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镇双溪村的章利华几天前就开始张罗着转移他的6000多只鸭子。章利华在黄湖溪的后村桥桥下“圈溪”养鸭,为了让鸭子顺利上岸,他用了3条竹筏,叫了10多个帮手。大家先把上游家的鸭赶到了溪边的竹林里,3个人撑着竹筏把“鸭军”赶上了岸。上岸后,“鸭军”钻进了竹林,七八个人拉开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圈子,为浩浩荡荡的鸭军把方向。最后鸭军在1600米开外的一个鱼塘里安了家。章利华说,再过几天,这批鸭子就可以出售了。
养殖户手里有大量的鸭子急着出售,鸭贩乘机压低了收购价格。据一位鸭贩子介绍,蛋用的“青年鸭”价格高的时候收到15元一只,现在只有12元一只。径山镇小古城村的廖洪乐,已经养了10多年的鸭子,这次他让鸭贩子拉走了1000多只鸭,差不多要蚀本2万元。年近50的廖洪乐对“禁鸭”以后的生活有些迷茫。
据余杭区有关部门统计,苕溪流域的养鸭户有348户,涉及到38个村。整个苕溪流域的存栏鸭子数曾达200余万只,其产生的养殖废水使水体中的氨氮大大超标。而苕溪流域共有7家水厂的取水口,承载着余杭区及杭州市近百万人口的吃水任务。今年6月底瓶窑水厂曾一度因为多项指标超标,差点关门。
针对“禁养”后养鸭户的生计问题,除了资金补助之外,余杭区有关部门还积极实施服务工作,鼓励鸭农“三转一迁”。即转换养殖模式、转换养殖品种、转行业、将养殖地外迁。