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多雨
开春气温尚低,降雨增多,首要任务是防寒防雨:加高水位,保持在2米以上,加固塘基,提高池塘保水能力;经常检修防寒棚,气温回升后或中午前后可揭开棚盖,以利通风透气增加溶氧;于上风处搭防风障,防止冷风直接吹袭池塘;围养水葫芦,阻止塘水上下对流,推迟塘底降温的时间。
低温时不宜捕鱼,网捕时鱼群被迫剧烈活动,增加其体力消耗,加快其体质下降;有些品种的鱼如罗非鱼会于水底集群以相互取暖,捕鱼时会使鱼群受惊散开,造成冻伤。
寒潮天气雨水比塘水温度低且偏酸性,故要在鱼塘的四周挖一条深0.5米、宽0.7米的排水沟,方便及时排除雨水,防止塘内温度和酸碱度进一步降低。
病害增多
入冬时水温下降,致病菌的致病性降低,鱼病减少,养殖户减少或不再采取防病措施,致使致病菌存活于鱼体内或水体中。越冬期间致病菌长时间慢速繁殖,并在入春后水温回升期繁殖速度加快,数量陡增,致病力增强,危害增加,再加上越冬后鱼体体质下降,鱼病发生增多。
近期气候不稳定雨量增多,淡水养殖鱼类的水霉病、爱德华氏病和纤毛虫病等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将会升高,要对越冬池实行杀菌消毒。
常用药物和使用浓度分别为:高锰酸钾,每亩1米水深用1千克;二溴海因每亩1米水深用50克。针对锚头鳋等寄生虫病的防治对策是:每亩水深1米,用晶体敌百虫0.1-0.15千克兑水泼洒,每天1次,连续3次。
水质突变
春季低温阴雨和忽冷忽热的天气导致池塘内的藻类大量死亡,水体溶氧减少,水中有益菌群活性降低,水色变黑。水质的恶化造成塘鱼浮头,甚至死亡。遇到上述情况应及时换新水(换水15-35厘米为佳),并将生石灰(每亩7-10千克)稀释后的澄清液全塘泼洒,以杀菌消毒、凝集悬浮物和适当平衡酸碱性,改善水质。水温较低时施用水质改良剂要适当加大用量并给水体增氧。
另一方面,浮游植物的生长跟不上浮游动物的繁殖速度,被大量吃掉,致使原来青褐色的塘水变清变透。其对策是:及时注入新水或施用增氧剂,以增加水中溶氧;每亩水深1米用晶体敌百虫0.1-0.15千克兑水泼洒;追施发酵过的有机肥或其他促进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制剂。
除以上措施外,还要注意随气温变化适时、适量投饵,并添加免疫增强剂和定期投喂药饵,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御寒能力。此外,要及时捞出冻伤、冻死的鱼防止水质被污染。
目前,广东各地的养殖户正在第二次寒流中等待天气的回暖,鉴于一段时期内冷空气的活动依然较为频繁且雨天较多,建议养殖户们仍要做好防寒抗病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