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泥螺和蟹糊似乎很快就要成为宁波的历史了。最先得到消息的有关方面及相关企业都对此高度关注,纷纷在日前采取了相应行动,“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不然等到明年9月30日国标的过渡期满,这些深受宁波人喜爱的腌制水产很可能从人们生活中消失。”
难题:新国标比原国标高10倍
泥螺和蟹糊所遇到的难题,就是一项新出台的国家卫生标准。根据规定:10月1日起,一批新制订或修订的食品卫生标准正式实施,而其中就包括了这项GB 10136-2005《腌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
昨天上午,记者在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看到了这份刚刚实施不久的新国标,它对腌制生食水产品的卫生指标和检验方法作了详细规定,其中也包括了生产加工过程,标识、贮存、包装、运输的卫生要求等。该标准还注明“适用于以活的泥螺、河蟹、螃蜞、河虾、贝壳类和新鲜的海蟹为原料,采用食盐盐渍或白酒、黄酒浸泡加工制成的可直接食用的腌制水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新国标在微生物指标方面明确规定,菌落总数必须≤5000cfu/g(活菌数/克),而之前使用的旧国标《蟹糊(蟹酱)卫生标准》中,此项指标只需≤50000cfu/g,也就是说,光这一项指标,新国标就要比原先严格10倍。
“这项新国标对宁波水产行业的影响非常大。”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的研究员们对此忧心忡忡:“新旧国标之间,同一指标的要求一下子严格10倍是不多见的。”据介绍,标准化研究院针对此国标已经进行了简单的调研,发现宁波大多数生食水产品与这一标准相距甚远。
企业:新标准连鲜蟹也达不到
老张是宁波某知名水产加工企业的技术人员,已经从事相关工作10余年了。他在9月底得到了有关新国标的消息:“当时还是生产最忙的时候,我忙着进行检测,哪有工夫详细研究国家标准啊。”但当他得知新标准的内容时,老张吃了一惊:“菌落总数怎么可能小于5000?”他告诉记者,虽然很早就听说了这项新国标的出台,但一直没来得及研究详细内容。“我们公司的生产加工条件是一流的,但也绝对不可能达到菌落总数≤5000cfu/g的标准,甚至小于10000的可能性都不大。”他告诉记者,就制作蟹糊而言,新鲜海蟹本身的菌落总数就会超过10000cfu/g,经过加工环节,菌落总数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蟹糊必须带水储存,这样的环境又很适宜各种菌落的繁殖,加上现在消费者的口味越来越淡,控制菌落数量的难度就会更大。
专家: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据了解,此项新国标有一年的过渡期,凡2005年10月1日之前生产的生食水产品,只要在保质期间的,就能按照旧国标的要求,销售至2006年9月30日。也就是说,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数泥螺、蟹糊、醉虾,明年国庆之后就将成为“不合格产品”。
昨天,宁波市水产加工与流通协会的沈秘书长得知这一消息时,着实吓了一跳:“新标准有那么严?”沈秘书长随即将这一消息逐一向各会员企业通报。一个多小时后,沈秘书长表示,宁波的几家主要水产加工企业也向她进行了反映,大家的意见非常一致:“达到新国标菌落总数≤5000cfu/g的标准几乎是不可能的。”她告诉记者,宁波大学水产学院的教授告诉她,从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泥螺理论上有可能达到菌落总数≤5000cfu/g的标准,但这个过程中还要经过大量技术处理;而蟹糊理论上是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个标准的。专家的意见是,蟹糊如果要按国标控制菌落数量,就必须加入大量添加剂,这么一来,就算菌落标准达到了,防腐剂等指标还是会大大超标的:“新国标对蟹糊来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质疑:新国标缺乏科学根据
既然新国标对蟹糊生产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它是怎么制订出来的呢?记者注意到,参与新国标制订的有上海和北方一些地区的卫生疾控部门,也有宁波本地的一位专家,但据了解,宁波这位参加国标制订的专家目前已经出国,记者无法与其取得联系。
据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新国标中关于菌落数量的指标,是参照了之前的一个地方性标准,但该标准却是一个推荐标准:“推荐标准没有强制效力,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但如果将这一推荐标准照搬到强制性国标中,似乎有些不太科学。
身份不同命运迥异 新鲜水产被告知放心吃
近日,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省海渔局)公布3季度水产品质量监测报告:我省初级水产品总合格率达到97.5%,对此,省海渔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的初级水产品质量基本安全,居民可放心食用。
日前,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检中心联手省海渔局、省水产质量检测中心、宁波市渔业产品质量检验站和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实验中心等检测机构对舟山、宁波等11个市的重点水产品养殖基地、出口水产品原料供应养殖基地、出口水产品加工厂和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单位或个人生产的水产品进行了质量安全抽检。
监控检测的主要初级水产品品种为:大黄鱼、美国红鱼及鲷鱼、对虾、沼虾、龟鳖、梭子蟹及青蟹、河蟹、贝类(泥蚶、贻贝)、海捕虾等。本次抽检实行生产现场抽样558批次,其中大黄鱼、美国红鱼及鲷鱼、对虾、沼虾、梭子蟹及青蟹、河蟹和贝类的合格率达到100%。
出路 研究新技术或修改新国标
但是,国标已经出台,这意味着所有水产加工企业都必须面对现实,不符合标准就是不合格产品,如何采取相应措施才是眼下企业最需要做的。
水产加工与流通协会的沈秘书长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在了解完宁波水产加工企业的现状之后,她又立即与宁波标准化研究院的有关专家们商量起了对策。
“出路之一,就是在这一年的过渡期里发明一种新的技术,以有效控制泥螺及蟹糊中的菌落数量,从而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标准化研究院的研究员汪科告诉记者,另一条出路就是广泛收集科学实验数据,将前面所反映的情况用具体数据反映出来,以证明泥螺蟹糊的菌落数量不可能≤5000cfu/g,同时证明菌落数量超过5000cfu/g并控制在一定的合理限度内仍不会影响人体健康。据介绍,一旦数据翔实科学,就可能向国标委提出相关评议意见,要求对国标中的部分指标进行合理化修改:“虽然难度很大,但修改国标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旁边 广式腊味宁波泥螺同病相怜
近些年,经过了精美包装的泥螺和蟹糊更是成为了宁波人过年必备的年货,成了宁波人“面子十足”的礼品。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宁波现有大型水产加工企业30—40家,其中也涌现出了“老板娘”、“陆龙兄弟”等全省名牌,而加工泥螺蟹糊的小型企业更是不计其数,算上众多养殖户,这个产业的从业人员可达10万之众。“假设现状维持到明年9月30日,对宁波水产加工产业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还会影响到宁波百姓的饮食习惯。”业内人士对此也是忧心忡忡。
一些宁波市民对此事件也有自己的看法:“吃了那么多年都没事,标准没必要改。实在买不到泥螺,大不了家里自己腌嘛。”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东省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随着《腌腊肉制品卫生标准》在10月1日的实施,原先的《广式腊肉卫生标准》将废止,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广式腊味将退出江湖”、“施行新标准后广式腊味全部不合格”的传言。据了解,广式腊味和宁波的泥螺蟹糊遇到“菌落”的难题类似,面临了一道几乎不可能逾越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指标,目前广东上下正在积极行动,争取国家有关部门能将标准朝有利于传统工艺发展的方向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