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06年中国罗非鱼市场:投资、技术推广体系大改革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03-21  
     据有关方面预测,2005年,中国罗非鱼产量将达到104万吨,比2004年89.9万吨增长15.7%,比2001年增长55%。在中国近5年中,罗非鱼的增长速度在淡水鱼中是最高的。由于罗非鱼出口的高速增长引发罗非鱼产量盲目迅速扩大。2004年,中国罗非鱼出口8.5万吨,比上年增长41.7%,出口数量排在对虾、墨鱼和鱿鱼之后, 名列第三;出口额1.6亿美圆,排名第四。2005年,中国出口罗非鱼10.7万吨,比2004年增长25.9%。比2003年增长78.3%。在此背景下,相当多的省、市、地区把罗非鱼作为“一条鱼工程”纳入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规划中,好象为广大渔农指出了一条迅速致富的黄金之路。在罗非鱼产量与出口量高速增长情况下,罗非鱼的价格却呈跌势与水产品总体价格走向背道而驰,与人们的美好愿望背道而驰。2005年,水产品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大约6%,全年水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增长率4.7%,淡水产品价格增长7.9%,其中淡水鱼增长6.2%,虾蟹增长16.2%。(文章出自农博水产)在全部水产品大类商品中,只有罗非鱼价格一路下跌并有继续下跌趋势。根据全国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区广东,全国最大消费区北京与上海罗非鱼报价加权平均后分析,在今年6月份全国水产品价格转降为升的同时,罗非鱼价格却从8月份18.3元/公斤直跌到2006年1月份的12.7元/公斤,跌幅31%。今年1月与去年同期比,罗非鱼价格下降15.4%,2月份同比又深度下降17%。1、2月份本是罗非鱼生产淡季又属消费旺季,而罗非鱼价格与上年同期比继续下降。2月份与上月环比仅增4.7%,增势甚微。

    2005年7月份,罗非鱼与草鱼价格比为1.76︰1,到2006年1月份价格比降为1.44︰1,价格差减少22%。罗非鱼每公斤仅比草鱼高出3.9元,如此下去已经相当接近。在淡水鱼中销售量最大的草鱼,全年销售价格平稳走势如同直线。此点说明,在整体淡水鱼价增利好情况下罗非鱼增产并不增收。

    2005年罗非鱼出口与生产突飞猛进增长,而提供加工原料养殖罗非鱼的渔农却基本赔钱,赔得不是小钱。换句话说,2005年,罗非鱼市场已经处于严重供大于求局面。养殖罗非鱼不如养草鱼,还不如养殖虾,更不如养殖传统名贵鱼,比如:鳜鱼。

    2005年,鳜鱼价格增长幅度刚好也是16%。不同的是,鳜鱼是+16%,而罗非鱼是-16%。罗非鱼的这种市场状况,在2006年将会更加突出。事实在质疑所谓的“一条鱼”工程,“一条鱼”工程不会就是“一棵树上吊死”的工程吧。

    与生产相同的是,罗非鱼出口与加工也出现大上快上局面。上亿元出口型的罗非鱼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且仍在立项。尚不知,只要我们睁开眼睛看看市场就知道,这样蛮干盲干的结果是:它的开工之日就是它的倒闭之时。贷款好贷,那么,还用还吗?

    中国出口罗非鱼75%进入美国市场。2004年由于美国对中国对虾实行了反倾销制裁,对虾出口严重受阻,同年中国对虾出口美国减少幅度40%以上。在此情况下,原来很多养殖对虾的地区开始转产养殖罗非鱼,使本来就已经过剩的市场,矛盾更加突出。

    2004年中国罗非鱼产量89.72万吨,已经排名在鲢鱼(554.64吨)、草鱼(369.84吨)、鲤鱼(236.68吨)、鲫鱼(194.58吨)之后,成为养殖淡水鱼中的第五大品种,比更大众化的武昌鱼51.69万吨高出73%。(文章出自农博水产)2005年1-7月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整条罗非鱼1.38万吨占美国市场份额的47.2%,罗非鱼片2.09万吨,占74.6%,几乎形成垄断。这样高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对整个产品的出口形成严重威胁。以上情况说明,中国在美国的罗非鱼市场占有率已经呈现饱和。保持住现有的市场份额就已经足够了。由于欧盟进口罗非鱼全年不足万吨,而主要需求是鲶鱼。所以应该说,中国的罗非鱼出口不仅仅在美国市场饱和,在国际市场也同样没有太多发展空间。

    从2005年以及2006年初罗非鱼价格走向看,在今年罗非鱼的价格将继续下降,如果下降幅度有如前 几年的南美白虾,那么,罗非鱼的价格将会保持15%的下降幅度,降到10元/公斤的水平,和草鱼一样成为真正大众化鱼品。只有在那时,罗非鱼不得不把眼光放到国内放到内销上。所以,在 2006年,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养点别的鱼而少一点罗非。比如,仍有发展潜力的对虾产品,很受市场追捧的中档淡水鱼品,或者还不如就养传统淡水鱼。在广东淡水鱼养殖中,罗非鱼一条鱼的比重达33%,明显偏高。广东也是鳗鱼、甲鱼、鲈鱼、对虾、桂花鱼的主养区。那么,除去这6种品种,也没有水面可养殖别的品种了。由于产品过于集中,产品品质严重下降,产品销路过窄,产品上市量集中,给产品运输、保存、市场都带来很多问题最后形成烂市。在我国市场放开之后,水产新品种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几乎2-3年一个好产品的黄金成长期就基本结束。

    其实中国的淡水鱼养殖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主要 问题已经突出的反映在流通领域的运输、保鲜、加工与销售上。突出反映在对食品文化的研究上。当罗非鱼被科技人员取名为“非洲鲫鱼”的时候,它在国内市场整整滞销了20年以上。当高中以下水平的鱼贩子们给它重新取名为 “罗非鱼”的时候,市场就迅速的给与接受。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是,市场说了算,而不是科研、技术、生产说了算的。那么,我们的科研资金、生产资金、技改资金、项目资金等大量的资金在投入于生产环节的时候,是不是应该也更多的投入到流通环节中,投入到市场的研发中。我国现有的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投资模式必须彻底改革。我们的各级政府也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创造良好的生产服务体系上,而不是放在更多的指导生产、指挥生产或者计划生产上。

    现行的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已经让市场给摆在了议事日程上,需要我们重新予以思考。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如果片面强调水产品品种的引进、移植、繁殖、养殖,那么,事实证明,水产品的生产技术越是普及,产品质量下降越快,市场越烂。当前迫切需要的是——水产品市场推广与研发体系的建立;——水产品生产、保管、加工、运输、销售全部环节质量体系的建立;——水产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完备的水产市场信息体系的建立。只有在那时,才能够更大的发挥出水产品单一品种的长远效益,从根本上保护渔农的长远收益,也才有可能全面提高从科研到生产到流通全行业整体的效益水平。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