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正文

调整养殖品种结构 养殖大户靠红鱼赚了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9-06  
     到沈阳市于洪区水产养殖场采访,在北方不多见的无鳞红鱼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养殖大户高林告诉记者,这是他在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时从南方引进的高效益新品种鱼。高林以前养过武昌鱼、鲢鱼、草鱼等。

    但任何一个产业都要受市场价值规律控制,说白了,即货多就便宜了。他发现这些市场上的常规商品鱼咱种由于人人都能养殖,规模过大,导致卖鱼难和鱼价低,对养殖户来讲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所以调换新品种是势在必行的事。有一次,他在资料上得到信息,南方一种无鳞红鱼肉质嫩、少细刺、味道鲜美,而且这种鱼本身生长快、食性杂、病害少、而且无鳞片,身上的粘液就是它的保护层,成活率达95%。经过考察论证,他决定试养这种鱼。

    两年前,他共投入5万多元钱,用于建塘、去四川省购买种苗、请技术人员、安装饲料机。

    他告诉记者,每年4月投放鱼苗,鱼体重达到1500克到2000克就长成了。如今,这种鱼在沈阳市场上每公斤售价高达180多元,是鲤鱼的八九倍,商贩三天两头就打电话要鱼。他说,这种鱼虽然是从南方引进的,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饲养,其适应的温度在0-35℃之间,适合生存在环境安静、水质无污染、无渗漏的鱼塘,底质以沙质为好,池塘面积以2-10亩为宜,水深1.5米到2.0米。同时,高林还介绍,这种素有“水中保姆”之称的鱼非常通“人性”,还可以同其它鱼混养。前几天,高林在每个红?鱼塘里投放了25%的黄颡鱼苗。因为黄颡鱼野性大,不敢吃人工饲料,每一次喂鱼,红鱼总是引导它们上前吃食。

    现在拥有100亩鱼塘的高林看准了红鱼的市场前景,又进一步给鱼实行营养配餐。去年他与广东中山大学鱼类饲养专家共同进行了米糠、麸皮、杂粮、动物内脏蛋白质、维生素等混合饲料的测试,经过7个月,一种含蛋白质达32%-40%的新饲料试验成功。今年他在养殖鱼上就实现了饲料自配、自产、自销,使他的红鱼品质又进一步提高,而且养殖成本还降低了。

    高林说,今年他的30万尾鱼苗不仅供应自家养殖需求,而且周边乡镇有不少慕名来购苗的。

    记者想探一下高林的商业机密,就是红鱼到底有多大赚头?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说,按1亩大的养鱼塘算,鱼苗成本是1300元,饲料费2500元,防疫费150元,增氧机电费300元。红?鱼能产500公斤,再加上与黄颡鱼混养,1亩鱼塘除去成本最低也能收入3000元。

    对于红鱼的养殖,记者采访了渔业养殖方面的专家。专家认为,目前这个品种应该算作热门品种,但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即规模化养殖出口与目前没有形成较大规模养殖产量之间的矛盾;没有形成有足够鱼苗种量的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销售市场及渠道。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