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把这场灾难带来的损失减到最小,我们必须改变未来的生产和生活。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说的,禽流感疫情有望改变亚洲、非洲等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安南本人来自(非洲)加纳,在那里,人们与他们的家禽家畜生活在一起,孩子们与小鸡们快乐共存。同样,在我国农村地区,人们依然习惯与家禽家畜密切接触。我国农村面积大,禽类多,人禽接触频繁,而农民防疫意识和知识贫乏、医疗卫生条件差,这些情况使得农村人口感染禽流感等疫病的可能性明显偏高。“尽管面临困难,我们必须改变这种共存关系,否则我们无法阻止病毒从动物身上转移到我们身上———还有我们的孩子”,安南所言,也正是目前中国农村急需改变的。
对农村地区和家禽散养户来说,传统的生产方式同样受到挑战。出现禽流感疫情的多是规模不大的小饲养场,几十只鸡、鸭、鹅,全部混合一起。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流感病毒就可以生存并且可能出现变异,禽流感的暴发将使得小规模的家禽养殖业主无以为继。因此,农民的观念要改变,引入现代化的饲养方法,分类饲养,人与禽类的接触也不要太密切。这是目前控制和避免禽流感传播的重要途径。
顺应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不论为眼前还是看长远,我们有能力也必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