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的11月8日,一份“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禽肉分会、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关于尽快出台对中国家禽业扶持政策的特急报告”被送到全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
一场家禽业的“亚灾难”
“受禽流感疫情冲击较大的是生冻禽肉和产业链上游的产品,而熟食产品无论是内销还是出口均未造成影响。”河南省淇县永达食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光灿介绍说。
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在河南的鸡鸭等禽业饲养、加工、销售一条龙企业中,华英禽业、永达食业、大用实业属于第一梯队,位列中国肉类食品行业50强。现在,连这些企业都联合国内同行向国家“求救”了,足以说明禽流感对行业的冲击力。王光灿将这种冲击的影响形容为“亚灾难性打击”。
尽管如此,冲击带来的寒意还是显而易见的,最容易体现的便是价格。目前鸡苗的价格为每羽0.4元至0.5元,禽流感发生前则为每羽2元左右,而其成本价在每羽1.4元至1.5元;毛鸡正常价格应为每斤3元,而最低时价格每斤才2元。同时,鸡肉的综合价格也出现大幅下滑,原来一吨能卖到8300元左右,现在每吨则为7600元。
销量也出现了明显下降,尤其是面向大中城市的冻鸡肉,在有些城市正常供货是每天5吨多,而目前已降至1吨多。
据了解,与这些现象相关的一个直接因素,是一些省份采取了控制外地禽肉产品进入本地市场的措施,比如上海、北京规定进境必须办理进境证,要省级动物检疫部门开具的检疫证,而兰州等地则要求货到后先检验再卸车,但一般的检验却需要一周时间。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则是消费者的恐慌心理。王光灿认为,由于消费者缺乏对禽流感足够多的认识,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恐慌,不少人放弃吃鸡肉,表现在市场上就是销售不畅、销量下降。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销售的不畅意味着库存增多、资金积压,由此带来种种不良连锁反应,特别是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而回收贷款,很容易使企业本已紧张的资金链发生问题。
因此,在11月8日的特急报告中,对禽肉企业的处境有一个形容——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一位专家估计,按照目前的情况,每月家禽业总体将损失45亿元左右,此时若金融机构大量回收贷款,企业处境将更加困难。
“现在中国家禽业已成为与国际接轨程度最高的农业产业化代表,年产量为全球第二、从业人员近2000万人、固定投资2000多亿元,今年的禽流感来得比较猛,如果国家不出手相助,将有更多企业(包括很多骨干企业)垮掉,那么整个行业将面临灭顶之灾。”一位业内人士认为。
所以,禽业龙头企业呼吁,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主要是希望政府能在抓防控的同时,不断培植壮大规模化、标准化、‘一条龙’生产的家禽龙头企业,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行业防疫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冯永山认为。
哪种饲养方式可以抵御灾难?
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而言,要想渡过难关更关键的还要靠自己,准确地说是企业的“基本功”。
事实上,造成很多人心理恐慌、不敢吃禽肉的主要原因是对其安全性信心不足。那么,禽业龙头们的产品的安全性到底如何?消费者有没有必要“谈禽色变”?记者对此进行了实地调查,注意到这些家禽业龙头企业多为规模化、工厂化、标准化饲养,属于集约化饲养方式。
位于河南省淇县北阳镇南的永达食业077养鸡场,是一处占地26亩、远离村庄的大院,里面有3座封闭式养鸡楼,一年能出栏毛鸡26万多只,属于现代化商品养鸡场。据了解,像这样的养鸡场永达有102个。
11月15日中午,记者来到永达077养鸡场,发现大门紧闭。透过栏杆看过去,只见厂区内有许多白石灰,一台正喷洒消毒液的机器隆隆作响,靠大门里面的通道口一片水汪汪。养鸡场的牛师傅隔着门告诉记者,那汪水是消毒水,公司有严格规定,养鸡场大门不准开,所以记者也不能进去。他们实行的是轮班制,他这一班包括兽医在内有16个人,每天要给封闭式的养鸡楼里消毒两次,从鸡苗进场到出栏需要40多天时间,他们要一直吃住在场里,即便是送饲料的车也不能入内,要经过严格消毒后将饲料从旁边专门开的投料口递进去。
“我们这儿有点像‘坐监’。”牛师傅笑言。 据了解,河南省内的永达、大用、华英等禽业龙头企业早已采取这种集约化饲养模式,实行统一供雏、统一供料、统一供药、统一防疫、统一屠宰等“五统一”,也纷纷建立了以“疫病药残控制、产品质量保障、化验检测”为核心的食品安全三大保障体系,早就通过了HACCP(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认证等。
业内人士说,这也是河南禽业龙头们的产品能在日本、韩国等注册成功,并获得大量海外订单、赚回几千万美元外汇的根本原因。
而对于防控禽流感,一位专家认为,它并非不可控、不可防,因其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因此,最有效的防控措施便是隔离、消毒、注射疫苗,而当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有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
记者经过仔细查询发现,从去年至今,国内发生的几次禽流感均源于散养农户,因为那些散养的家禽有更多的与迁徙野禽等接触的机会,所以感染禽流感的几率相对要高一些。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相较于散养,集约化饲养的突出优势是,由于是封闭式管理,环境隔离条件较好、人员和物流控制严格,加上良好的兽医卫生防疫措施,所以家禽不易感染疫病,更何况这些禽业龙头为防范禽流感无不采取了十分严格的措施。
记者在永达食业了解到,类似封场管理这样严格的防控措施贯穿了从种鸡饲养到屠宰的整个环节。以其中的饲料生产环节为例,该公司要求必须全部使用颗粒饲料,制粒温度保证在80℃以上(70℃的温度一分钟便能杀死禽流感病毒)。
因此,对由禽业出口龙头企业的现代化饲养场生产出的非熟品,比如鸡蛋、冻鸡肉、冻鸭肉等,其安全性是有一定保证的。而对于熟食产品,则更不必忧虑。一份统计显示,永达、华英等的熟食出口一直很好,目前外销量还在持续上升。
河南省内某禽业龙头企业还对社会郑重承诺,保证所生产的产品无疫病,消费者若食用其产品感染上禽流感,公司将给予100万元赔偿。
这听起来虽有些夸张,但里面确实透着一种自信。
禽业应对风险的能力急需加强
尽管国家已经及时出台了扶持家禽业的措施,但是整个禽业以及相关各方在此次行业风险中的表现却显得并不怎么成熟。
近几年禽业一直处于多事之秋,先是2003年的“非典”导致中国企业的主销市场封关,接着2004年的国内疫情又导致全球对中国的冻品至今依然封关,而今年又遇到了世界性的禽流感疫情发生,国内市场出现萎缩。尽管已有前两次风险的历练,但此次依然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家禽业实际上是弱势产业,产业链条长,当中容易受到疫病等的威胁,这就注定该行业一旦有大的风险,往往是行业性的风险。因此,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平时就必须要有一套应对措施,比如,能否通过投保来规避部分风险?一旦危机发生,如何保证企业不受大的冲击?如何迅速与政府、媒体和消费者沟通?
显然,在此次行业风险中,企业表现得相当被动。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非典”和2004年的疫情对行业的冲击说明,禽业龙头们的抗风险能力有待提高,急需向那些能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的产品升级。“比如,生冻产品易受冲击,而熟食附加值高且又受疫情影响小,这当中就有个产品调整的问题。”一位业内人士说。
但事实是,熟食占禽业企业产值的比重并不高。
不过,记者注意到,这种大规模的调整已经开始。华英、大用等纷纷加大了投入,而永达则与国家和省里的农业综合开发机构合资,已开工建设两万吨出口肉鸡熟食项目,投产后年需3000万只毛鸡,而这基本上是其102个现代化养鸡场的产量。
而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既要防控疫情,又要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禽流感,避免过度放大疫情的威胁和影响、使消费者产生心理恐慌,从而冲击整个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