定点增殖放流的条件。
如果将为淀区补水当作“输血”,那么对淀区进行增殖放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让淀区恢复自身的“造血”功能。据省水产局局长王进介绍,对白洋淀放流的水产品种和数量,经过了严格的专家论证,并制定了《2006年白洋淀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实施方案》,通过增殖放流对改善白洋淀水域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恢复将产生一定作用。科学研究和长期实践证明,在内陆大中水域有规划地放养滤食性鱼类,可以有效改善水质,修复生态环境。水体中的氮磷可以滋养水生植物(藻类、水草等),而水中的浮游植物又是鱼类(鲢鱼、鳙鱼、青鱼等)的好饵料。从生态学角度看,鲢鱼、鳙鱼、青鱼等鱼类分别生活在水域的上层、中层、底层,能够充分消耗水中的营养物质,不需要投喂饲料和施用药物,通过按比例增殖这些鱼类,可以有效减少水体氮磷的含量,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通过增殖可以直接增加淀区渔民经济收益。据安新县水产畜牧局局长武世昌估算,仅今年投放的河蟹苗,按3%的回捕率计算,明年秋天就可以为淀区渔民带来2000多万元的效益。
作为参加放流的渔民代表,大张庄村年轻渔民胡晓亮非常激动。他告诉笔者,现在不但淀内污染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省里还加大了增殖力度,而且明确规定这些渔业资源只有渔民可以捕捞,渔政和水产部门都不能捕捞,让渔民看到了增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