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像李树棠这样的水产养殖大户,如今在石楼镇有近10户。“这完全得益于鱼塘标准化的整治。”该镇周镇长说,石楼是番禺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之一,拥有鱼塘近2万亩,但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起,随着鱼塘逐年老化,加上经营者重生产轻管理的短期行为,鱼塘质量逐年下降,普遍出现了“基崩塘浅路难行,排灌不分病害多”的现象,而且养殖户基本是散而多,不利于水产业产业化的发展。
该镇沙北村一黄姓渔民说,在鱼塘改造前,由于各塘蓄水深浅不一,有的1.5米,有的不到1米,而且容易发生崩、漏,致使养殖成本不断增加,养殖头两年基本处于亏本状态。特别是塘基路面坑坑洼洼又窄小,运输困难,许多鱼贩子都不愿意到塘头收购。他说,以前养殖四大家鱼时,亩产只有1000斤左右,收入仅为3500元;如今,改造后的鱼塘水深达3米,单塘面积16亩,亩产量增至1500斤,多了一半,收入达5000多元。
周镇长说,从2003年底开始,以市、区和镇、村分别投入80%和20%资金的形式,该镇大范围开展了鱼塘标准化整治工作,每亩投入约3000元左右。仅去年,全镇立项8000亩鱼塘进行改造,目前已经完成了江鸥、沙北村的2400亩。整治后,不但产量增加,而且鱼的病害减少,渔民亩产值增加1000元左右。以石楼恒丰养殖场为例,放养品种以斑点叉尾鮰为主,整治前年平均亩产量为2.5吨,整治后产量达3.25吨,平均亩产量增加了0.75吨。
番禺区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卢坤祥告诉笔者,目前番禺大多鱼塘是以村集体所有,出租给大型养殖户居多,整治后优良的养殖条件吸引了众多人士前往租塘投资养殖,如澳洲的周先生承包石楼沙南村连片鱼塘1774亩。这不单是养殖户得益,而且壮大了集体经济。整治后鱼塘租金“水涨船高”,如榄核镇人民村265亩的鱼塘,由原来的450元/亩提升到1850元/亩,村集体收入增加了37万元。
卢坤祥说,鱼塘经改造后,养殖品种也得到不断优化。如青鱼、草鱼、鲢鱼、鱅鱼等四大家鱼的比重逐年下降,黄鳍鲷、鲈鱼、鳗鱼、南美白对虾、丁桂鱼、河豚、泰国笋壳鱼等中高档水产品种的养殖规模上升。去年,还在石基、石楼、榄核等镇鱼塘标准化整治重点镇试养了黄颡鱼、海鳌丰鲫、宝石鲈等,效益相当可观。目前,番禺的四大家鱼与优质鱼的比例由2000年的64.4:35.6调整为55.3:45.7。鱼塘平均亩产由600公斤提高到950公斤,增加了350公斤。
广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水产处陈洪强透露,目前,广州仍有超过50%以上的鱼塘水深低于1.5米,41.8%的单塘面积过大或过小,35%的鱼塘未能通车,不利于产出率的提高和高价值品种的养殖。今年,广州计划继续整治鱼塘2万亩,重点扶持笋壳鱼、斑点叉尾鮰、鳄龟、大规格罗非鱼等名优咸淡水养殖品种,创建南沙咸淡水养殖品种一批渔业名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