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黄金机会下如何做好斑点叉尾鮰鱼料的市场开发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10-13  
     自越南巴沙鱼2004年被美国定为反倾销产品后,大量销向欧美市场的鱼片订单源源不断地转到了中国,尤其是对鮰鱼系列冷冻产品的旺盛需求,极大地刺激了斑点叉尾鮰的养殖模,2005年极有可能出现求大于供的情形。但是,欧美市场一贯地对进口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高要求提醒我们对无公害鮰鱼饲料的生产与管理不能掉以轻心,同时由于该市场对于鱼体规格及鱼片加工品质的要求,也对目前蛔鱼饲料生产与配方技术提出更高层面的挑战。国内已有许多关于斑点叉尾鮰营养需求的综述,但尚未与饲料配制挂钩,尤其是对高品质低成本饲料开发缺乏充分的理论指导,本文拟结合目前生产实际,对斑点叉尾鮰的营养需求与饲料开发研究进行综述,为饲料企业提供参考。

    养殖晶种概况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s Rafinesque)亦称沟鲶,属鲶形目、鮰科鱼类,是欧美市场的三大淡水水产品之一,其天然分布区域在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和大西洋沿岸部分地区,以后广泛地进入大西洋沿岸,现全美国和墨西哥北部都有分布。

    斑点叉尾鮰属杂食性鱼,性贪食、喜群食,并喜欢在弱暗光条件下摄食。幼苗期(体k<1O.0厘米)以吞、滤食为主,体长>10.0厘米时以吞食为主。天然水域幼鱼以摄食水生昆虫为主,成鱼主要摄食底栖动物、小杂鱼、虾类、藻类、水生植物及其种子、有机碎屑等。人工饲养一般第一年体长可达18.0-19.5厘米,第二年可达26.0-32.0厘米,第三年可达35.0-45.0厘米,第四年可达45.0-57.0厘米,第五年可达57.0-63.0厘米。性成熟年龄为4龄以上,少数3龄鱼可达性成熟,性成熟鱼体重为1.0公斤以上,美国有报道最大成熟个体长达1270.0厘米。值得关注的是鮰鱼第一次性成熟后其生长速度没有明显的下降迹象。

    我国于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首次引进斑点叉尾鮰,1987年于该所繁殖成功,目前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养殖,主要采用池塘80:20主养和网箱养殖两种模式。

    斑点叉尾鮰营养需求

    1、能量

    鱼类维持生存的能量需要量较哺乳动物低,约占摄入总代谢能的15%-24%:鱼类的消化能需要在13.0 MJ/kg-19.0MJ/kg;鱼类合成1克蛋白质和1克脂肪代谢能需要分别为53.9kJ和41.7kJ;单位体重的能量需要随其体重增加而降低,差别较大;影响鱼类能量需要的主要因素有运动水平、温度,体重和饲料蛋白质水平。

    不同规格的斑点叉尾鮰适宜蛋能,主要是通过量热法和生长反应进行测定。已测得斑点叉尾鮰对不同饲料原料能量消化率差异较大,对玉米淀粉的消化能可占总能的60%,但对纤维素组成的饲料消化能值低。Gniz发现经膨化或加热处理的饲料可提高其对饲料中淀粉的清化率5-10%。

    蛋白质和氨基酸

    2.1 蛋白质

    鮰鱼对蛋白质需要量包括两层含义:维持鱼体蛋白质动态平衡的蛋白质量和促进鱼体最大生长的最低蛋白质量。其研究方法有两种:a、单因子设计的蛋白质浓度梯度法;b、多因子设计的正交法。一般采用各种纯化或半纯化原料,调制成不同蛋白质含量饲料进行鱼类饲养试验,并以鱼体氮的最大蓄积量和蛋白质利用率为指标,确定试验鱼的蛋白质最适需要量和饲料蛋白质的适宜含量。由此得出斑点又尾鮰对蛋白质的需要量一般在24%-55%之间,一般幼鱼高于成鱼Garling和Wilson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确定满足鮰鱼最大生长速度所需蛋白质最低为32%-36%。

    为降低饲料生产成本和磷对水体的污染,一些学者用替代蛋白应用于鱼饲料中,取得较大进展。但是,随着研究深人,发现它们在氨基酸平衡、营养限制因子、蛋白质和氨基酸转化率低和适口性差等方面与鱼粉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就鮰鱼而言,豆粕与鱼粉相比营养价值低的原因在于含硫氨基酸含量低。因此,有入在鮰鱼饲料中用豆粕为主,辅于棉粕、菜粕,小麦粉、次面粉、玉米蛋白粉等豆粕型饲料替代鱼粉试验,虽然,许多结论认为豆粕型植物性原料可以部分甚至全部替代鮰鱼饲料中的鱼粉,但仍存在消化率低、蛋白质和氨基酸转化率低及适口性差等因素,影响鱼类生长。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效果并不随动物蛋白的用量增加而增加,使用无鱼粉配方或豆粕型配方,同样能取得好的生长效果和养殖效益,过高的动植物蛋白比例并不能取得好1的经济效益。不同原料的蛋白质消化率。

    2.2 氨基酸

    国外对鮰鱼必需氨基酸需要量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有较完整的资料。通过生长试验和放射性同位素碳14标志测定法,依据鱼体对饲料中缺少氨基酸的生长反应和缺乏症确定了鱼类的10种必需氨基酸。

    鱼类对各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大多数研究者采用Halver等建立的方法:以鱼卵、鱼体肌肉或鸡蛋黄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模式为参考。在饲料中添加结晶氨基酸混合物替代全部或部分蛋白质进行养殖实验,通过剂量—生长反应曲线来确定。Wilson就是利用全鱼氨基酸模式与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相关性初步推算出鮰鱼必需氨基酸需要量,这种推算方法被证明是可靠的。有关必需氨基酸种类和需要量。

    非必需氨基酸可节约必需氨基酸用量。Robinson对有关氨基酸利用率的研究表明,斑点叉尾鮰可以利用DL-蛋氨基酸羟基类似物的3-4倍。为弥补氨基酸不足,在饲料配方时可以采取三种方法:第一。选择氨基酸能互补的蛋白源来平衡氨基酸:第二,添加饲料级合成氨基酸:第三适当提高蛋白质用量,斑点叉尾鮰对几种氨基酸的利用。

    3、脂肪

    3.1 脂肪

    研究表明:斑点叉尾鮰对脂肪需要量一般为5-6%过多会引起生产上制粒的困难,如确实要增加,就应该采用后喷涂工艺添加。通常在适温(25-32℃时,摄食动物性脂肪比植物性脂肪生长快。鮰鱼对脂肪的吸收利用受饲料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同时与脂肪的种类有关。斑点叉尾鮰对不同来源的脂肪如牛油、大豆油、菜籽油、鳕鱼油、猪油、亚麻油、玉米油等均能有效利用,但利用率上有一定差异。Satoh报道,精饲料中添加含。n-3HFA脂肪酸不口鳕鱼油(n-3HUFA含量适中)可促进生长,但唯一添加牛油时,其生长较含11-3HUFA的饲料要慢。

    3.2必需脂肪酸(EFA)

    必需脂肪酸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而且鱼体本身不能合成。斑点叉尾鮰不需要n-6脂肪酸,在有n-3和n-9酸时生长迅速;Statoh等认为斑点尾叉鮰鲴需要18:3-3,更为需要二十二碳五烯酸(22:5n—3,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DHA)。在饲料中添加6%鱼油时,鱼生长很好,饲养6周增重率达134.6%。

    4.碳水化合物

    斑点叉尾鮰能有效利用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在生理上表现出肝胰脏和肠系膜脂肪组织脂肪酶含量增高,由于碳水化合物是一种廉价饲料源,在斑点叉尾鮰饲料中能有效降低成本和帮助饲料成型。

    一般鱼类对低分子量糖类之利用性高于高分子糖类,但斑点叉尾鮰却不同,即使像葡萄糖这一类吸收率极高的糖类亦会造成其生长之不佳。Dupree研究发现,该鱼对较高分子糖的(淀粉和糊精)利用优于双糖和单糖也证实了这一点。

    一般鱼类对纤维素不能消化吸收,但是,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其他营养素扩散和消化吸收,Leary等测得,斑点叉尾鮰饲料中适宜的粗纤维比重为8%,幼鱼的粗纤维比重不能超过3-4%,但其对粗纤维消化率目前还无报道。

    5、维生素

    鱼类从肠道微生物获得的外源维生素少,随之而来,鱼类又比畜禽动物有更高的维生素需要,特别是维生素B6、烟酰胺和维生素E。然而以维生素C需要的差异最为典型。大多数鱼类必须在饲料中补充。斑点叉尾鲴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受个体大小、生长率、性成熟阶段、疾病、水温、水质等影响,这方面的研究报道的不多。Dupree、Lovell和Li、Andwess、Brown和Robinson等分别实验得出饲料中维生素的推荐用量和鮰鱼对维生素的需要量。由于维生素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容易被破坏或变质,因此,实际生产应用量应在推荐用量基础上约增加5%以内。当维生素缺乏时,鮰鱼会表现出生长缓慢,发病等症状。

    6、矿物盐

    矿物质元素营养是多方面的,综合分析,主要是作为生理活性物质和结构组成物质参与鱼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而起作用。鱼体对矿物质的需要,应包括矿物质种类满足、元素量满足和矿物质元素的平衡。郑元宗实验添加11种矿物质的饲料投喂鮰鱼,结果显示:Fe对其生长和饲料利用率影响都是最大,其它矿物质对生长的影响大小顺序是:Cr、zn、I、Cu、Ca、P、mg、Co。对饲料利用率影响大小的顺序是:Cr、zn、I、Cu、Ca、P、mg、Co。P是重要矿物质元素,但斑点叉尾鮰仅能有效利用磷酸二氢盐的P。为满足其对P的需要,通常添加向饲中补充磷酸二氢钙。但由于植酸磷的饲料中的P有60%-80%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于植酸复合物中,不能有效利用,近几年通常添加植酸酶来促进对P的释放,同时可降低饲料中磷酸二氢钙用量。王正凯添加1%植酸酶,可降低饲料成本25元/吨,同时提高鱼对鳞的利用率,促进生长。

    对斑点叉尾鮰矿物盐营养需要量的研究,通过实验手段较难获得,受饲加工和水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不同的研究获得的结果不同,通常用保健推荐量表示,即鱼健康生长和发育所需要的量。

    7、添加剂

    有关添加剂对鮰鱼生长报道已有很多。鮰鱼饲料中使用的添加剂种类有:甜菜碱、大蒜素、喹乙醇、酵母多糖和诱食剂。伍莉等在4-60℃范围内,添加甜碱、大蒜素、喹乙醇,测定对蛋白醇和淀粉醇的影响,结果为:添加喹乙醇时,蛋白酶活力最强,其次为大蒜素,甜菜碱最弱。而添加甜菜碱时,淀粉酶活力最强,大蒜素最弱。实验结果显示,酶的活力越大,其生长速度不一定快。在鮰鱼饲料中应注意添加剂混合使用效果、混合比例和浓度以及pH值等问题,以保证酶最佳活力不口最佳生长速度。美国夏威夷水生生物公司研究报道,酵母多糖用(0.5mg/ml和lmg/m1)可提高鲴鱼免疫力。其中值得提醒的是,由于喹乙醇等抗生素已被禁止添加到水产饲料中,研发安全高效抗生素替代品成为目前的热点,目前受关注的最新促生长型添加剂有二甲酸钾(德国巴斯夫)与酵母培养物(美国达农威),其中以酵母培养物效果最为理想,实际促生长效果优于喹乙醇。鮰鱼专用饲料开发鮰鱼专用饲料开发斑点叉尾鮰养殖业要达到可持续发展,饲料方面关键因素是研究为鱼类所有不同养殖阶段提供营养全面,高效高产的质量安全型人工配合饲料以确保人类身体健康。目前国际上广泛推广膨化挤压饲料,这种饲料有多项优点:第一,提高消化吸收率降低饲料系数。第二。较好的水中稳定性和浮性。第三,投喂浮性饲料可以每天观察鱼的摄食行为与健康状况,可获得较高经济回报。尤其在欧洲对养殖水体的排放,饲料转化效率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和限制。推广这种饲料成为该地区主导产品。但是我国目前鮰鱼养殖仍然以硬颗粒饲料为主,饲料转化效率在40%左右。甚至更低。大量的营养物质作为废物进入到养殖水体.成为污染源,危及渔业可持续发展。可喜的是,我国近三年开始研发斑点又尾鮰专用配合饲料。并提出了饲料营养感观要求:饲料在水中稳定性好(硬颗粒饲料至少5-10min以上,膨化浮性饲料10h以上),饲料粒径大小均匀,无粉尘,水份低于10%等。实用饲料应用上,美国大百协会ASA经多年实验,推荐代表性配方:斑点叉尾鮰开口料配方(蛋白/脂肪)51/16,鱼苗料41/11,鱼种料36/7,成鱼料32/6。对完善蛔鱼饲料研究具有积极作用。

    研究展望

    我国对斑点叉尾鮰营养与饲料研究虽然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但与发达国家和实际需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加强饲料研究对推动我国冷冻鱼片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斑点叉尾鮰营养的基础性研究。主要加强能量、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特别是微量元素)的营养需要研究,营养需要研究应与动物营养生理、生化学科等结合,与动物体免疫机能相结合,并且要采用当代最新的技术和手段。

    2、营养与环境的关系研究。水环境对鱼体营养需要和饲料效果的影响及其相关对策亦是将来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3、通过营养手段改善斑点斑点叉尾鮰鱼片品质。研究显示饲养模式、水温、饲料能量及蛋白质、维生素(A、B、C)及类胡萝卜素可以改善这一状况,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亟待加强。

    4、饲料标准确立。制定一个符合国情的,适合于不同养殖区域、不同养殖模式的斑点叉尾鮰饲料标准。

    5、大力加强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对引进的和现有的添加剂进行效果验证,同时加强专用饲料添加剂的研制开发。

    6、提高水产饲料加工企业管理水平。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