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查检验监管模式是舟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该市6家风险性低、产品质量稳定、企业管理体系好的食品加工企业实施的新模式,它改变了以往企业出口货物每一批都得检验的批批检验模式,从批批检验改为一个月一次到企业进行跟踪验证。新的检验模式不但降低企业的检验费用,而且企业可以随时报检随时出口,加快了通关速度。这项检验检疫部门辛辛苦苦争取的好政策,却因个别企业弄虚作假,以含有高残留药物的养殖河鳗产品混在海鳗产品中出口,被国外检出并通报,而一下子回到了批批检验的起点。
据舟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从2003年12月开始实施抽查检验,到2005年8月,全市共有2460批、总重2.57万吨、价值1.02亿美元的水产品实行了新检验模式,企业光检测、检验费这一块直接得利就有400万元,而抽查检验给企业带来的当天报检、当天出证、当天放行的快捷通关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更大。取消抽查检验后,通关时间大大拉长,最长的品种需要延长半个月,企业为此承担着货物压柜而产生的不小的经济损失。光兴业公司一个模拟蟹肉品种,取消抽查检验,改用批批检验模式后,每个月因压柜带来的间接损失在6万元左右。
这已不是舟山水产企业在诚信上摔的第一个跟头了。最惨还属发生在2001年初的“氯霉素事件”,由于舟山出口到欧洲的冻虾仁被检出氯霉素,诱发欧盟出台全面禁止中国动物源性产品出口的2002/69/EC决议。该决议自2002年1月30日生效后,欧洲市场对来自舟山的冻虾仁关闭了大门。此前一年,舟山出口到欧盟的冻虾仁是1.5万吨,价值6500万美元,而2002年,这个数字几乎为零。“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舟山渔民捕获的海虾价格下降三分之一。在接下来的2003年、2004年中,“氯霉素”事件余波尤在,舟山经济真的是“痛”了。据检验检疫部门介绍,欧盟1994年颁布的法律就明确规定食品中不得检出氯霉素,在1999年,欧盟就已在舟山出口的水产品中检出氯霉素,检验部门也马上根据通报针对水产品进行氯霉素检验,但没有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终于酿成这一惊天大祸。
从出口到韩国的舟山水产品中检出铅块及章鱼注水、泡水;把养殖虾充当海捕虾;甚至拙劣地搞“调包计”,如1996年原浙江省化工进出口公司舟山分公司,将已通过当时商检检验的出口到美国的块冻凤尾虾仁,用从非注册企业收购的药物浸泡块冻虾仁(其中70%的重量居然是冰块)调包,结果在美国口岸被查获,被退货、赔损失外,企业还被处以行政处罚……舟山水产企业在诚信上摔的跟头是一个接着一个,而且影响不小。如最近这桩事,两家企业就连累了整个行业。
舟山水产企业坐拥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历经数十年的奋斗,不少企业从传统的小作坊成长为现代化企业,个别几家龙头企业从硬件、规模上而言,已隐隐有国际化企业集团之势,但时不时出现这种不守诚信、后果严重的杂音,实在让人无法理解。
对游戏规则的尊重,代表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是企业在市场立足的生存之本。面对着一些不争气的舟山水产企业,我们不禁要问一句:你需要摔上几个跟头才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