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的水产安全食品供应商,肯定会在中国诞生。
■企业做品牌,第一要做得快,第二要做得好,第三要做得大。做到这三点,就能在行业里建立起领先优势。
■我们最重要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专业”二字。企业到陌生行业如果仅仅做一个平淡的参与者,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再为此丢失了自己的主业,那就更加危险。
■在高度分工、高度品牌化的市场,很多时候,确实只有做到第一、第二才能生存,而且生存得很愉快。
■只有客户成长了,我们才能成长。如果为了新客户而抛掉老客户,这样的公司永远只是个游击队。
■现在许多年轻人都没有耐性,看不起小钱。其实,只要找准一个切入点,然后敬业地去做,保持激情,始终坚韧,就一定能成功。
“10亿元打造中国首条品牌鱼”、“打造世界级健康安全食品供应商”———一系列大动作,在2006年岁首再一次把通威集团董事长
刘汉元推到公众聚光灯下。
很难想像,这样一位中国水产业的领军人物,给人的印象却如此谦和、低调而睿智。
1月16日,笔者在通威集团总部与刘汉元会面时,他刚结束一个电视对话节目的采访。带着温切的笑容,他的话题从主持人对他的称谓谈起。“其实,什么‘鱼状元’、‘中国鱼王’都太赤裸裸了,我更喜欢别人叫我‘长青树’。”他不无感慨地陷入回忆的怅惘中:“上世纪80年
代和我们一起长大的企业,现在倒下了十之六
七。但是通威仍然在稳健地行走着。稳健,这对
一个企业而言,是最重要的生命力”。
的确,在水产饲料业,刘汉元和通威集团一路走得是那么稳健而迅速。当年,刘汉元不满20岁创业,靠一项养鱼专利技术和500元起家。今天,通威已经成为中国水产饲料业的霸主,连续9年保持行业产销量和市场占有率第一,刘汉元也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球40岁以下最成功商人”。
在中国诞生“世界级”
笔者:打造“世界级健康安全食品供应商”,是通威集团新年以来最响亮的口号,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大方向,这种气魄和底气从何而来?
刘:从消费者角度看,这些年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公众的食品安全信心亟待重树。吃什么才安全?在哪里才能买到安全的食物?这是城市里绝大多数人最关心的日常问题之一。在这种时候,必须有企业站出来,担起“供应健康安全食品”的重任。
从市场角度看,2005年,我们的市场份额约占全国水产行业的15%,在重点区域市场上占20%-30%,甚至更高。可以说,作为水产界的龙头企业,通威完全有能力打造一个让消费群体放心的品牌及关联产品。这也正是我们投资10亿元打造中国首条品牌鱼的动机与背景。
笔者:你所说的“世界级”,一定包含着进军国际市场的计划。
刘:进军国际市场我们早就在着手做了。现在我国的养殖水产品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2%左右,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水产大国。如果我们能真正把安全问题做好,实现规模化经营,理顺国际贸易关系,那么世界级的水产安全食品供应商,肯定会在中国诞生。
笔者:这个供应商会是通威吗?从现在到“世界级”,我们有那些阶段性目标?
刘:我估计,到2010年或者2015年的时候,通威在国内市场能做到30%,国际市场能做到5%到10%。我们预留了5年的弹性空间———跑得快的话,2010年就实现,跑得慢,就可能到2015年。
我对这个目标的实现比较乐观,因为近年水产品消费量的上升趋势非常强劲。尤其在欧美这些发达国家,大多面临健康饮食结构大幅调整的状况。我常开玩笑说,现在很多“老外”的腰围已超过了裤长,这种难堪最好用吃鱼来解决。如果把经常吃的鸡排、牛排改为吃鱼排,就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营养不平衡的问题。
另外,吃鱼的安全度也被日益认可。鱼生活在水里,属于变温动物,生存环境和遗传特性与人类有极大差异,因此,人鱼共患的疾病非常少见,从食品交叉感染的角度来说,它的安全性更高。就此点而言,未来鱼的消费量还将有很大上升空间。
笔者:去年通威在四川水域建立了50万亩的无公害鱼养殖基地,今年又在北京、上海、广东、武汉等地建设核心养殖基地,每个基地均达到10万亩以上。看来,通威打造“世界水产帝国”的道路相当顺坦。
刘: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政府的关心和农民的支持。在政府关心的诸多问题中,我们正着力两点: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安全和农民增收问题。按照“公司+农户”的模式,建立利益共同体,打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水产品牌。在我们进入的地方,有关部门都非常重视和支持。我们也将继续严格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机制运作的模式,为解决这两大问题作出贡献。
我设想,在通威的发展过程中,做品牌第一要做得快,第二要做得好,第三要做得大。做到这三点,就能在行业里建立起领先优势。
术业专精,做百年老店
笔者:现在不少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会走上多元化经营的道路,通威是否也会如此?
刘:我觉得自己现在从事的行业是最热门、最朝阳的。
20多年来,我们最重要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专业”二字。因为专业,通威才能成为国内最大的水产企业。我可以肯定说,通威股份将来也只会做与水产行业上下游相关的事,不会心猿意马,轻易涉足陌生行业。
在我看来,企业到陌生行业如果仅仅做一个平淡的参与者,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再为此丢失了自己的主业,那就更加危险。
对于企业经营的风险,我是这样看的:有的汽车可以开280码,有的可以开180码,你是不是一上马路都踩到280、180?不是,你一定要根据路况,也许你只开110码,也许你只开100码。企业尤其如此。企业不能冒进,必须稳健行驶,在做强的基础上做大,才能成为百年老店、千年老店。
笔者:您能否进一步阐述一下“专业化道路”的含义?
刘:我一直倾向于在一个高度专业化细分的市场,做强、做大自己所擅长的行业。就像杰克·韦尔奇说的,每个行业前三名以后的都不要,不做第一就做第二。这也许有点绝对,但在高度分工、高度品牌化的市场,很多时候,确实只有第一、第二才能生存,而且生存得很愉快。第三、第四……甚至更后的企业肯定很难生存,即使生存下来,也不会多愉快。所以,集中精力做自己专长的行业,要比盲目、简单的多元化好。当然,在做好主业的同时,我们也会向上下游产业链拓展,比如向上发展基因工程育种,良种选育、优化,并进行应用推广,向下进行水产品深加工等。
笔者:“专业化”常常表现在细节上。今年通威鱼在全国的经销商将达到500家之多,据说为了保证通威鱼的品质,通威正在实施一项创新性的、专业的“户籍管理”?
刘:是的,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将通威鱼打造成闪闪发光的品牌,绝对专业的品牌。公司正在计划为每条通威鱼制作“身份证”。也就是说,一条通威鱼从产地,到订货人,到出售,每个环节都将有详细记录。消费者可以通过公布的电话查询到每条通威鱼的详细资料,这在国内绝对是一大创举。
事实上,在每个环节,我们都力求做到最专业。比如通威鱼的品质,要达到几十项指标才能上市。任何一条通威鱼你拿回去吃,都没有泥腥味和杂物;再如我们对饲料的专业研究,已达到在绝对不用抗生素和任何激素的情况下,使鱼的生长效率处于行业里面最领先的水平,这很不容易。而且,传统上认为搞水产一定要用鱼粉,但在最近上海举办的世界鱼粉行业大会上,我跟他们讲,通威在技术上已经做好了准备,70%到80%的产品可以一点鱼粉都不用;还比如通威建水产科技园,花巨资做鱼类的基因测序和改良工作,都是为了锻造通威的专业核心竞争力。
笔者:因专而精而强,这对优质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吸引力将是巨大的。不久前,通威鱼与本地知名餐饮企业的合作,恐怕就是这样一个开始。
刘:通威鱼与四川知名餐饮企业谭鱼头已全面展开合作。尽管通威鱼每公斤的价格比普通鱼贵不少,但销量仍然远远超出后者。现在我们每天要向谭鱼头提供近3000公斤鱼头。
春节后,通威鱼还将进入三只耳、愚头记等著名餐企。通威鱼在选择合作餐企上格外慎重,否则会伤害通威鱼这块闪闪发光的招牌。
通威配方:诚信正一
笔者:商界有句名言,说可口可乐的厂房哪怕被一把火烧光了,凭借配方和品牌,它就能东山再起。对于通威来说,品牌我们有目共睹,除了技术以外的配方,又是什么?
刘:我们除了技术以外的配方,就是信誉。一直以来,我们都坚持“诚信正一”、给客户最大价值的企业理念。这么多年来客户始终对我们高度认同,甚至可以用高度忠诚来概括,就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企业理念。
我经常说,只有客户成长了,我们才能成长。如果为了新客户而抛掉老客户,这样的公司永远只是个游击队。
今年,我们提出“全国万家重点客户共同成长计划”。对我们来说,与客户一同成长,一同分享,是最大的快乐。
笔者:当年你用500元起家,成就了今天的辉煌事业。如果现在给你5000元(和当时500元的购买力差不多),重新再来一次,会选择做什么?
刘:如果是5000元,我会选择做通威鱼的经销商。5000元可以做2—3个零售商。
我想说的是,可能现在许多年轻人都没有耐心,看不起小钱。我认为,不要嫌这5000元钱少,只要找准一个切入点,然后敬业地去做,保持激情,始终坚韧,就一定能成功。
人物记
最具创造力之华商领袖
刘汉元,通威集团创始人,现任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民建中央对外联络委员会主任,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渔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投资协会民营投资委员会副会长。1981年7月毕业于四川省水产校,1996年四川大学研究生毕业,2003年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毕业,高级工程师。
2002年在21世纪博鳌亚洲论坛上荣获“2002年度全国十大民营企业家”称号。
2004年9月,刘汉元董事长被国际企业家联合会、《世界英豪》杂志社联合评选为“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企业领袖”、通威集团被评为“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著名企业”称号,并连续第四年入选中国最大企业集团500强。
2005年8月,被亚太华商联合会、亚太财富论坛评为“最具创造力之华商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