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大学的研究小组30年来每到鳗鱼产卵旺季,就登上搜查船展开调查,1973年首次在台湾附近海域发现身长4厘米的幼鳗,1991年又在关岛海域附近发现身长1厘米的幼鳗,不过依旧不知道日本鳗产卵地的确切位置。
专家表示,日本鳗一生洄游的路途长达数千公里,在南部海域出生的幼体鱼苗会因北赤道海流飘到西方,然后随著黑潮北上,历经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再游到日本、台湾、中国大陆等东亚海岸。洄游期间内,日本鳗会从幼体鱼苗变成幼鳗。
研究小组去年6月搭乘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的学术研究船“白凤丸”号航行到关岛海域,并往水深500米处撒下大型浮游生物网,结果成功的在“骏河海山”西边约70-100公里处捕获400尾4.2-6.5厘米,孵化后约2-5天的柳叶体鳗鱼苗。经过DNA鉴定,确定是日本鳗,引起了业界的轰动。
通过分析,日本鳗的卵在受精后约一天半孵化,以当地海域时速约一公里的海流向西流动来计算的话,可以算出产卵地就在“骏河海山”,大概位于北纬14度、东经143度,水深3000米的海底。
据了解,早在2003年,日本水产综合研究中心养殖研究所(三重县南势町)的鳗种苗研究组长田中秀树等人,就已经成功地将养殖的日本种鳗取卵来人工孵化,培育为鳗苗。他们通过开发的特殊饵料(混合了鲨鱼卵泥及维他命、矿物质等),将孵化后的幼体进行培育,250天开始变成长约55毫米的柳叶体鱼苗,再20天后变形成鳗苗。当时虽然只有20尾成功变形为鳗苗,存活率不高,但最大的却长成了20厘米的鳗鱼。
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冢本胜已教授说,鳗鱼的全程养殖已经努力了将近40年,人工繁殖取得突破在渔业及资源管理上有着重大的意义。主要在于能成功地从受精卵培育成强壮的幼体,并开发了饵料。虽然在人工繁殖的幼体期约比天然的时间要长两倍,大小也稍微小一点,但要在渔业上实用的话必须把这段时间再缩短。此次成功发现产卵地点,可以研究日本鳗产卵环境,帮助开发人工繁殖的可能,希望这项发现可以挽救日渐锐减的日本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